|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八一起义纪念馆
坐落在繁华的中山路西端洗马池,原是江西大旅行社,建成1924年,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96个房间。1927年7月下旬,起义部队到南昌,包租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行社成为领导起义指挥中心。
8月1日凌晨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领导和指挥下,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爆发了,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近万人,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月一日就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纪念日。
如今,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所在地。门首悬挂着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的二、三层,已辟为4个陈列室和一个题词纪念室,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图表、照片、文物以及参加南昌起义的老同志题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还按原貌恢复曾经举行过领导会议的喜庆礼堂,周恩来工作过的25号房间,林伯渠的办公室兼卧室的20号房间,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地点9号房间,部分起义领导人住过的10号房间,以及在一楼天井两侧的警卫连和卫生处的部分住房。此外,三楼的展厅还陈列了一组周恩来生平的照片。
1956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备处成立,恢复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贺龙第二十军指挥部等几座旧址。1959年10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作为向建国十周年的献礼。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贺龙第二十军指挥部、叶挺第十一军指挥部、朱德创办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朱德旧居一花园角2号五座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馆四十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共接待海内外观众一千余万人次。辅助陈列《南昌起义》采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展示手段,全面、翔实、生动地再现了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南昌起义,同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1997年,中宣部命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欣然命笔:“军旗升起的地方”。
滕王阁
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巍然耸立于赣江之滨,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洲(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初唐诗人王勃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所写《滕王阁序》中的句子。千百年来,阁内因序传名,序以阁流芳,为南昌凭添了多少风流。
滕王阁自唐初创建以来,迄今已有1300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迭遭废兴达28之多,第29次兴建奠基于1983年,竣工于1989年重阳节。新阁仿宋代建筑,高57.7米,共9层,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碧瓦重檐,层台叠翠,以其特有的雄姿迎接八方来客、四海宾朋。
重建的滕王阁坐落在赣江与抚河故道的汇合处,占地4.3公顷。背城临江,濒临南浦,面对西山,视野开阔,距唐代阁址仅百余米,不失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意境。这次重建,采用宋朝式样,突出背城临江的、瑰玮奇特的气势。阁高57.5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主阁南北两侧配以“压江”、“挹翠”二亭,与主阁相接。主阁之外,还有庭园、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无论从高度、体积、占地面积还是从建筑风格来看,滕王阁均可列为全国主要古典楼阁建筑之一。
八大山人纪念馆
青云谱原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道院。自古以来就是游客瞩目名胜之地,现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
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周灵王之子晋在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曾弃官隐于此,后人建梅仙祠祀之。晋朝许逊治水至此,设坛讲道,建太极观。唐代大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奏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易名为天宁观。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朱耷(号八大山人)来此隐居,取“吕纯阳驾青云来降”之意,改名青云圃,后又寓义为青云传朱明家谱,改圃为谱。从此,青云谱便与八大山人的坎坷生涯及其书画艺术联系在一起了。
明亡之后,八大山人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为僧为道,有时还装疯作哑,不和人来往,也不和人说话。他的名字很多,“八大山人”四字连写起来,有时像“哭之”,有时像“笑之”,分别表达了他写字时的心境。八大山人从不为清廷的权贵画一花一石,而农民贫士却容易得到他的作品。康熙十七年(1678年)胡亦堂任临川县令,曾笼络他为清廷效劳,他竟假装疯癫,撕毁僧服,走还省。
清初的画坛有“四大画僧”之称。即八大山人、石涛、石溪、浙江。八大山人以精炼放纵的笔墨,表现了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抒发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大气磅礴,感人心脾。名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现在的青云谱建筑群,规模和风格与清朝光绪年间重建的道院大抵相同。屋宇布局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为主体,殿宇中部为方丈堂,三殿逐次递进,曲廊相通,甚是幽静。
青云谱旧大门在围墙西端,是一座雄伟的石牌坊,上悬“青云谱”石匾,门后是八大山人手书“众玄少之门”。二门门楣上刻有“净明真境”四字。方丈堂左名“黍居”,右名“鹤巢”,壁悬他的手书对联:“啖吐趣中皆合道,文词妙处不离禅”。前后三殿和芫右边的斗姥阁,是八大山人和他弟弟朱石慧的书画陈列室。从南耳门出陈列室,便是七巧借地势、因形造景的亭台、水榭、假山、小桥、花木、溪流、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绳金塔
绳金塔位于南昌十字街附近,始建于唐朝天佑年间(904-907年)。相传建塔时掘地得铁函一只,函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金瓶舍利三百个,因此取名绳金塔。塔顶是一只铜制火鼎。传说鼎上镶了一颗熠熠闪光的宝珠,后被人掠去。还传说绳金塔能镇火消灾,《绳金塔铭》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南昌民谣说,“藤断葫芦剪,塔已豫章残”绳金塔成了镇城之宝。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塔圯,五十二年重建,后数次修缮。今塔为同治七年(1868年)修建。塔身为砖木结构,七层八面,高59米,周长33.6米,每层都有飞檐,八面均有门通往飞檐,塔内有楼梯。该塔是南昌市最高的古典建筑,登上塔顶,可鸟瞰全市。
塔下原有一座千佛寺,又称塔下寺,内有法华堂、宿觉堂、圆觉堂。建寺年代与塔同。现寺院尚存,并有一块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荣禄大夫、振威将军刘坤写的《重修绳金塔记》石碑,碑文清晰可见。
绳金塔近年经过修整,焕然一新,与滕王阁遥相对峙,蔚为壮观。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是一块重要湿地,是大京九铁路上一颗璀灿明珠。它 位于东径115度55分-116度03分,北纬29度05分-29度15分,总面积:22400公顷.这里湿 广阔平坦 ?宀草美花香,鱼虾螺蚌丰富,湖区冬不结冰,是白鹤、天鹅等众多候鸟的理想越冬地。保护?00余种!,总数达三十万只,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有54种。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白鹤在鄱阳胡越冬,享有“白鹤王国”、“中国第二长城”之誉。英国女王丈夫菲 利晋亲王、丹麦女王丈夫亨里克亲王以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慕名前来观鹤考察,使保护区暇迩闻名,称著于世。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属吞吐性湖泊。每年4至9月份汛期,湖水上涨,最大面积达4,600平方公里。这时鄱阳湖一片汪洋,水生生物鱼、虾、螺、蚌及水草大量繁殖。10月至立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大降,湖水面积减至500平方公里左右,形成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水退之后,水草、螺、蚌等便成为候鸟丰盛的食物。
由于这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11月),从俄国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双候鸟,和原来定居在这里的野鸭、鹭、鸳鸯等一起度过冬天,直到立年暮(3月)逐渐离去。如今,保护区内鸟类已达200多种,上百万只,其中珍禽2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尤其可喜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当代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以及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等,总数达4000只以上,1989年发现白鹤竟达2,600余只,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因此,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白鹤是珍禽中的珍禽,属于世界性稀少鸟类。她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长达135厘米,通身羽毛洁白,只有翅的前端是黑色,故又称“黑袖鹤”。它有棕黄色长刀状的嘴,粉红色的长腿,是“一夫一妻”,长寿七十多岁,故被中国人神化为“仙鹤”,成了幸福吉祥的象征。
白鹤以三只为一家族,这是因为一对成年白鹤每年产卵两枚。由于出生后的两只幼雏互相间不断地斗殴,直至强者消灭弱者方休,传说这是白鹤自身的一种淘汰方式,习惯过“独身子女”生活。这样,白鹤的父母便带着一只幼鹤飞越五千余公里,来到鄱阳湖越冬。每当晴空日丽,数以百计的白鹤从湖面腾空而起,一对对啼鸣追逐着起舞,有时,她们排成一字长蛇阵,长达1.2百米,其状如白衣仙女般优美动人。
这里的其它珍禽还有白鹳、黑鹳、大鸨、小天鹅、白琵鹭、鸳鸯、鹈鹕、白额雁等珍稀鸟。
由于保护区内鸟类密集,时常可见“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观美景。因此,这里成了中外游客冬季观鸟旅游的最佳天地。
杏花楼
杏花楼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湖路34号,亦称水观音亭。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因祀娄妃,在此募建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设于此,举办文物展览。1986年重新维修,并增辟广场、院门,现南昌画院设于其内。
百花洲
东湖位于南昌市区中心,湖面约13公顷。自唐以来,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南、北四湖,有桥涵相通。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俗称三洲即百花洲。现有九曲桥、百花桥及海成堤(亦称“苏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华”馆、中山亭,百花洲亭,苏圃和文物广场等名迹。
百花洲位于东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两洲现在八一公园内。“百花洲”一名出自宋代文学家吟诵豫章的诗篇。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堂”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间。
西山万寿宫
西山万寿宫位于新建倒西山乡逍遥山南,是为纪念著名道家人物许真君所建。
许真君,姓许名逊,字敬之,曾任蜀郡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所以又称旌阳先生。他居官清廉,为民兴利除害,后弃官东归。辞官故里后,便在新建县西山修身炼丹。此时,江西一带水患严重,传说中的真君仗剑布阵,斩杀蛟螭,为乡里立下治水之功。许逊还粗于医道,为人治病,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蜚声远近。据记载,许逊死于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享年136岁。
西山万寿宫始建于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初名许仙洞,南北朝改游帷观,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升观为宫,皇帝亲书“玉隆万寿宫”赐额。政和六年(1116年),徽宗订下诏书,以西京崇福为蓝本重建,兴建了正殿、三清殿、老祖殿、谌母殿、蓝公殿、玄宗殿和玉皇、紫微、三官、敕书、玉册五阁,以及12小殿、7楼、3廊、7门、36堂,规模之大,“埒于王者之居”,成为中国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明朝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皇帝题额“妙济万寿宫”,对宫内建筑又作了重大修葺,至清朝又增建了关帝阁、宫门。以后又历经废兴,至解放时,仍存五殿和院墙、山门、仪门等。
宫门之内,正殿琉璃为瓦,重檐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绣金帷里,真君塑像坐中央,坐像头部为黄铜铸成,重500斤。12真人分列两旁,吴猛、郭璞站立坛前。高明殿等三殿之前,6株参天古柏苍老遒劲,四季常青,相传最大一株为许真君亲手所植。宫门左侧的八角井,相传当年许真君铸铁为柱,链钩地脉,以绝水患。
万寿宫香火极盛,特别是每年农历八月伊始,为纪念许真君生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前来赶会进香和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佑民寺
坐落于市内八一公园北面,东湖东岸,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 ,原为豫章王蔚综之师葛鱼单捐献的住宅。初名上兰寺,又因宅傍一井时闹蛟患,后建一大佛镇之,故太清初(547年)改称大佛寺。
唐开元年间,改称开元寺。大历4年(769年),禅宗高僧马祖道一行来寺说法,四方信徒云集洪洲,入室弟子139人,使开元寺成为江南佛学中心。
此后该寺时毁时修,先后易称过承天寺、能仁寺、永宁寺。相传明初朱元璋曾微服访此寺,被寺僧再三询问姓名而恼火,动怒在殿壁上题诗一首:“余尽江西数万兵,腰间宝剑摁留腥;野僧不识山河主,只管叨叨问姓名”。题毕掷笔而去,扬言要对寺僧严加问罪。僧人甚惧,恰逢一云游僧宿此,即将原诗清掉,另题一首: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惟恐鬼神愁;好将江水频频洗,犹有毫光射斗牛。朱元璋正准备对寺僧问罪时,得知壁上新诗,怒气顿消,不但未再追究,反赞“寺内大有人在”。
清朝顺治年间,改名佑民寺。嘉庆年间,在后殿铸铜接引佛一尊,高1.6丈,重3万6千斤,南昌民谚“南昌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即指此。1929年,寺易称“佑民寺”。“文革”初期,寺及铜佛遭毁。1986年9月以来,逐步重建,至1991年初,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钟楼相继竣工,延僧开放,香火颇盛。号称南昌“三宝”(佑民寺铜佛、钟楼铜钟、普贤寺铁象)中幸存的铜钟(南唐铸,重10064斤)现置于钟楼内。
梅岭风景区
梅岭风景区位于南昌市西郊,翻阳湖西南岸,北与庐山对峙。山势嵯峨,层峦叠翠,四时秀色,气候宜人。它以峰峦之旖旎,溪漳之蜿蜒,谷壑之幽深,岩石之突兀,云雾之缠绕,风光之掩映,组成了梅岭“翠、幽、俊、奇”的特色,素有“小庐山”之称。
梅岭原名飞鸿山,早在汉朝初年,就辟有驿道。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为抵制王莽专政,退隐西郊飞鸿山。后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梅仙坛,岭下建梅仙观,改飞鸿山为梅岭。唐朝以来,有张九龄、张商英、周必大、王安石、张位五位丞相,欧阳修、曾巩、黄庭坚、陈师道、汤显祖等文学家,岳飞等武将,慕名而来,或游览赋诗,或题刻留记,或凭吊古迹,或隐居修炼,留下了许多名诗佳作和文人景观,成为古今游人的慕游之处。
梅岭是佛、道两教的圣地之一,寺庙观坛曾多达136处。道书称此为“第十二洞天”。西山八大名刹之首的翟岩寺,原有一尊1.6丈高的曾居云堂寺,8尺高的铜莲台和铜瓶、铜香炉、千僧锅。唐朝名僧贯休曾居云堂寺,有山居诗24首。原道教名刹太平观旁有一株“千年银杏”,树高30米,胸围7.5米,6个成年人方可合抱。位居山巅的紫阳宫,石室尚存,东汉开国元勋邓禹曾到此,旁有邓仙洞和真君墓。
在古今游人注目的梅岭名胜古迹澡,洪崖丹井最为古老。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为洪洲。离丹井不远处是江西最大的地表墓――皇姑墓,墓前有石翁、石马、石狮、石羊等。清朝末年佛教净土宗的著名禅师印光的墓葬――印光和尚云塔,也在这里。
梅岭上百座山峰,各具特色。梅岭头翠竹生幽,狮子峰险峻难攀,紫阳山秀丽多姿,罗汉岭利于观景。梅岭有许多古树名木,雄伟俊俏的迎客松,姿态万千的陵上古松林,幽溪之畔的擎天大竹,尤以“盆景樟”、“石中兰”、“树生竹”为奇,被誉为“梅岭三绝”。
“素练飘来胜白纱,轻飞玉屑点袈裟”。这是古人描绘梅岭瀑布的诗句。梅岭有因断岩形成的脚鱼潭、跌水沟、滴水崖、水口瀑布,四时腾泻,还有许多清溪和山泉。
梅岭林木葱茏,气候凉爽。主峰罗汉岭前的洗药湖,夏季平均气温仅摄氏22.6度。1985年兴建的洗药湖山庄,是新兴的避暑胜地。
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时经朱熹重建扩充,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在庐山莲花峰下,也曾建立开创宋明理学成绩显著的濂溪书院。
庐山温泉,晋代已是中国著名的医疗温泉,庐山谷濂泉,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建于公元1014年的庐山观音桥,单孔石拱,屹立千年,完好无损。公元十六世纪后,药物学家李时珍、地理学家徐霞客、开创中国植物志先河的吴其等也先后登上庐山,进行科学考察。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庐山首先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创立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啸,曾详细考察“庐山之植物社会”,首在庐山建立了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中国第一座起正规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
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湖之滨的江西省星子县境内,为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一。四周山奇水秀,摩岩碑剑如林,是集自然美景与人文胜迹与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誉。
志载南唐中主李 少年曾在此筑台读书,即帝后九年(公元951年)在读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先兆之意名为开先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康熙皇帝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自此改名为秀峰寺,俗称秀峰。 秀峰不仅风景优美,气候更加宜人。宋人供照有诗曰:山瀑两道泻,木叶四时春,日暮不知去,鱼鸟会留人。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匡庐瀑布,首推三叠,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但三叠泉却长期隐藏荒山深壑,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讲学在它下流白鹿洞的朱熹都没发现它,直到南宋时期才被人发现,渐渐赢得庐山第一景观的美誉。
美庐别墅在牯岭东谷的长冲河畔,有一栋精巧的英式别墅,这就是蒋介石、宋美龄在庐山的旧居--美庐。
美庐为英国人赫莉所建,由主楼和附楼两部分组成,面积近千平方米,精巧而又宽敞,活泼不失端庄。庭园面积近5千平方米,石墙相围,内有泉水淙淙流过。赫莉太太与宋美龄友好,于1934年将这栋房屋赠送给宋美龄。蒋介石见此环境恬静、清幽、美丽,而宋美龄的名字中也有一个美字,于是命名“美庐”,亲笔题写,命人刻于庭园中的卧石上。
美庐不仅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周围环境极佳,而且在我国现代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民国初期,国民党党政军大员经常云集这里,召开各种重要会议,周恩来也在这里同蒋介石进行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解放后,中共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也曾多次住过这里。“美庐”是我国唯一一栋住过国共两党最高领袖的别墅。
庐山是“以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并存的世界名胜”。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庐山出现了英、俄、美、法等18个国家风格的别墅近千幢,“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本世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再次上庐山与将介石会谈;稍后,发表了抗日的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毛泽东三次登上庐山,主持召开了世人瞩目的三次中共中央会议。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煌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庐山的世界性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井冈山
井冈山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胜地,同时也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游览胜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 的罗霄山脉中段,属江西省井冈山县,山势雄 伟,有大小峰峦500余座,最高峰2120米,很多座山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游览井冈山,既可以瞻仰革命前辈的战斗业迹,还可以饱览景色绮丽的无限风光。
茨坪和五大哨口
茨坪,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台间的小盆地。 这是游览井冈山到的地方。现在,这里已建有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等。从茨坪到各个纪念地及主要风景游览点,都有道路相通。以革命战 场闻名的五大哨口,也都是景色绝妙之处。它们离茨坪不远,有五哨公路通达。五大哨口中最值得一游的是黄洋界。黄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 临下,扼居山口,形势险要,当地群众称之为摩天岭。在这里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层层叠叠;白云翻腾,犹如汪洋大海。当年的哨口工事和上 山小路还依稀可见,红军营房保存完好。现在这里建有一座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文由朱德同志书写。另一面镌刻毛泽东同志的《西江 月井冈山》。碑前有大理石屏风,上有“黄洋界”三个金色大字。
景色壮丽的翡翠谷
除革命纪念地外,井冈山还有许多风景点,位于茨坪西北7公里的翡翠谷(即龙潭风景区),以飞瀑碧潭、奇花异树著称,是井冈山最重 要的风景区。在这个长约2公里的山谷中,有好几处雄伟的瀑布。其中最壮丽的是碧玉潭,凌空飞泻,高达67米。与翡翠谷相连的景区名金狮 面。这里多奇峰怪石。有回音壁、一线天、琴台、金龟击鼓等景点。双峰夹峙的一线天,仅有一线天空透阳光,高约百余米,石阶梯道,宽度 只能容一人行走。这里的瀑布也颇具特色,如白龙瀑,是一种间歇瀑,瀑布落差达82米,水量不大,但隔几秒钟,就会“哗”的一声涌起几米 高的白浪,随即又趋平静。茨坪东北12公里的桐木岭哨口附近,有一岩洞,因洞中常年栖息石燕(蝙蝠),因而名之为石燕洞。洞长达1000米, 由七个大洞及一些小洞组成,最大的洞,高约60米,宽50米,洞中布满晶莹剔透,琳琅满目的钟乳石。 井冈山上林木繁茂,有各类植物3800多种,其中香果树、银杏、水杉、鹅掌揪、井冈杜鹃等,均属名贵珍稀植物。一般杜鹃花都是丛生灌, 这里却能长成直径达2尺有余的大树,而且品种很多,当春夏之交,漫山遍野杜鹃花盛开,景色迷人。井冈山上动物种类也很多,主要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云豹、短尾猴等。
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江西上饶地区玉山、德兴两县交界处的三清山,是江西省新开辟的重点风景名胜区。来这里的旅游者,莫不高度赞赏三清山的自然景观优美、神奇,人文景观的富有特色。甚至有人认为,堪与黄山媲美。三清山总体面积为220平方公里,主峰为玉京峰,海拨为1816.9米。三清山因玉京、玉华、玉座三峰峻拨,犹如道教所尊崇的玉清、上清、太清三神列座其巅,并有古建筑三清宫而得名。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清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为道家洞天福地。兼有“泰山正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奇峰异石、云雾佛光、苍松古树、峡谷溶洞、溪泉飞瀑、古代建筑、西雕石刻异彩纷呈,维妙维肖。 三清山以山岳景观为主,景区内峰峦林立,怪石峥嵘。极目四望,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处处是大自然留下的“仙迹神工”。有名可考的奇峰48座,怪石52处。尤其是横空出世、探首云天的巨蟒出山,典雅庄重、惟妙惟肖的司春女神和仙颜再现、南海重生的观音赏曲等“十大绝景”,世间罕见,并以神奇的形态和美妙的传说,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三清雄峰
在地质变迁的年代里,大自然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把三清山石峰精雕细刻成各色各样的“众生相”,人们依照奇峰怪石的造型,赋予他们种种富有诗情画意的名称。
主峰玉京峰可以说是三清山的“观景台”、“瞰清楼”,站在玉京峰上,群山俱伏脚下。山的东部有狮头山、石鼓岭、马鞍山、银瓶石、莲花石、牧牛山、棋盘峡、吊桥峡……;西部有判官石、八戒石、犀角石、鹊峰、双剑峰……,北部有鹭鸶石、天宝石……,山腰有神仙现指、醉罗汉、蛤蟆观天,仙人搭桥、琵琶石、灵龟峰、骆驼峰、天梯石、龙骨山…… 山南则是三清山的景眼:“不到南清游,不识三清山。”这里石峰林立,形态逼真,诸如观音听琵琶、鸽峰、猫峰、猿峰、孤峰、鱼跃峰、火炬峰、王母瑶台、玉台女神、狮子滚球、百鸟朝凤、孔雀开屏、黑熊蹒珊……尤以下列石峰最为奇特:
万笏朝天:主峰的南面,有一片拔地而起的石林,直看如虎牙,横看如锯齿,又如百官朝贺的玉 ,诗人墨客雅称为“万笏朝天”。
天门峰:南清天门峰,周围层峦迭嶂,烟岚缥缈,一座一座雄伟、壮丽的山峰一字排开,紧挨的西峰,超然耸立,象是通过天宫的大门。传说孙悟空取出定海神针之后,就是从这里打入天宫的。四周群峰攒簇,颇似天神严守城门,天门两侧筑有“碉楼”、“炮台”和“烽火台”,火炬高烧形象真切。
王母峰:在天门峰东北面、奇峰起伏,好像王母娘娘坐着一辆天车,正要驶出天门,车前车后簇拥着娇艳风流的仙女。
城堡峰:天门峰对面有一座城堡峰,高达百米,夕阳西照。宛如彩灯辉煌的不夜城,煞是好看。
巨蟒出山:“玉皇顶”东侧,有一座傍峭壁而独立的蛇形石峰,高约一百二十余米,腰围十余米,头大弯曲,身直而略有粗细,昂然从山谷中突起,气势逼人,酷似巨蟒出山。
观音听琵琶:在梯云岭下,仰望云汉之上,有一老僧端坐,左手扶琵琶,右手拔弦,中立观音大士,煞似凝神聆听,山风徐吹,空谷传音,仿佛铮铮有声,维妙维肖。
女神峰:在“玉台”观赏女神石峰,越看越奇。世上的巨大石像,如四川省的乐山大佛,为人工雕刻,而屹立在这里的“女神石像”,末用过一锥一凿,全然天造地设,是一尊难得的自然艺术品。女神高达86米,端然而坐,凝眸沉思,仔细看来,她那高鼻梁,樱桃口,圆下巴,齐肩短发,历历在目,双手还捧着两株苍翠的古松,酷似一位“公关小姐”,欢迎远方游客。传说她本是民间的女子。身无珠光宝气,一心为穷苦百姓做好事,感动了玉皇大帝,诏她入宫,封为天宫女神。
三清奇松
三清山的松树大都顶平如伞,主干苍老遒劲,桠枝飘曳交叉,如龙昂首、如凤展翅,而且成林成片,蔚为壮观。 由于树型稀奇古怪,千姿百态,具有“千年低头,万年弯腰”的特点,人们便分别赋予它们不同的雅号:山门右首,两棵巨松肃立,舒展双枝,活象欢迎宾客的光临,人送美称“迎客松”;三清宫前的流桥旁,亭立一古松,顶如华盖,人称“华盖松”;华盖松西面百步,有“连理松”,一本二茎,形态相似;又西有古松两棵,盘根错节,枝桠相交名“鸾交松”;松霞桥路边,有一棵躯干粗大、酷似凤凰展翅的“凤凰松”;此外,峨珑石上有“卧龙松”,龙南石上有“龙角松”,还有蓬莱松、花瓶松、蘑菇松、宝塔松等。长在风口的三清山松树,枝桠都朝一个方向伸张,形成一面面“松扇”,长年累月为游客表演“扇舞”。有的松树倒挂峭壁,远看好似千丈壁上贴藓苔,近看摇摇欲坠,让游人为它捏一把汗。 三清松不但造型奇特,可与黄山媲美,且分布面广,绵延十余里,树型风格保持不变,则为黄山所不及。盛暑炎夏,在三清山听松涛,别具一番滋味,正如宋代玉山籍学者赵 诗云:“静听松风心自凉。”
三清响云
三清山云海离奇幻妙,变幻无穷,十分壮观,给人以虚无飘渺、如临仙境之感。它不只是一幅瑰丽的画图,还是一首轻音乐、小夜曲。 每当夜雨晨晴,三清山云厚雾重。这时,峰峦成为一座座岛屿,时沉时浮,风送云雾,云波雾涛汹涌,山谷深处隐隐有声。
旭日东升,白云顿成彩霞,山风骤起,巨大的云块撕成碎片:有的似天女散花,落英绞纷;有的彼此拽着飞飘,似仙鹤翩翩起舞;有的从沟谷卷起,掠过树梢,奔向山峦。云雾过处,发出“嘘嘘”的响声。 春夏之交,云雾弥漫,深壑大谷,白茫茫一片浩潮无际,山风嗖嗖、云海奔涌,有的扑向险峰,其声似虎啸龙吟,有的直冲沟谷,其声如山泉呜咽,此时的云雾,越发是“响云”了。
三清彩瀑
三清山是富泉之山,流泉飞瀑各具姿态,而以彩瀑最为奇特。
冰玉洞瀑布,高达百余米,如蛟龙出窟、崩云裂石、直泻深潭;小龙潭瀑布,似一匹银锦,悬挂石屏,飞雪溅玉,银光闪闪;
石鼓岭瀑布,从悬崖上飞落而下,瀑布高34米,上宽18米,下宽30米,宛如一扇白玉珠帘悬挂岩前,似万 珠玑,凌空抖落,蔚为壮观。
梯云浦两迭瀑布,一高一低,高的如银河倒挂,低的似银幕舒展。八仙洞瀑布,水从二巨石间冲出,似飞将军凌空直扑入潭,浪花四溅,水波粼粼。潭东有缺口,缺口处有石如阶,水从石阶溢出,摇头摆尾而去,情趣颇浓。
八龙潭瀑布,高达八十多米,幅宽数十米,远在一公里外就能听到“轰轰”水声。传说孽龙精被许真君追捕,落慌而逃,接连翻了十八个跟斗,形成了十八口“龙潭”,潭潭流泉飞瀑,而且姿态各展。乌龙洞地下瀑布,穿虚凿壁,分七级而泻。眼看数十丈白光闪闪,耳听惊雷响自巨瓮。
凡名山大川,瀑布常见,而彩色瀑布则难得。三清山得天独厚,竞有多种彩色瀑布。
二桥墩红色瀑布,高三十多米,水从米红色岩壁倒流而下,赤壁把瀑布映成朱红,似一匹红锦高悬,阳光越是强烈,红锦越是鲜艳好看。 川桥双色瀑布。川桥和尚山下的鸳鸯泉,流出二股泉水,一红一白,泾谓分明,相映成趣。 云盖峰下的鸳鸯潭,瀑布从一百数十米高处乘虚而下,冲刷成潭。潭底岩石,一边是黄色,一边是青色,受日光折射,石色反衬,水便成黄白两色。相传玉帝殿前有一对玉鸳鸯、因互相嬉戏惹恼了玉帝,被贬到此潭。若干年后,玉帝派天将来诏,鸳鸯留恋自由生活和山川风光,不再回天廷,天将击毙鸳,鸯哀鸣而死,泪便染黄了半潭深水。
古迹遗址及建筑艺术
三清山的古迹遗址,有晋代丹井、炼丹炉、铸铁炉,宋时老子宫观、葛仙观、福庆观、韩无 故居、元朝三清观,明代玉零观、清代洋堂寺等等。 三清山保留有五十多座(处)古建筑,有宋代石塔、明代三清宫、九天应元府、龙虎殿、演教殿、方士羽化坛、飞仙台、千步门、百步门、天门华表、牌坊、龙王庙,清代尊乐亭、龙泉桥、坪溪桥、清福桥等。人称“三清福地”是中国古建筑集中的处所,名不虚传。 在龙虎殿北悬岩上,一石突兀。石上建石塔一座,高三米,用花岩石分七段雕凿,采用干砌工艺迭成,七层五面,攒成塔顶。据考证为宋代建筑,它古朴玲珑,历经沧桑,巍然屹立、是三清山古建筑的明珠。 三清官坐北朝南,前后两殿,石梁、石柱、石墙、石地、石门均用花岗岩琢磨铺就,镶嵌得天衣无缝。 三清官前侧的方士羽化坛,是宏伟壮观的陵园式建筑。石门洞开,墓为三层,每层丈余见方,墓心石坊石柱,均为嵌缝而成,由外及里,层层累锁,而石棺则悬空挂墓顶上,一塔镇之,刻有神像,栩栩如生。 三清山西麓的永绥堡,系山石垒成。其南的尊乐亭,建于清代,雕梁画栋,工艺精致,富有民族特色。 龙泉桥在三清山下,距金沙里许,为单孔石桥;坪溪桥、清福桥建于清雍正八年,匠心独运,以溪旁自然巨石为墩,拱石其上而成。
天然植物园
三清山古木参天,修竹亭立,奇花异蔓,争相斗妍,山上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森林植物66科251种,是一座天然植物园。 山上稀有珍贵的树种琳 满目。福建柏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居江西首位。华东黄杉储存量达97819立方米,从云 垄至相泊垄,满目是葱翠黄杉,大的腰围达三米。 在以华东黄杉为优势的特有树种的混交林中还有黄山松、南方铁杉、灰背青刚、山枫香、白豆杉、红楠等,可以说是无峰不生松。无岩不飞花。罕见的松寄生、果味酸甜的水丝梨和营养丰富的猕猴桃,满山皆有。山茶花,瓣多叶大,似一团团红彤彤火球;兰花品种有正月兰、夏兰、九节兰,一年四季,芳香袭人。暮春三月,杜鹃竞相争艳,映山红、猴头、云锦、鹿角杜鹃,花开飘香,多姿多彩。 山上还盛产中草药材,较为名贵的,首推黄连,还有滴水珠、南沙参、前胡、何首乌、云雾草、石耳、厚朴、百合、杜仲等等
三清山自然景观的特色是奇峰怪石,竞相崛起。有孤柱擎空,峻峰巍峨的玉京、玉虚、玉华峰;有秀丽俊秀、翠叠丹崖的蓬莱、云丈峰; 有形似利刃的双剑峰,千峰竞秀。在山南梯云岭玉台上俯仰诸峰,则千峰笔立,令人惊叹。而在这些石景中,更有景中“三绝”它们是“神女峰”、“观音听琵琶”和“巨蟒出山”。最绝的是“神女峰”。此峰高越80米,像一位年轻而温和的少女端坐云间。体态轻盈,秀发披肩,若有所思,十分瞩目。我国一些名山都有不少似人的石景,但像“神女峰”那么酷似的,却是极其罕见的。
三清山自然景观的另一特色是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古松和其他许多珍稀植物。无论在悬崖峭壁,还是峰尖石隙,苍松破石而出,凌空而长,生机勃勃,赋予奇峰异石以生命之美,从而构成了许多绝妙的画面。如天门石崖上的“姐妹松”,树龄400多年,枝叶相连,互相倚立;清华池畔的一棵松树,树龄500多年,树冠20米左右,枝如爪,形似猛兽。珍贵的植物有华东黄杉、华东铁杉、福建柏玉兰、香果树、高山黄杨、木莲等10多种,均为国家一类保护树种。三清山由于植被较好,年降水量多达2000多毫米,因此,水源比较充沛,流泉飞瀑,各具姿态。有高达百米的冰玉洞瀑布,有落差80多米,宽数十米的龙潭瀑布,以及二桥墩瀑布、扬清瀑布、川桥双色瀑布、庆云瀑布等。古建筑多为明代遗物。
三清山的人文景观亦很有特色。古建筑大都为明代所造,以保存至今的50多处古建筑和200多处石刻而论,大多是很有特色,很有价值的明代遗物。如南天门、演教殿、龙虎殿、九天应云府、飞仙台、三清宫、风雷塔、佛像等等,规模、体量不大,但结构独,造型古朴、线条简练概括,全为花岗石所筑,且因山就势,因岩施艺,因而达到人工与天工的巧妙融合,具有一定的古建筑研究价值。风雷塔就十分值得玩味、欣赏。这座屹立在三清宫东侧龙首崖上的7层垂形宝塔,高不过3米,但却风吹不摇,雷打不动,原来这秀丽的宝塔是利用一柱花岗岩石峰雕凿而成的。三清山景区面积达220多平方公里,中心景区70多平方公里,由三清宫、梯云岭景区则以高山绝景、奇峰怪石为特色。玉京峰是三清山最高峰,海拔1817米,此景区的特点是看云海、观日出。西华台景区以原始森林的田园风光为主。山羊床景区坐落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大岭中,雨量充沛,各种值物繁茂,动物资源丰富,是一座天然植物园。
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区南郊二十公里处,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整个区200平方公里,素有“神仙所都”、“人间福地”之誉。龙虎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丰富的古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中国古典名著《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以生动的文字描写这里的景色:“千峰竟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远看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魂”。登高可览九十九峰龙腾虎跃之雄峻,乘筏可赏二十余里仙踪缥缈之画屏。寻天师遗迹,拜道教祖庭,探崖墓之秘,眺龙腾虎跃,观民风之淳,见景见趣,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来到这里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之后,张道陵精诚修道,创立了道教,先后获“黄帝九鼎丹书”和“太清丹经”,撰写《老子想尔注》进行解说,并携带底子入蜀布道,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祛灾,深得人民爱戴。
天师世家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派,在中国百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至今保留完好的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恢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会部雕花镂刻,朱红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被历史上许多皇帝赐号“宰相家”、“大真人府”,历来被尊为道教祖庭。“百神受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简称上清宫。道教兴盛时期曾建有十大道宫,二十四道观,三十六道院。宫内伏魔殿的镇妖井,就是施耐庵生花妙笔下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出处,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是中国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景区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二十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明净秀美、婀娜多姿的泸溪河,由南向北从景区贯穿而过。她宛若一条银色的飘带,把上清宫、天师府、龙虎山、仙水岩这儿颖宝珠串为一体,形成龙虎山旅游观光的最佳线路。从上清千年古镇乘竹筏顺泸溪河而下,二十里山水二十里画屏,两岸奇峰怪石,竹林青翠欲滴,移步即景,宛若仙境。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游览于此,吟诗作画,流芳千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