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2962|回复: 2
收起左侧

关于庐山的山水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8 1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山水画] 荆浩《匡庐图》

荆浩,字浩然,山西沁水人。他生于晚唐,主要活动在朱梁时代,博通经史,为一介儒生,因避动乱而隐居于太行山洪谷,因而自号洪谷子。以专画山水而自适的荆浩,自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



荆浩创作的山水画卷,据宋代《宣和画谱》记载,有22题,今存作品仅两幅:《雪山行旅图》,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匡庐图》现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馆。其中,以《匡庐图》最为著名,显露以文采自然的笔墨抒写对自然生趣的体验,客观的拒绝中渗透着作者淡泊的主观情思。 《匡庐图》纵185厘米,横106.8厘米,整个画面笼罩着一片雄伟壮丽的氛围,同时交织空旷幽寂的意蕴,标志着山墨山水画的真正成熟。



《匡庐图》,典型地代表了荆浩的绘画风格和成就,亦典型地代表了五代山水画的创作成就。《匡庐图》山水章法,为全景布局,全景构图,图中山峰充溢着欲升之势,既挺耸又深远,既缥逸又俊秀,气势浩然,空间感强,大山堂堂的伟岸气概,憾人心魄。在整幅竖轴空间中,峰峦叠嶂,悬瀑萦圩,岚气缭绕,小桥横架,意态生动,意味盎然。山的形态,以线框勾示,岩石纹理,以短笔直皴,笔能细碎多变,笔墨功力,跃然图中。宋高宗在图中题有荆浩真迹神品,并为历代鉴赏家珍爱。



荆浩生养于中国北方,隐居于太行山中,有人论述《匡庐图》并非是荆浩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而是作者以北方的深山大岭加以丰富想象的产物。荆浩是否真正登上庐山,《匡庐图》是否是直观的审美观照,无关宏旨。可以肯定地说,庐山在荆浩的心灵中,具有崇高地位,他钦慕着这座被称为“神仙之庐”的名山,他向往着这座瀑泉飞流的大山。荆浩是一位避居山林的隐士,像陶渊明一样躬耕自给。庐山自古成为隐士归隐期盼的名山,陶渊明归隐庐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筑读书堂于庐山,“吾将此地巢云松”。对庐山,荆浩怎不心往神之?《匡庐图》中上款题诗,亦是丹青大师的心迹:


翠微深处墨轩楹,
绝磴悬崖瀑分明,
借我扁舟荡空碧,
一壶春酒看云生。

关于庐山的山水画~

关于庐山的山水画~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2: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山水画] 沈周《庐山高图》

山水画发展到明代,产生了一个突出特征——画派林立。明代中期,以苏州为中心,崛起了一个在野文人画派——吴门派,并成为明代中后期画坛主流。吴门画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合称明四家



明四家中,有绘事为当代第一的沈周和被称为风流才子的唐寅,曾以庐山为描绘对象,分别创作了《庐山高图》、《庐山图》。沈周是一位优裕的文人画家,而唐寅却是一位落魄的士人画家,虽然都是以庐山作为审美载体,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味。



沈周的作品,多是描绘江南山水胜景,反映文人淡泊生活的情趣,寄托着高雅闲适的生活理想。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的《庐山高图》,是其代表作,并极受后人推崇。



《庐山高图》为浅绛山水,纸本,纵193.8厘米,98厘米,图中峰峦叠嶂,气势奇伟,飞瀑之下有一老叟伫立静观念。画面布局疏郎,厚重凝炼,宾主和谐团聚,浑然一体。此图创作于明成化丁亥年(公元1467年),是沈周为老师祝寿而作。吴门画家,大都是诗书画的全才,沈周无疑也体现出这一特色,他在  《庐山高图》的题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健:





庐山高,高乎哉!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踞,
  岌科二千三百丈之
  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
  西来天暂濯其足,
  云霞旦夕吞吐乎春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
  涧道千丈开鸿
  瀑流淙淙泻不极,
  雷埏殷地闻者耳欲聋。

庐山,在沈周的心目中,是那样的奇崛,那样的巍峨,那样的高洁!值得提及的是,台湾以《庐山高图》画卷为图案,于1986年发行了“庐山高”一套4枚的邮票,以“四方连”的形式使此文化瑰宝再现光彩,再展魅力。

关于庐山的山水画~

关于庐山的山水画~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2: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唐寅《庐山图》



唐寅,字伯虎。早年以科场案被黜,遂而颓放潦倒,而中年的一段幕僚生涯,亦使得他魂魄不定。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唐寅应于王朱宸濠之聘,从苏州来到南昌,不久他窥控出宁王的谋反企图,深恐卷入严酷的政治旋涡,为摆脱困境而装疯,在大庭广众面前赤身裸体,宁王信以为真,放他而去心魄未定的唐寅,乘船经鄱阳湖返回故里,在途中登上了庐山。


  逃脱出“鸟笼”的唐寅,放情于庐山的山水中,有感有悟,不免作诗作画。写了一首七律《登庐山》,“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诗中流露出的心境即是迷惑,郁闷。画了一幅画——《庐山图》。


  真迹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庐山图》,为全景山水,表现的是庐山三峡桥(今称观音桥)一带的景观,画面峰岩嵯峨,古木惨淡,瀑泉湍泻,画风清刚俊逸,而意境却萧索苍冷。诗言志,画寓怀,画中的题诗令人品味:




匡庐山前三峡桥,
悬流溅扑鱼龙跳。
赢骖强策不肯度,
古木惨淡风萧萧。

关于庐山的山水画~

关于庐山的山水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