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西河戏
俗称"弹腔大戏"或"西河班",1979年,定名"西河戏"。赣江下游分南支河、中支河、官港河等多支河流,其西侧干流在吴城与修水汇合,穿越星子县王家洲,又与东侧饶河末流相汇,流入鄱阳湖,故人们把赣江西侧干流习称"西河"。星子县历来敦厚朴俭,闾无笙歌,据《星子县志·风俗》载:"教坊乐户,不容市肆,因邑小民贫,城镇不足称繁华,故鲜有丝竹管弦之声。"西河班始于德安。汤大乐,德安县高塘乡莲塘角汤家村人,生于嘉庆六年(1801),自小与其兄汤大荣闯荡江湖,拜南昌乱弹班和汉口汉剧班艺人为师,道光二十五年(1845),汤氏兄弟回到故里,组建第一代汤家戏班,又于德安城郊陈家湾建造乐王庙,以乐王菩萨为弹腔大戏的戏祖,促使西河弹腔迅速在赣东北地区传播开来。请安高塘乡汤家与星子温泉乡板桥山汤家乃同族共谱,汤大乐应邀前往星子收徒传艺,于道光末年组建星子县第一个西河弹腔戏班"星邑义和班"。汤氏兄弟去世后,德安汤家戏班渐衰,而星子县星邑义和班独盛。同治十三年(1874),星子艺人周自秀出任班主,改名"青阳公主星邑义和班",其子周昭生,其孙周扬昭、杨银、杨锭,"均能继续先人之业",从而实现西河弹腔由德安汤家向星子周家的彻底转移。光绪十四年(1883),星子艺人刘敦厚、汤再树、万正榜分别从湖北汉班和景德镇饶河班归来加入该班,他们从外地带回一批新的剧目,改造一部分老的唱腔,极大丰富了西河弹腔的表演艺术。宣统二年(1910),青阳公主星邑义和班始分两班,北班班主汤再树,南班班主周昭生,民国十三年(1924),南北二班分而复合,阵容极为强大,使西河弹腔进入全盛期,风行全县,尤盛于蓼南、蓼北、横塘与修德等乡,并流行于整个赣北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入境,对星子县狂轰滥炸,班社解体,艺人分散各乡,或转而操演皮影,聊以卒岁,西河弹腔从此衰落。其剧目丰富,多为历史题材的连台本戏,如《三国》26本,《隋唐》23本等;演出前必先"报台",即介绍剧情,交待故事年代,接着是"登二场"唱一段"二凡"中的"八板头"。它已成为西河弹腔演出的固定模式。有大本戏79种,折子戏15种,来自青阳腔的有《铜桥渡》、《林冲夜奔》;来自宜黄腔的有《四国齐》、《下河东》、《清官册》、《扭铁牌》、《斩黄袍》等;来自湖北汉班的有《反昭关》、《莲台山》、《长坂坡》、《回龙阁》、《战长沙》等。西河弹腔以西皮二簧为其基本曲调,兼以青阳高腔,渔歌、山歌及民间小调等;生、旦运用真假嗓音交替使用,行腔较短,拖腔起伏多变,多夹衬字;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念白为中州韵,杂以本地方言。因其长期活动于乡村田野,具有深厚的民间艺术素养与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古朴,夸张,武打身段源于民间的拳术刀棒,多保留早期弹腔的原始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河戏再无职业班社出现,而农村的业余演出活动却如火如荼,业余演出队多达100多个,遍及星子县的各个乡村,村民多能自拉自唱自演,农闲期间更为火红,已成乡俗。60年代,星子县有关部门创作了历史剧《赵拔萃告李知县》和现代戏《桃园颂》等,由西河戏业余演出队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