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赣北一带是比较有名气的,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都昌的古建是承接了徽派建筑的风格。
由于瓷器烧造最主要的原料“高岭土”在都昌本地相对匮乏,于是大量的都昌本地烧陶艺人走向了景德镇。而景德镇靠近安徽,其建筑风格吸收了大量的徽派建筑的元素,而这批迁徙景德镇的都昌工匠们,在积聚了财富想要衣锦还乡之时,“置田地、建房屋”成为了首要目标。从而也将景德镇的建筑风格带回了都昌。
像这样木质结构的建筑,在建造之初是先支木架,再砌墙,所谓先安梁定柱,再添砖加瓦。古代的能人巧匠们将当时的造画于图纸上,回到本地再依图纸施工。所以说都昌古建筑基本承接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尤其是建筑中精美的雕工,堪称一绝。
建筑特点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都昌县发现古民居遗存195余处,主要分布在苏山乡、阳峰乡、多宝乡、汪墩乡、三汊港镇、徐埠镇、北山乡、鸣山乡、土塘镇等,已公布县保单位13处,已列入县文物保护名录80余处,对遗存下来的民居古建进行了登记,并录入了数据库。但是这些古建筑大都零星分布,保存完好的古建只有鹤舍、汪墩。
都昌县民居的建筑形式、构造和装饰具有地方特色,保存下来的以清康熙、乾隆年间的天井式民居为主。民居的外部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结构,大部分为穿斗式或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的木构框架。天井是属于建筑本身的内部空间,是为了解决通风、采光、排水问题而作为室内空间存在的。天井式民居平面结构以天井为中心,以“进”作为单元,通过纵横向组合可以连接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建筑整体。民居的外墙装饰只注重于主要部位上,大体有门罩、门楼、门斗和门廊,民居的装饰主要着力于室内空间上,特别是沿天井的内界面上,正堂天井周围的隔扇门窗、梁坊、柱托、撑拱。民居两厢的装饰也十分精美,木雕与建筑构件结合为一个整体。
文化内涵
都昌古民居以汪墩南门圈古建筑群、苏山鹤舍古建筑群最为典型。汪墩乡南门圈建筑群始建于康熙戊寅年,距今300余年,整座大院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共有房屋120间,大小天井48个,祖居至今14代人,八十年代居住达40余户近300余人。尽管年久失修,遭大水被淹,但大院依然保存较好,其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尽显华美,属典型江南风格庭院结构,整体上看却有如赣南围屋一般气势,在整个九江确属罕见。
声扬古建筑始建于公元1894年,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原存有古民居5幢,基本被拆盗毁尽,每幢民居建筑风格基本相似,均为三进二天井棋盘屋,屋门口全都用麻石铺路,基墙全部用红石砌建而成,整齐划一,非常美观,屋内雕刻新颖,天井两边厢房大多用青石作墙并刻有诗文、花窗、狮撑,别具一格。
鹤舍古建筑群位于苏山乡鹤舍村,该建筑群大部分是在清同治年间由袁绍起出资建造,当时该建筑群有20余幢房屋统一规划,同时落成,而且这些古建木架主体结构大部分是在景德镇集中设计建造,再运回苏山统一组建。该古建筑群为一栋曲尺形,由十八间大屋联合组成,围着建筑群前方池塘而建,以祖厅为中心,建筑群外整齐划一,山头凤尾叠起,栋栋相连,户户串门相通,犹如一巨大迷宫。(记者 杨军)
来源:九江新闻网-长江周刊
该贴已经同步到 蚂蚁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