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烟火气,是学校对面小铺里的豆浆油条,是平凡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是吟着“红泥小火炉里”的把酒言欢,是街巷市井的嘈杂喧闹,也是简易板车棚大叔锅里的煎饼……
大叔的小车摊,在出学校门口,对面往西大概50米远的一家药店门前。大叔一直是大叔的模样,一件小吃行业通用版工作服,今天带着口罩,听声音也能辨别。板车棚也一直是这个模样,不曾换装。
这是一辆普通得完全不起眼的两轮板车改装成的。板车上架着一个木制的小棚子,对着顾客的一面,有个简易窗口,便于售卖煎饼。棚的一头,悬空挂着气罐,作为煎饼的燃料。
棚里一口平底煎锅,看着也有些年头。锅边并排摆着一个木制案板,案板上摆放着几个预留备用的煎饼剂子,大概比小拳头略小一些。案板靠近小橱窗的一头,架着一个网状的小框,框底有个小盘,框里立着几个已经出锅滤油的煎饼,那是给着急赶路的人备下的。临时起意,原本已经路过,再掉头回到这个小车摊前。
“师傅,来两个萝卜饼。”
“好的。”
“多少钱一个呀?”
“两块。”
哦,原来煎饼已经售价两元了。记忆中,最早记得的售价是五毛钱。随口一问,从大叔的回答中才知道,这么样的煎饼,从五毛钱到两元钱,已经走了“23年”。
23年,那时我还是个初出茅庐,刚站讲台没几年的青年教师呢!大叔讲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虽然没有摘下口罩,看不清表情,但只听声音,也依然可以感受到满满的自豪感,再加上他补充的那句——昨天有个顾客说,两代人吃着他的煎饼。
简易的塑料袋打包着两块饼子,咬一口,鲜香的萝卜丝就“情不自禁”地跑出来了,极好地满足了味蕾此刻的需求。管它是不是健康的烹饪方式,煎煮炖炸,蒸烤涮炒,都是中国味,老百姓的烟火味。
要做一个有烟火气的人。这样的话,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总能在柴米油盐里寻到对生活的热枕。
或者就像这位大叔一样,热爱生活,谈不上梦想,但有韧劲、能坚持,终究会有好事发生。[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