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致敬!草根英魂 作者:张三 来往县城方向经由泡沙墩,掠过眼前的是一块块平坦、方正的农田。除开上了岁数的人,还有多少人会知晓发生在近五十年前的一幕?
1975年4月14日,郭云娥与大伙儿吃罢中饭赶到工地。突然,一大块土坠下来,刚好砸中了正准备担土的郭云娥……。一条宝贵的生命就此陨落,年仅二十九岁! 那个年代,人民生活普遍困难,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农业技术远不够发达,谈不上精耕细作,收获基本上靠广种薄收。要解决人口吃饭问题,只有多种粮食。要多种粮食,必须得有足够的水田。各村庄能开垦的地方几乎都开垦出来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学习大寨“千里百担一亩苗”,向位于公社(乡)北边的荒沙要粮!
1974年冬闲季节,全公社发动“大会战”。号召全体劳力去泡沙墩填沙造田:先一担一担的挑沙把洼地、湖泊填平,然后在上面铺土,造成一块块梯田。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一切都得靠老百姓手挖肩扛。各大队(村委会)都分派了任务。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规定各村凡是劳力都得上。离泡沙墩远的村民就在附近村庄寄宿。
我娘说,那年冬天开始,她与父亲和姐每天很早吃罢早饭就步行去沙坝(泡沙墩)挑沙。午饭在工地蒸着吃,晚上再走回来。当时任务重、工期紧,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迟到。由于没有钟表,无法知晓时间,有时一觉醒来以为天快亮了立马起床。等到工地时天还未亮,只得缩在人家柴堆里挨到天明。当时我兄妹四人年纪尚幼,两个哥哥上小学。妈妈只得头天晚上把我们第二天吃的全都煮好,让两个哥哥放学回家动手热着吃。怕引起火灾,妈妈总把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只留热饭菜时必要的一点柴。 我娘还说,全公社几千人在一起,场面壮大,红旗招展、热火朝天。党员干部也跟群众一样参加劳动。时任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史松明也曾亲自担沙。
郭云娥,本公社先锋大队(桥南村)畈上张人。这些天她也与我娘一样,把孩子留在家里,与丈夫早出晚归挑沙土。劳动中,她不怕苦、不言累,活儿总是抢着干。 出事之前,有人警告过她:“不要靠近,那块土马上要掉下来,很危险的!” 郭云娥早年在公社宣传队工作过,潜移默化受党教育多年;加上当时全县提倡向何五妹学习。这些,都在追求上进的郭云娥心中深深扎根。只听她淡淡地说:“危险的地方也要把人上!” 郭云娥牺牲后,得到了政府的一口棺材和十几只花圈,留下六十多岁的老母和四个男孩:最大的七岁,最小的才四个月!
彼时,郭云娥的丈夫张文义是生产队副队长,中共党员。妻子去世后,他历尽千辛万苦,既当爹又当妈,照顾老母,把四个孩子拉扯大;他甘于贫穷,尽管三儿子因病无钱医治不幸夭亡,他始终未曾向组织要求过什么! 长子张小平成年后曾与父亲聊及此事:“当时怎么没向政府提出要求,给娘个烈士名誉或其他待遇?”其父沉思良久说:“我也是一名党员,向政府讨要名利什么的我开不了口。再说,当时国家也困难。”
“危险的地方也要把人上!”“当时国家也困难。”多么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与善良!为了完成集体布置的任务,无私奉献、舍死忘生;在自己遭受重大打击生活困顿的时候,想到的却是集体、国家! 想想我们有些人:责任感不强、初心缺失、遇事拈轻怕重逃避躺平、只图索取、不讲奉献……。与郭云娥夫妇相比,情何以堪? 尽管当前呈现给我们的是为发展旅游沉寂多年的烂尾楼房和喧嚣的取沙机车声。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泡沙墩一直是我们乡各村的育种基地,为解决全乡人民的吃饭问题功不可没!
今天,我们步入了全面小康社会。吃穿不愁,闲时跳跳广场舞、发发抖音。尚有几人能记得我们熬过的那个贫困时代?记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英勇捐躯的英魂? 诚然,我们今天的小康来之不易。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不能忘记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他们为了摆脱饥饿、战胜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众志成城、艰苦奋斗、乐观向上、斗志昂扬、临危不惧地践行着民族精神,不言代价与回报。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没有动人的豪言壮语,身上没有耀眼的光环。但是,他们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默默无闻地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他们朴实的举止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种平凡中的伟大,堪之为草根英雄,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科书上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大家都会烂记于心。而对于发生在身边的草根英雄,比如郭云娥夫妇,他们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建设英勇献身、不计名利。如果仅凭轻描淡写的一句“那时都是那样”,认为她们的付出理所当然,听任时间的冲刷而慢慢遗忘,我们是否又感觉心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