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江南志士查天球景玉川 中华民族讲气节,每逢异族入侵,改朝换代,都会涌现出一批反抗异族的气节之士。明、清易代之际,星子就有吴江、查天球等反清殉难的英雄,查天球临刑前留下了两首《就义吟》: “头是顶天柱,发为系天索。 宁我刀下死,头落发不落 ”。 “战鼓催人急,西山日已斜。 黄泉无歇店,今晚宿谁家”?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正气歌》)。查天球步文天祥之后,为反抗异族入侵引颈就戮,义薄云天,自当名垂青史。但直到二百多年后的同治朝,行将灭亡的清王朝为了笼络人心,《南康府志》与《星子县志》才为他立传。 1871年编的同治《星子县志》这样介绍查天球: “查世球,字天球,汝进子。性倜傥,好学负气,弱冠以七艺游泮,为名诸生。提督候峒曾深契之。与都昌兵部侍郎余应桂、星子吴江友善。尝破产募勇士,冀恢复明室。戊子絷,赴江省,当事欲怜而纵之,不屈,就戮。后有遇球于途者,立马拱手曰‘吾事毕矣’!(《匡南所见录》)。” 时隔二百多年之后,查天球家族的成员当年杀的杀,逃的逃,要不就改名换姓隐忍屈居,因而资料残缺。县志中,关于他的介绍寥寥不到百字,连被害的年代也错说成1648年。 查世球(1615-1663年?),字天球,星子县横塘镇龙潭查村人,父亲查汝进,明贡生,有谋略,性豪爽,家境殷实,仗义疏财。四个儿子皆有父风。天球为汝进第四子,学生时代就很优秀,曾任南京兵部主事的候峒在江西任提学参议时,对他很为欣赏。侯峒曾非等闲之辈,清军制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剧中,侯氏父子是嘉定三屠中杰出的抗清英雄。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查世球生在明末乱世:朝廷腐败,中原灾荒连年,引发义军四起,异族则趁机入侵。 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清军在中原遇到的抵抗较小,在江南则遭遇汉族军民的顽强抵抗。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颁布剃发令和易服令,禁止人们着明朝衣冠,更激起了江南人民的殊死反抗。清军对之以疯狂的镇压与杀戮,使这种抵抗更加英勇、激烈。 这是一个山河破碎、天崩地裂的年代。据史料记载,明末士子学人中忠臣英烈之多,远超前朝各代。其中有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顾炎武、傅山、张岱、查继佐、屈大均、瞿式耜、张煌言……这些人或投身前线、甘冒锋镝;或从容就义,慷慨赴死;或以讲学为名,联络各路抗清豪杰…… 在这个时期,江西也涌现出一批不仕新朝的士人群体,“三山学派”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三山学派”是星子宋之盛为首的“髻山七隐”、宁都魏禧为主的“易堂九子”、南丰谢文存领头的程山学派。他们政治立场相近,在乡间隐居、讲学、授徒,拒绝与清政府合作,并相互频繁往来,谈诗论文,交通信息。其中不少人参与了秘密反清斗争,查天球就是其中一位。 与查天球来往的,都是些风骨凛然的气节之士与文化精英。如阎尔梅、方文、施闰章、魏禧等。 阎尔梅(1603-1679年),江苏沛县人,明末中举,复社巨子,诗文大家,曾参与史可法抗清,后毁家散财,十数年为抗清奔走。 方文(1612---1669年),号嵞(tú)山,安徽桐城人,明末诸生,入清后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交游朝野名流。方文与著名学者、反清志士方以智是堂兄弟,方以智年长他一岁。 魏禧(1624— 1680年),江西宁都人。明亡隐居翠微峰,躬耕自食。他与侯朝宗、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魏祥、弟魏礼世称宁都三魏,他的《大铁椎传》曾被编入中学课本。他们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合称易堂九子。魏禧结交各地抗清志士,谋求反清复明。晚年地方当局强荐他上京应试,魏禧坚辞不就,拒不仕清。 《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中,收集有他们与查天球交往的诗作。如阎尔梅的《访查天球查小苏于赤冈》、《南康查天球周长孺南昌彭躬庵冒雨至东林二首》、《月夜访周长孺于星渚偕查天球》;魏禧的《赤冈二查歌》等。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一窥查天球与他们的友谊,丰富查天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同为“髻山七隐”,查天球与宋之盛交往最密。宋之盛(1612-1668年),长查三岁,字未有,星子县华林乡丫髻山下白石嘴宋村(又名大屋宋家)人,明末举人,著名学者、理学家。明亡,宋之盛痛心疾首,改名宋佚,隐居附近黄龙山青霞观讲学,后迁丫髻山,世称髻山先生。明亡后宋之盛足不入郡城,授徒讲学为业。逢国丧日,他着明朝衣冠,闭门谢客……与宋之盛一起归隐的还有吴一圣、查天球、查小苏、余睥、夏伟、周长孺六人,世称“髻山七隐”。他们与程山谢文洊、翠微峰魏禧等聚集甚密,并称江西三山。宋之盛年稍长,被推为江西三山学派之祖。 宋之盛所居村庄在丫髻山东北,查天球家龙潭查村则在丫髻山西南,丫髻山为小山,故两地相距不远。明末乱世,盗贼蜂起,杀人越货,屠掳子女,搅得地方人心惶惶。当时南康府没有精力对付这些匪徒,查天球之父查汝进在官府的支持下,组织乡民很快消灭了这帮盗贼。宋之盛特地写了《星子县平贼记》记述这件事,赞颂查汝进“有远略,临危不惊”,具治理之才。 1645年清军攻占星子后,宋之盛从此不进府城(星子城)。但1663年查天球抗清被捕,宋之盛则含悲忍辱,“破戒入城”看望天球。方文在其《再赠宋未有孝廉》一诗中,记载了这件事: “……破戒入城因友难,感时流涕向予言。匆匆那得论心曲,坚约秋来薜荔园”。 “破戒入城因友难”一句诗后有小注: “宋不入郡城十年矣,兹以查天球就逮,特来送之”。 “宋之盛破戒入城”,让人感受到宋、查之间深沉的生死情谊。 阎尔梅、方文、魏禧等名人都曾亲临查天球家乡与之交往。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魏禧曾去星子拜访查天球,并写下长诗《赤冈二查歌》,对“二查”充满了崇敬之情。长诗前有一短序: “赤冈在匡山之麓,大查天球,小查小苏”。 诗云: “大查岌岌如匡山,小查滉滉如湖水。二查不知何者贤,但闻其人十九年。小查秃爪兼折角,朝游苍梧暮碧落。大查块独处户庭,蹻足强项不爱生。煜煜烈烈动神明,小查身入虎穴与虎争。噫!小查实为之,逡巡不使大查知。前日扁舟下豫章,小查访我古南塘。其身不满五尺长,朴率有如田舍郎。今朝大查出揖客,匡云初开日正白。我见二查皆下拜,大阮小阮直奴辈”。 魏禧比查天球小九岁,19年前就慕查之名。此次相见,他称赞查天球如庐岳高耸,令人景仰。“我见二查皆下拜,大阮小阮直奴辈”。在魏禧眼里,二查如同魏晋时期行为高洁的阮籍、阮咸。 顺治十八年(1661年),阎尔梅来庐山与查天球相会,写下了《访查天球查小苏于赤冈》、《南康查天球周长孺南昌彭躬庵冒雨至东林二首》、《月夜访周长孺于星渚偕查天球》等数首诗。 《访查天球查小苏于赤冈》云: “丫髻峰南处士庄,衡门新植五重杨。 由来彭泽皆名蠡,自有庐山即姓匡。 座上每逢前父老,村中俱是古冠裳。 农夫苦雨登高望,今夕初晴唤插秧”。 查天球查小苏是堂兄弟,查小苏还懂医术。阎尔梅来时,正是春插季节,村里父老乡亲仍然着明代衣冠。 阎尔梅的《南康查天球周长孺南昌彭躬庵冒雨至东林二首》和《月夜访周长孺于星渚偕查天球》,诗文中看不出什么,但几个人在破败的古寺相聚绝不会是寻常的会聚。彭躬庵从南昌,查天球、周长孺从丫髻山,他们到东林寺路途都不近,特别是南昌,更何况当时正值春雨绵绵。 这次相聚,彭躬庵也写有一首诗《雨中同阎古古周长孺诸子东林时予将适江左》,记述他们东林之会,诗题中的阎古古即阎尔梅: “远公何代留荒寺?尚有吾徒风雨来。构火肯因今世热,持醪莫尽古狂哀……” 东林寺此时已荒芜,这群从四方远道而来的国破之人来荒寺相聚,不是没有目的的。但他们谈了什么,则不得而知。 另一首《月夜访周长孺于星渚偕查天球》仿佛只是赏景,但三人鄱阳湖畔夜游,所思所谈应是复国大事: “满江明月一舟闲,只见江光不见山。 夜静竹竿声簁簁(shāi),鱼罾藏在影风湾”。 满清在对汉族残酷杀戮的同时,还大兴文字狱,严禁各种有可能被认为是反清的文字流传。文字狱贯穿了整个清代,最严苛时期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多年。为了防止反清思想,清统治者虽重视方志的编修,把方志看作重要的辅治之书,因而好些文字狱与修志有关,所以史料对查天球的介绍甚少。康熙十二年(1673年)《南康府志》成稿时,查天球去世不过十年,离他活动的时间最近,主修《南康府志》的知府廖文英不可能不知道查汝进、查天球父子。廖为明代降官,明末曾任南康府推官,虽廖文英后在南康知府任上做了不少有益之事,但作为一名降官,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他不敢、也不可能记载反清的查天球、吴江等志士,因而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查天球到底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因那一件具体事被捕?其经过如何?最后于哪一年被害……时间已经过去300多年,这些问题均没有确切的记载。 台湾学者王崇峻的《文章留大雅,著述寓微权——记明遗民李世熊及其〈宁化县志〉》(台湾《白沙历史地理学报》2012年第12期第37页)一文,给我们留下了一则珍贵的史料。 李世熊(1602-1686年)是明末清初福建著名方志学家,他与查天球属同时代人,年长于查,明亡后坚不事清。王崇峻一文引用李世熊年谱: “癸卯(1663年),六十二岁。(江西)南康义士查生天球陷大刑,事属广信黎司理,‘易堂’魏和公先生礼特过泉上索书解援,先君立发书附去。然事在他司理,竟无益”。 这则记载告诉了我们:一、查天球约在1663年被捕;二、查是有知名度的反清“义士”;魏禧之弟魏礼曾专赴福建宁化找李世熊,设法营救查天球,可惜未果。 王崇峻的文章还说施闰章(1619─1683年)也关注查天球,并说他后来获释。 施闰章之说虽不确,我们也未见施闰章与查天球来往的诗文,但被诗界称为“南施北宋”的大诗人施闰章关注查天球的命运,查的社会影响力可知。 查天球被害的准确时间与细节已无从知晓,只知清廷曾对他劝降,但遭严词拒绝,遂被害,他的妻子也与他一同殉难。为逃避清廷的杀戮,天球子女与近亲纷纷改姓或逃亡他乡。查姓本为星子大姓,查汝进一支曾是星子查氏旺族,经历了这次劫难,查姓人家遭到残酷的打击,元气大伤,查天球一支在星子大概已无传人……岁月流逝,随着知情者与亲友的逃亡与离世,查天球其人其事也被历史的风尘屏蔽。天球好友宋之盛曾在《匡南所见录》中记述他殉难一事,可惜此书今已失传。 2022年秋,查天球慷慨就义三百多年后,我与几位查姓朋友来到他的家乡横塘镇咀上查家(原龙潭查家)。沧海桑田,时易时移,魏禧拜访过的小山“赤冈”还在,但青草萋萋,一片岑寂。“丫髻峰南处士庄,衡门新植五重杨”。阎尔梅当年咏诗的村庄尚存,已面目全非,村舍虽好,却寂寥少人,更不见 “俱是古冠裳”的村中“父老”。惨淡的秋阳下,空旷的山野分外清冷,对着荒草茫茫的赤冈,我的心情很有几分沉重。江南这片血染的青山大地,浸透了查天球等无数志士的英雄血、英雄泪。我想:这些著名仁人志士的诞生地,有关部门应有所标志,让后人永不忘怀。 鲁迅先生言: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视死如归的查天球已经远去,家乡几乎忘记了他。可他却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县志》、《府志》这类“正史”虽在200多年后被迫为他立传,但所述仍远远“掩不住他们的光耀”。查天球是星子这片土地的骄傲,星子人不应忘怀他,星子查氏子孙更不能忘记本族的志士英烈。 2022年深秋改定
横塘龙潭查家青石桥(王忠芳摄)
村后的赤冈(查勇云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