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庐山,小寒时节有「三九隆冬」冷彻骨一说,指的就是冬天最冷的一段日子。隆冬之隆,是盛大、厚重的意思。而南方所谓的隆冬,其实既不盛大,也不隆重。何况,今冬以来,庐山依旧又是暖冬。归宗后的山远望,依然是那样淡淡的青黛色,那些四季常青的松柏樟以及山茶等保持着它的绿,也让冬的萧瑟没有想象中的严苛,只是多了点风尘阅尽的稳重。归宗寺前古香樟树,叶色青黄,看上去比往日憔悴了一些,但新叶已经长出,疏朗的林子反而给人一种秋日的寂寥,或是早春的期待。
小寒,十二月节,冷气积久而寒,寒字下面两点是冰,《说文》释寒为冻,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小寒与大寒,若光从字面来判断冷的程度,就难免要犯顾名思义的错。实质上多数时小寒更冷,三九尽在其中。小寒节气中的“腊祭”在古代很重要,自商周而始,先民猎取禽兽肉以祭先祖与百神,故最冷的十二月也称作腊月。此时薰制的肉、鱼、鸡称作腊肉、腊鱼、腊鸡,琳琅挂在灶房墙上,房内梁下,一派平常人家的富足,亦是劳作一年将尽的慰籍。
小寒时,日照和降水,都开始触底反弹。阳气虽生,却微弱得毫无帮助,而土壤深层的热量又不断消耗,入不敷出,天地尽寒,风也变得更狂躁了。小寒的天气,按照陶渊明的说法是:「凄凄岁暮风,翳翳(yì,晦暗)经日雪。」风雪交加,几乎是一种常态。即使大白天,也是天色晦暗,“荆扉昼常闭”,人们只能整天躲藏在屋子里,“邈与世相绝”,让自己“闭关”,完全与世隔绝。隆冬时节的田园,再诗意的田园,也不复清雅,只有凄寒。
灿村田间早已无事,该辛劳的也已辛劳。捡得闲暇,手边又有些盈余,此时农家嫁娶建房祝寿等喜庆活动频繁。田家最看重传宗接代,那么就给儿女们来行嫁娶喜事吧。「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伞车(唢呐)、锣鼓、爆竹都响起来,喜酒闹起来,掀了红盖头,又是一轮人生。爹娘此时可将一部分责任卸下肩,新人们将接过生养、持家的担子,人世也就这样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
我的小寒记忆,至今还停留在那个灶房的火。寒风呼号的时节,父亲便在灶房的一角烧火。干干的树蔸树根,直接在地上围几块砖后将引柴点燃,不一会烧到树蔸上,发出轻微而欢快的脆响。火光映着大人沉静的脸,也映着那个少年稚嫩的童贞。每当父亲用火钳从红红的灰烬里掏出一只烤熟的红薯时,那间小屋就弥漫起美妙的温暖和甘甜。 同样温暖和甘甜的还有腊八那碗粥,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佛之日,寺庙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其俗流传至今,南方煮一锅腊八粥,需糯米、红枣、花生、莲子、百合、薏仁、赤豆等用文火炖煮,红的白的黑的,娱目暖胃,又有节物相传的远意。
唐元和间,归宗寺住持是智常禅师,他是六祖慧能的再传弟子,佛法极为高深。智常禅师有一个弟子,法名叫灵训。他很有慧心,也聪明伶俐,心思奇快。智常禅师非常喜欢他,一直希望他继承佛法,使禅门在他的手中发扬光大。但是,也正因为灵训和尚领悟力奇高,也常常有参念天下之心。 在一个冬天,灵训禅师看到大雪纷纷扬扬,天地一下子陷入白色之中。这寂寥的气氛中,他下定决心要离开,要独自下山,云游四方,参学天下。他就去向归宗智常禅师告辞,「有僧辞去,师唤近前来,吾为汝说佛法。僧近前,师云:时寒,途中善为,去。」(《景德传灯录》卷七|归宗寺智常禅师 )灵训禅师在向师父智常辞行时,希望智常禅师能传点压箱底的佛法给他。他收拾好里行李恭敬地拜见智常禅师。智常禅师招呼他道:“你到我的前面来。”等灵训和尚走到前面时,他却只简单的说了一句:时下天气很冷,路上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去吧。灵训禅师一听此言,顿忘前解,心意豁然。 禅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人生本来是有情的,所以禅师也是有情人,甚至可以说是热心人。只是禅反对于情的执着和偏执。归宗智常热心的背后,还有一种告诫和提醒:世间诸相,如同冬天的寒冷一样时时侵入肌肤,扰乱心灵,一定要小心。
在冷风冷雨的日子里接到山里朋友寄来的冬笋,随后他的短信也来了:“知道你喜欢吃笋。最近雨水少,竹林里干旱极了,加上野猪糟蹋,虽然是冬笋大年,这两天能寻到的不多。只有这几根拇指大小,将就着吃哈。”话不多,确实在,也让我多了沉甸甸的温暖。进入腊月后,家乡储存冬笋就像北方储存白菜萝卜一样,通常是在太阳下去掉潮气,再用废旧的盆子、箱子装了,倒入沙土,覆上树叶、稻草或报纸,如此这般,大约可以储存到过年前后。 梁实秋先生曾写道:“我从小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冬笋炒肉丝,加一点韭黄木耳,临起锅浇一勺绍兴酒,认为那是无上妙品——但是一定要我母亲亲自掌勺。”由此可见冬笋的滋味鲜美。
据报,新一轮强降雪已经南下,小寒这最冷的日子里,庐山下总归是要有一场雪的,银亮亮的世界,干净透明,一如了无心事的心底。
作者:醉石 来源:归宗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