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年最热的时候,也到了夏天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古时候没有数字化的温度概念,如何来描述天气炎热呢?最直白的就是“亢阳”、“炎夏”、“朱明”。阳,日之高照,阳气太盛,热血沸腾。炎,字形从二火,也是极热。朱,火烧火燎,木头上还在燃烧的火苗。当然,这些还无法体现炎热的程度。于是,又增加了一些描述的形容词,如:赤日炎炎,日头炙烤下通红,不是一般的热。火伞高张,烈日当空,热字当头。皎阳似火,皎:白而亮,白炽状态的日头,像火一样燃烧。铄石流金,高温炽热,金石都要熔化了。此外,还用了比喻类比手法记录,如:大热为焚,热如熏灼,墙壁如炙,地热如炉,椅席炙手,等等。
从以上热词描述看出,整个世界就像火炉一样,人在其中上炙下蒸,热得像着火了一样,摸哪儿都烫手。故而,自民国始,便将国内夏季最热的四个地方冠之以四大火炉,江南的庐山被其中三大火炉所包围,山上倒是cooling,山下却是热得不行。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和你说“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绝对是真爱~~
虽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俗话说:“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燠热难当,却也透着难抑的喜悦,丰收在望嘛!「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戴顶破烂草帽,伛偻田间耕耘,田里的水烫得像煮沸的开水,背上的汗像是盆泼的水一样。但人们却没有理由抱怨,常说的“靠天吃饭”,实际上还是靠夏天吃饭。秋天的硕果,就是在夏天的炎热中孕育、结实。
辛苦是辛苦,但劳作的人自有他的乐子。收得晏工,塘里洗了一身泥,也把个疲乏身子洗了个清爽,踏着月光荷锄而归。晚饭早已摆上桌,菜是自家种的菜。中午从田里堰里摸回的螺丝,也炒得一盘下酒好菜。出锅前抓起一把洗净的紫苏叶投入锅中,紫苏叶在锅中遇热后,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浓郁香味,出锅后的螺丝香味四溢。加上紫苏叶紫红色的衬托,看着诱惑,嗅着芳香,让人食欲大振,欲罢不能。院子里洒了井水,灰尘味还没完全落下。葡萄藤上已挂满了青青的果子,风来,一串串小葡萄就轻轻的摇。饭桌就摆在葡萄架下,一家人围坐饭桌前,啜吸螺肉的“咝咝”声,丢弃螺壳的“乒乓”声,酒杯“砰砰”的碰撞声,以及乡野间此起彼伏的知了声,也不失为一道别致的故乡原风景。
在古代,没电没空调的年代,人们怎么避暑的呢?《旧唐书》里说,有一种屋子,把水引到屋顶,水从四周像瀑布一样落下,人在屋中,就非常清凉。当时合上书想了想,即便是水屋,也没觉得有多凉。有一天下午,满身热汗的去了玉帘泉,刚到瀑布脚下时,周身忽地一凉,忽然就明白了这种水屋子的凉。造不起人工瀑布,还是找个天然瀑布吧……所以画家们画消暑图,常见在水边,湖边,一座山间小亭,一个老头,或半老头,竹榻凉席,袒衣而卧。盛夏时节,要真是热得无处逃避。最好就去和水幽会。
归宗寺后深山中有玉帘泉瀑布,瀑布自山巅蓄势陡泻,突出崖前尺许,轻扬飘逸而下,恰如一幅水晶帘。「日灼之而陆离,风摇之而偏反。泉落石台,玉飞珠溅,……论庐山泉境之胜,此为第一。」(曹龙树《玉帘泉诗序》) 。然而玉帘泉瀑布在深谷密林中,自古无路可登而人迹难至,如此胜景也只能深藏山中。直到明末归宗寺蠡云禅师开山辟路,架设桥梁,使天堑变成通途。他还在瀑布对面的大石上构建喷雪亭,供游人坐赏泉水,饱览秀色。
蠡云繇涧上,瀑水自天来。坐石观无尽,奇哉亦妙哉!」(玉帘泉石刻,明蠡云禅师题)在玉帘泉观瀑大石上有两处石刻,是明末蠡云禅师所题刻。蠡云禅师沿涧壑溯溪流而上,行至涧穷之处,与从天上奔泻而下的玉帘瀑布不期而遇。他坐于磐石上,仰观飞瀑,悠然自得,诗从心中来。是啊,长长的瀑布,长长的天光,长长的珠落玉盘声……惟愿它无止无尽,清澈如昨。
明末天启元年(1621),二十七岁的蠡云行正被归宗寺住持会宗修观付法以专寺务,开始了长达三十六年的归宗寺住持生涯。他一方面大力修葺寺院,归宗寺终成庄严宏丽,符合名刹的气象。另一方面整顿寺院经济,收回被地方豪强侵没的田产,增广寺院田地,用来赡奉到寺院参禅拜佛的僧俗两众。
蠡云禅师虚心接纳十方信众,尤其敬重耆老及有德之士。当时正处动荡的明末清初时期,由于不满清人的统治,一部分明朝士大夫、官僚子弟、甚至宗室成员,干脆削发出家,逃到僧侣队伍中来,我们称之为遗民逃禅。这些人,虽然不见得都对佛教义理能进行很深的钻研,但他们的文化素质、社会地位和个人声望大不同于一般情况的僧侣,其中与归宗寺关联的就有宗宝道独、茆溪行森、无可大智、天然函昰、祖心函可、晦山戒显等大师。每当有丛林尊宿来到寺院时,蠡云禅师就以别馆款待;达官贵人来游寺院,他不亢不卑,礼接得中;有贤士大夫造访时,禅师必定优待有加。
玉帘泉瀑布之上是紫霄峰, 大禹曾在此治水疏九江。 治水后天下安定,设立九州。 豫州当时是天下之中心,豫的涵义是安泰。 大暑时节,惊闻豫之河南遇千年暴雨。 唯愿山河无恙,你我平安。
文:醉石 来源:归宗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