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穿越匡山之十五:
巨石上的打坐人
上回,穿越匡山之十四说到,陶渊明心血来潮、突发奇想,欲去粟里看看。李白、朱熹、周敦颐欣然陪同前往。
谁知,四人来到天沐温泉不扫“赣通码”不让进;门卫是春晚安全保障组培训出来的,安全意识相当强。在听完门卫介绍春晚安全保障组情况后,仍不让进,套近乎,门卫不吃这一套。
无奈之下,四人只能作罢。
这时,李白面对着陶渊明,说:“鼻祖,据说当年你喝醉酒后常睡在石头上,时间长了石头上有你睡在石头上的轮廓。”
陶渊明应道:“是的!怎么,诗仙也想去睡一睡那块石头。”
李白说:“不是。听说现代人在你当年睡的那块石头旁修了个“醉石馆”,不知道是否如此。”
陶渊明说:“不知道。”
朱熹说:“去看看就知道了。”
周敦颐说:“是啊,去看了就知道了。潜公,烦请前面带路。”
话说当年,陶渊明饮酒不同于一般人,他情趣高尚,蓄一把七弦琴,“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饮酒助诗兴,饮酒陶冶陶渊明的情趣。渊明热情率真,往往有酒大家同饮。《移居》诗曰: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他与当地农民一同劳作饮酒,使他的诗清新、自然、朴实、通俗易懂,写下了《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劝农》、《读山海经》等许多优秀作品,对后也影响极大。
传闻,在陶渊明故里的宅边,有一方巨石,石临悬瀑,横卧池中,长约五米,宽四米,厚三米,陶渊明醉辄卧大石上。《南史》载:“渊明辄卧石上,其石至今有耳迹及吐酒痕焉。”后人便称这块大石为“渊明醉石”或“陶公醉石”。陶渊明饮酒是“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又说:“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因此陶渊明常常醉卧石上,石上隐然有人卧形。
“醉石”今在温泉附近,上仍可见宋代朱熹“归去来馆”和陈舜俞“醉石”石刻大字。石壁凿“渊明醉卧此石”六大字。还有明代郭波澄,明代王逵书宋代诗人程师孟醉石诗。石上还有许多各人题刻,如欧阳周华、李升华、吴亮、颜真卿、陈舜俞、龙仁夫、朱晦翁等题咏,真是“不少醉眠人,总无人指数。渊明此醉眠,人石俱千古”。
此石离天沐温泉不远,被后人称之为“醉石”,坐落在庐山市(原星子县城)城市西北15公里的醉石景区内,这里群峰环绕,峡谷幽长,近万亩阔叶乔木,遮天蔽日,翠柏苍松,鸟语花香,形成天然的超级"大氧谷"。夏季温度比南昌、九江低3-5℃,更是避暑的胜地。在青山绿水中徜徉,你完全可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
四人朝着当年陶渊明喝醉酒常睡的那块巨石旁,远远的瞧见有人在石上打坐,口中却念叨:“海阔天空苍穹意,匡山舞台任君裁;言语不离春晚戏,梦圆小康歌舞来。”
四人来到醉石旁,那在石上打坐的人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他们,说:“四位大咖,来此,所为何事。”
四人自我介绍后,李白说:“我们是陪着鼻祖前来重温当年遗迹。”
陶渊明:“刚才,远远的看见先生似在吟诵一般。”
打坐者:“哦!刚才想起花漫写的诗,随意而诵。”
陶渊明:“先生与花漫相识!”
打坐者:“不曾相识。”
李白:“那……”
打坐者看了李白一眼:“是一位在群众春晚组委会的朋友传出来的。”
李白:“你有朋友在群众春晚组委会。”
打坐者:“嗯!切确的说,是在组委会宣传报道组。”
朱熹:“宣传报道组的,专门替群众春晚搞宣传。”
打坐者:“是啊。”
周敦颐指了指陶渊明带的录像机与摄影机,道:“他们还为春晚搞录音录像、摄影照相来着。”
打坐者:“嗯,是的。”
李白笑了笑,说:“那,能否说说,他们具体都做些啥?”
……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