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1734|回复: 2
收起左侧

庐山人文圣山:第六集牯岭

  [复制链接]

568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星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9174
发表于 2010-8-7 08: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牯岭的开发代表了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胡适】

  年轻探险者李德立

  今天,初来庐山的游人总会惊诧于这里竟有一座如此设施完备的小镇,可以为游人提供一切日常所需。事实上,庐山周边的人们常会选择来这里度过周末。

  然而,就在一个多世纪前,人们还不敢想象山谷里如何会出现一座城镇,当时除了砍柴的山民和零星的探险者,这里几乎就是人迹罕至。 1886年的初冬,一个来自西方的年轻探险者在中国向导的引领下,走上了99盘登山的路。这个西方人有个中国名字,李德立,他是从镇江到达汉口,又由汉口乘船抵达九江,此时的他只有22岁,这次登山的目的原本极其简单,他只想在这山中选一块地,建一座可以避暑消夏的房子。

  就在李德立登山的这一年,中国正在经历着大难将至前的阵痛。无限风光的太平天国灰飞烟灭,击败洪秀全的曾国藩也患恶疾而终。中法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宣告结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运动颓势渐显。

  一个无比巨大的诱惑

  九江,正如长江沿岸的许多城市一样,因为交通便利,成为很多西方人的首选。但他们却很难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每到夏季,这里令人无法容忍的炎热。近一个世纪以前,因为炎热和卫生条件的不佳,导致有人中暑甚至患病的事情并不鲜见。遍数长江沿岸的上海、南京、武汉、九江等各城市,气候,成为妨碍那些水土不服的西方人,来此定居的最大阻力。 好在,长江之畔还有一座清凉之山。千百年来,庐山的清凉一直是驰名天下的。尽管是舟车劳顿,尽管因酷热而带来心境的浮躁,但从你踏进这座大山那一刻起,一切都归于宁静。

  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域,北倚长江,东临鄱阳湖,山高谷深,具有显著的山地气候特色。一年中雨量充沛,气温则随山势高度而递减。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山间的凉爽对于山外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诱惑。早在1870年,法国传教士就在庐山脚下莲花洞建起了第一幢别墅。此后,俄国人在庐山北麓龙门山南的九峰寺附近租下了九峰寺正殿背后的房屋,并将之改成洋房别墅。据说李德立也曾试图在九峰寺购地,但终究失败。

  李德立租地

  酷暑难耐的九江,清凉怡人的庐山,法国人和俄国人的成功先例,正因为这些原因,李德立才会坚持这次庐山之行。当李德立终于登上位于“牯牛”和“屋脊”两座山岭之间的“女儿城”,俯瞰到岭下开拓平坦的长冲谷,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庐山的人文历史将由此刻开始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山巅原为一片荒郊,豹虎野猪所出没的地方。间有一二烧野山者寄居其间。古庙遗迹隐约可见。孤寥的景象,更添上一点隐遁之风。据我们当时所知,这片荒地是从来没有主人的。

  今天,庐山的别墅享誉海内外。600余栋遍布山间的别墅姿态各异,很多别墅已经存在了100多年,它们几经易手,主人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的是,它们最初的主人都是从那个叫李德立的英国人手中购得建房的土地。事实上,自李德立登上女儿城的那一刻起,一次小范围的私人购地计划渐渐衍变成了影响了整个庐山历史的土地变革。他决定拥有这片广博土地,不仅是要建造几幢房屋,而是要建造一个可以容纳更多人的天堂乐园……他向当时的中国官方提出了租借庐山土地的请求。

  李德立租地的过程。深谙中国官场的李德立很快就想出了办法,他一边借助英国领事的关系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一边极为隐晦的贿赂了负责此事的中国官员。又辗转几位中国人之手,几个月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转租到庐山4500亩的土地。

  开辟莲牯路

  从九江市区到庐山脚下的莲花洞,原本有一条公路,名叫九莲公路。九莲公路号称江西第一条公路。清朝末年就已修通,总长只有十三公里。为了让人们更方便地从九江上庐山,李德立决定从莲花洞开辟一条道路,一头与九莲公路相连接,另一头直上牯岭。这条路总长约九公里,名为莲牯路。

  在机械简陋的时代,山间修路,难度极大。莲牯路中途有一段悬崖,壁陡而石硬,没有工人敢接手这个工作。最后李德立咬咬牙,花了大价钱,才辗转从湖北大治请来高手艺的石工。石工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硬是从这段峭壁上开凿出1200级台阶。这一千多级石阶路,便是庐山著名的“好汉坡”!也正因修了这段山路,大治石工在庐山闯响了名声。尔后的庐山别墅建造中,云集着大量的湖北大冶石工,也正是由此而始。

  这样一来,居住在九江或者周边的西方人只需要从莲花洞雇一顶轿子,便可以一路欣赏着湖光山色,在不知不觉间到达牯岭。这与行走当年洪武帝敕令修建的九十九盘相比,简直是质的飞跃。今天,上下庐山已经有了更加便捷的交通,大多数游客没有勇气也没有时间走完这里。但在一个多世纪前,它却是通向庐山的最高级的道路。

  有了这条路,李德立的梦想才可以变为现实。但在当时,对于庐山本地人来说,这个西方人的梦想让他们越发的不安起来。李德立精明的商业头脑,当地人的反对情。

  重获租借权

  就在李德立踌躇满志的时候,庐山以外的中国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痛楚。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告终。清政府所表现的无能与懦弱愈来愈甚,而在更广泛中国平民中,一股仇视外国人的情绪却是愈演愈烈。当然,这种情绪也蔓延到了庐山。

  一个下午,人群在山路上截住了李德立和他的家人,他们认为这个外国人的一系列做法危及到了祖宗的根脉。靠着随身的一杆火枪,李德立侥幸震慑住山民,得以逃脱。夜晚,愤怒的人们放火焚烧了他在山上的住所,被称为汉口峡一号的一幢木结构别墅。

  浔阳道台把这件事情归为民间纠纷,一度搁置,但是汉口峡一案却惊动了英国政府,以致英国驻浔阳领事亲自出面督察。鉴于事态升级,迫于压力,浔阳道台与英方代表签订了合约。英国公民李德立重新获得牯岭土地的租借权,每年租金12千纹银,合约期限999年。

  Cooling——牯岭

  在牯岭的南端,这座隐匿在松林深处的房子叫做“玻璃屋”,在当年,它是李德立最得意的私人别墅。很多对庐山影响深远的计划都是在这幢房子里诞生。

  拿到这份无比优惠,几乎就是一本万利的租约,李德立开始实现他梦想的最后一个阶段。他请来英国工程师甘约翰和德国籍工程师李博德与他共同开发牯岭。他们先是成立了牯岭公司。通过公司来管理和运作。

  接着,他们将地皮按三万一千平方尺划成片,又将之编成号,然后,将规划好的土地划号出售。每号地售价300元,向全世界叫卖清凉。他们充分利用传媒,大做广告,极力称赞庐山的美丽纯静以及夏日的凉爽。李德立为这片原名长冲谷的土地重新取了一个名字,英语中的“cooling”,是“清凉”的意思,音译为汉语就是——牯岭。

  洋人接踵而至

  正如李德立的判断,几年的工夫,牯岭的土地便销售一空。

  英国人李德立的成功,吊起了其他西方人的胃口。紧接着,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也都接踵而至,纷然以各种方式进入庐山。庐山的地皮也一点一点地被瓜分。一时间,放眼望去,山上尽是金发碧眼的洋人。

  1896年,庐山成立了它的最高权力机构:大英执事会。七名英国传教士和两名美国传教士成为委员,他们的主席是李德立。1899年,庐山又成立了管理机构:牯岭市政议会即董事会。他们的主席仍然是李德立。这样,整个牯岭都有一套自治的机构,完全按西方人认定的民主方式来建设和治理庐山。

  今年游牯岭者,即能见到道路的改良,路灯的设立。沿路和私人地面植树有万株。森林增长,水源自不枯竭,牯岭原无羽类,去年曾见少数飞来,此后当更成群的翱翔歌舞于青青的山林。

  别墅不必统一式样

  李德立等人斥资打通了庐山与九江之间的第一条正规公路,闭塞的庐山从此敞开了一扇大门;他们顺着山势以石径铺就社区内的各条通道,形成道路网格;他们沿着长冲河呈轴线展开英国式自然园林,开辟步行的游览路线;他们在平坦的河滩上种植的大量的草坪和树林,让人们居住在风景之中;他们有章有法地修建了路灯,让山上的夜晚灯火通明;最重要的,他们编号出售的土地,每号3.7亩的面积上,只准盖一幢别墅,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还有一条更为要紧:所有别墅不必统一式样,完全由个人自行发挥。

  带着强烈的民间自由姿态,别墅,出现在庐山之巅。它们富于生气的尖顶,敞开或封闭的回廊,精致的老虎窗和烟囱,粗犷而厚重的石头墙面,高耸的驳坎和低矮的短墙,一切一切的,带着鲜明的全然与中国风格不同的异域情调,使用着与中国建筑全然不同的语言符号,以一种几乎全盘西化的派头出现。这个地方就成了中国近代最美丽的花园城市。

  有了别墅560栋

  到了1927年,山上已有了别墅560栋,居民好几千人,分别来自世界十五个国家: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德国、瑞典、芬兰、挪威、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奥地利、丹麦、比利时。到1931年,又增加了荷兰、捷克和希腊人。这么多国家的人如此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微缩得小而又小的自成体系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的主人就是李德立。

  庐山从今日后,再不为野兽所居处了。它已成为有利之区了。它不但对于西国人,做了一个避暑区域,使他们不再受平原炎热之苦。同时,又能给予本地居民以工商的利益。本地居民的态度大大改变了,四乡传言,他们将要加冕于我,立我做牯岭之王。

  随着别墅的繁荣,租借地以西的地盘,为配合西方人的生活和建设,也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城镇。中国人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些服务行业,如洗染店、理发店、绸布店、洋铁店、京果店、茶叶店诸如此类。靠了这些中国人的努力劳作,山上避暑、康复、疗养以及学习、游览、娱乐种种凡人生活所需设施,一应齐全。1921年出版的《庐山的历史》一书中说:“牯岭的娱乐设施是无与伦比的。”

  最初的时候,牯岭俨然将自己也当作租界。西方人自行设置了巡警,维持治安。以致山上一般百姓也都将租地称作为租界,这使得中国官方不能过问山上租地内的事宜。1927年,外交部特派驻九江交涉员林祖烈发现这种状态显然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便致电江西省政府。这时人们方恍然大悟:牯岭的洋人避暑地属于私人租赁,与租界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于是在这一年中,中国官方将警察行政权收了回来。牯岭被正名不是租界,而是特区。

  代表西方文化侵入

  其实,不论牯岭地皮的性质究竟是何,但有一点显而易见。正如学者胡适所说:“牯岭,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李德立共在庐山牯岭度过了33年。这33年间,中国乃至世界都处在动荡不安之中,有多少惊天的大事都在山外发生。世界大战、推翻清朝、自然灾害、瘟疫流行、军阀混战诸如此类,每天都有枪炮在响,都有活人死去。

  可在庐山的牯岭,却依然一派水波不兴的样子。所有的事情都进行得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仿佛整个世界都刮着龙卷风,而庐山这么一个小小天地包容着那么多国家的人,却悄然地呆在它的台风眼里。他们在鸡犬相闻中和平相处,生活就像庐山山谷中的早晨一样,那么淡泊、那么宁静、那么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致。

  对于这个改变了庐山历史的西方人。有人说他是哥伦布式伟大的探险家;有人说他是精明的商人,甚至说他是中国最早的房地产开发者;有人说他是无耻和贪婪的骗子;还有人说他是极富野心的殖民者,因为牯岭的成功开发,他后来在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拓张中被委以重任。

  1921年,李德立离开中国。

  1939年,死于新西兰,享年75岁。1935年,牯岭租借地被中国政府正式收回。 (吴葆俭 于鹏 田岷 刘俊宇 樊小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