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可可 于 2010-1-14 16:29 编辑
图片为刘海粟作品。
-------------------------------------------------------------------------------------------------------------------
掰手指算了一下,已经有10年头过去了,在第一次踏进那座小城前,瓷都,这个中外耳熟能详的名字,于刚入大学的我有着太多的新鲜和神秘感,尽管那个学校不是我的第一志愿。而那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艺术氛围的小城---景德镇,给予了我太多珍贵的人生经历,至今我还保留着对那里很多美好的记忆。
刚去景德镇那年各处都遍布着很多民间作坊,抬头低头之间,全部都是精美的瓷器,置入其中恍然进入一座艺术的殿堂,或者迷宫。城市里高耸着有无数只烟囱,由于那时还是以煤作为主要燃烧原料,空气质量并不好,因整日与泥土打交道,所以大小作坊尘埃很厚,城市街面很狭窄,与大街横七竖八交叉着有很多小巷弄,并且大多都很破陋,这几年的建筑商大开发,把原来的那些小巷弄已改造的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却创造了,各种具有东方艺术特色和中华民族风格的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为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中国最早的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后来由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
景德镇那个被命名为千年窑火不灭的小镇,其出产的瓷器以胎质致密,细腻,釉色光亮,造型美观,经久耐用而闻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并有五大名窑之说,景德镇以“青白瓷”的出现,也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发展至元代,景德镇以清新明丽的“青花瓷”取代了元代以前的刻、划、印花等装饰技法,而成为我国那一时期陶瓷装饰的主流,并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明、清两代已是景德镇的瓷器进入了辉煌时代,也是中国瓷器最完美的代表时期,制瓷品种多样,按制瓷工艺分有: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四大类,并各有其特色。
由于受到历来各统治者的喜爱和重视,诸多传世的官窑制品被全世界的人们所喜爱,在唐代晚期“陶瓷之路”的开发,让中国的陶瓷器得以在世界传播,俨然成为全人类的艺术瑰宝之一,而景德镇瓷器以它精美风格被全世界知晓,并且一直以来汇集了全国很多著名的画家和艺术家,吸引着国际上很多慕名而来旅人和学者。
这里我不就不讲太多这方面的知识了,我想说说那几年在那里上学时身边所接触的一些艺术家们。
C老师,那年刚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不久,分配到我们学校,给我们教授色彩学,C老师人很帅气,风趣,不拘小节,据说家境也很好,是女孩理想中白马王子类型的人,他的女友也在我们学校,听说是学音乐专业的,女友很漂亮,气质很好,总记得C老师穿着白色的T恤和牛仔裤,带着墨镜,骑着摩托,那时还不是很多人有汽车,在系里的大楼下等待女友的情景,只记得那时他女友身着一身果绿色连衣裙,披肩长发,听见楼下的喇叭响起,总能看见她像一朵花似的,从楼上旋到楼下,随C老师扬尘而去,那时我们系里的女生总会羡慕的朝他们吹口哨。他们的爱情那时已成为了我们女生对爱情憧憬的模式。
C老师上课很严肃认真,讲课很生动,除了专业上的知识,总会给我们教授更多古代文学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尽管这些课有其他老师讲授,却总觉得他讲授来的比较容易让人展开联想。还记得C老师出过了一本诗集,并送给了部分他觉得在色彩上很有天赋的学生,只是当时对诗歌类的东西不爱好,那本诗集在毕业后,辗转已不知去向,现在想想真是觉得对不住他。
H教授,我们系里面的国画老师,他还是中国高级国画家和陶艺家,曾获全国性大小奖品无数,目前其作品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一直记得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他先大概介绍了国画的发展过程后,接着在黑板上用粉笔给我们画了一组张大千的虾,寥寥几笔把虾的结构和构图就交代清楚,通过粉笔所用力道的不同,让那只虾充满质感和动感。
H教授给我们这些学生在其上课期间,一向散漫的我们从来都是坐无空席,鸦雀无声,赞叹不已,总是会有其他班级的学生逃课来座听,尤其是他在给我们演示国画期间,能把一团死气沉沉的墨,变化出敦厚,律动的画面,对于入学前只接触水粉和素描基础训练的我们,是有异常的吸引力,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国画的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对国画有着特别关注和爱好。
那年他在我们系里面曾挑选了几位学生,同他一起搞陶瓷创作,我本来的专业不是陶瓷艺术,在选修的国画课上,他觉得我的色彩的感觉异常好,画风很纯正,于是也有幸被选去。H教授告知陶瓷艺术是一个综合性艺术,然后又是一项独一性艺术。一个出色的陶艺家,应该是一个国画家,一个书法家,工艺家,然后才能成为一个陶瓷艺术家。国画作为陶瓷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又可以在宣纸上单独表现的绘画形式,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做为中国画家要想使自己的笔墨功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需要长期的磨炼,还要特别注意修炼画外之功,要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洗涤胸襟,增强学识,体验生活,他们的高尚人格,渊博的学识,廓大的情怀必将借助于中国画的形式凝固在画面上,并照示于天下,传之于远久。
景德镇的传统瓷器艺术能有着这么强的艺术生命力,首先是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赋予了陶瓷画面感,然后结合陶瓷本身的器行美,通过火与土的烤炼,最终才能产生一个绝伦的艺术品,一个好的瓷器品有着很多的必要因素和偶然结果。
他一直很耐心的教导我们各种技能,不曾对我们在国画方面一无所知而苛责埋怨过,他要求我们多看书,告诉我们所有的艺术作品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的,并要求我们以写毛笔字为训练基本功开始,那期间我还确实临摹着几本帖子,最后考虑到装饰效果,根据个人的气质,我一直临摹着录书中几个帖子。
H教授尤其擅长花鸟画,其水墨丹青风格洒脱豪放,清新优雅。我早先对其画的紫藤感触颇深,色彩唯美,浪漫,沉浮于纯厚的笔墨之间,他看我专注的神情,问我从画里看出了什么,我那时对他说看见爱情的芬芳,他笑笑说,在我们这个年龄的女孩都是这样,紫藤虽然绚烂,芬芳,开在烂漫的四月天,却前后只有一周的花期。接着给我们画了一幅梅花,提款“傲雪梅花”,并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开在寒冬腊月天的梅花,花期贯穿冬天,不具严寒,凌然傲雪,在万物进入凋敝休眠时期,怒放自己,就好比这复杂多变的人生,只有经过万般磨难,坚持自己最初的信念,才能取得辉煌。只是可惜了这些话,我那时没有完全听进去。
H教授多才多艺,不仅擅长国画和书法,其对音乐也很有深造,据他自己说其对京剧的爱好不亚于对中国画。有多次H教授参加市里举行的文化交流,他有机会也会带上我们几个学生一同前往,主要是想拓展我们的视野,期间还能有机会看见H教授和他的朋友表演京剧。对于我们80后,大多在没有深入接触京剧这种文化之前,对京剧慢腾的吐字弄腔是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的,而真正用心品味了一段京剧之后确实能领悟到京剧的魅力,至今我对京剧这个领域没有什么了解,只知道那时曾被《葬花吟》里哀伤凄恻的情感,感染得流出过泪水。被现代京剧《智斗》激昂的情绪振奋过。
H教授是个很重感情的人,我们发现他随身都会带上全家福的照片,对事情都看待的很美好,家庭关系处理的很和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还发现了教授随身还带上一位年轻女士的照片,那张有点泛黄的照片被我们打趣后,教授有些不好意思,告诉我们是师母年轻时的照片,说师母长的像林黛玉,我们仔细端详过后,师母那低头嫣然一笑之间,含蓄婉转的神情确实还有些神似。可是有一次机会让我们见到了师母,人到中年已经发福的师母,样子和林黛玉比较着实让我们大跌眼镜,然后教授却说,婚姻生活总是很平淡,乏味的,长期相处可能会让人产生疲劳感,如何才能让日子过的更加有生气,只能是多想想最初的让自己心动的感觉,多想想对方的好,还说等我们以后结婚就知道了。
还记得那时我们在读书时期,家境大多都较贫困,H教授也考虑到我们这些情况,等我们能画好一些作品时,在寒暑假期间会给我们介绍一些作坊或瓷厂去工作,或者是给书画学院去教授绘画或者简单讲学之类的事情,赚一些外快以贴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费用。有时H教授自己的作品由我们帮忙打下手,他都给我们适当的报酬,哪怕我们执意不肯收,他都坚持要给我们,认为占用我们的时间了。古代徒弟跟师傅学技术,有种说法是要给师傅做三年长工,更谈不上还有酬劳,而这可能就是H教授人为人善良的一个方面。
也正是由于那时暑假去给那些瓷厂或个体老板画瓷器,第一次感觉到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很多私人作坊老板不钻研技术,一心想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证书,然后打着所谓的名人名作去欺骗外行,只想拿到一个利润较高的价格,还有一些仿古做旧的人,更是可恨,整个过程完全只是欺骗,还有些工厂上了一定规模,老板口袋里有了一些钞票,为人却开始不正起来,看见年轻漂亮的女孩尽显好色之态,而我一个没有任何依靠的外来女孩,心智不成熟,想要在一个行业有一席之地是何等的困难。
现在在社会上经历了这么多,想想其实每个行业都有一些无耻之徒,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等等更多恶劣的行为,已都不在话下,存在于这个金钱第一的社会已经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然而只要自己行为举止端正,严于律已,自强不息便会迎来光明,只是那时由于一段情感破灭所收的冲击,已让自己彻底的崩溃,当毕业后不顾H教授劝导,决然离开了那里。
当我写到这里时,我到外面走了一圈,路边的梅花这时开的正旺,耳边仿佛起又响起H教授那些谆谆教导,让人倍感鼓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