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少府山人 于 2017-5-4 16:07 编辑
重建南康文化古镇 打造山水旅游名城
成立庐山市,是历史的选择,发展的必然。她凝聚了上级的重托,人民的热盼。 如何实现庐山市成为“世界知名的山水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旅游度假胜地”这一宏伟蓝图?笔者认为,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大庐山旅游发展规划”国际招标中,充分编制好《庐山市旅游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国家正在开展的“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充分发掘庐山市城区南康古镇的千年文化内涵,以冰玉涧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以建设“冰玉涧仿古一条街”为龙头,重建南康文化古镇,打造山水旅游名城,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必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一、南康古镇的历史与地理
“星子”的来历,最早见述于北魏郦道元(约470--527)所著的中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卷三十九。中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的记载。落星石处在匡庐山和鄱阳湖山水相依的落星湾,紧靠古代南北交通要道的赣江水边。落星石虽为弹丸之地,却声名不同凡响。“星子”的横空出世,便充满浪漫,令人遐想。 考查历史,五代十国的“吴国”杨溥大和三年(931),“因石浮湖面如星”,将属江州德化县的庐山山南地方立星子镇,这是“星子”第一次以行政建制(镇)载入史册。 据现有资料,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以“司农寺丞掌星子镇市征”的孔宜,上书朝廷,“江右初平,星子当江湖之会,商贾所集,请建为军”。宋太宗赵光义下诏升星子镇为县。孔宜就地升任“第一任”星子“县长”。孔宜是孔子的第44世嫡长孙,回朝后袭封“文宣公”。星子立县之初,便得“圣裔司牧此地”,自此人文绵延厚重。设“星子县”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为了加强国家赋税收入。 太平兴国六年(981),相国张齐贤《转漕江表》,“以其地”“军实万艘,浮江而下”“请致其邑为军”。宋太宗曰“南方之俗,其在康哉”,赐名“南康军”。七年(982),割江州之星子县,洪州之建昌县,饶州之都昌县隶之(明正德十二年(1517)从建昌析安义五乡置安义县,自此南康府辖四县)。“军”是与府、州、监同级,一般设在水陆交通要道的行政机构。南康军下辖三县,分别扼守赣江、修河、饶河三水流域。“军”治在星子,第一任“市长”为张南。同段时期,朝廷在江西南北水路通道设建昌、南康、南安、临江四军。设“南康军”是从战略角度出发,为了保障军需物资安全。 2016年5月30日,撤销星子县,设立庐山市。一个千年文化古县谢幕,一座山水旅游新城诞生。设“庐山市”无疑是为了理顺庐山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考虑。庐山市成立大会上悬挂的横幅标语,“为打造世界知名的山水文化名城和旅游度假胜地而努力奋斗!”令人振奋,充满期待。 南康古镇背靠匡庐山,面临鄱阳湖,一城坐拥名山名湖,实属全国仅见。古城为一半岛,她的东面是宫亭湖,湖边山嘴有江南最早的寺庙宫亭庙;西面是落星湾,湖内有誉为“一郡印星”“两学文星”的落星石。古城犹如匡山老人伸入鄱阳湖的巨足,城内由南北方向的五条岭埂组成,被“前山”“后山”两条长龙合抱,正对天上落星石,实为江南形胜之地。 南康古镇地处“江湖之会”的要冲,素称“南国咽喉,西江锁钥”。古城脚下的鄱阳湖、赣江黄金水道,是唐宋以来中原来往江南,直至岭南的交通必经。江南自晋代“衣冠南渡”、“北人南迁”后开始开化。达官显要,文人雅士过此,无不停车系缆,寻幽访胜,采风问俗。朝廷在挑选治理此地的地方官时,都是反复斟酌,既要才德兼配,又须懂文化、重文化。得任者也是以先贤看齐,不敢懈怠,大都是名流贤士,留下了许多风雅故事。
二、南康古镇的地名与古迹
南康古镇和彭泽、都昌、柴桑、浔阳等地县城不同,她作为府、县两级政府的所在地已有1000多年,而且地址从未变动迁移,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底蕴凝重。古城内的古雅地名和文物古迹比比皆是。 南康老城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承载,至今保存完好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紫阳堤(2013年列为“国保”),府谯楼(点将台,2000年列为“省保”),和“县保单位”爱莲池(1981年列入)、广惠桥(康子桥,1984年列入)、张叔夜墓(1984年列入)、宫亭庙(2010年列入)、西宁街(2010年列入)、冰玉涧桥(2012年列入)、彭蠡门古城墙(2012年列入)、陶渊明上京故居遗址及游斜川遗址(2012年列入)、落星寺遗址(2012年列入)。 另外,老县中的耶稣教堂,老县委的张将军洋楼和古亭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小西门一段城墙清晰可寻,完全可以申报文保单位。西宁街(正街、西大街、朱公坡)及北门巷是享有声名的明清风貌历史文化街区,街上陈军医洋楼、邵氏会馆、都昌会馆等旧貌犹存。还有,沿冰玉涧上下散处的众多古井(八角井、奎聚井、汪家井)、古桥(广惠桥、通江桥、七石(芝华)桥、花家桥、冰玉涧桥、紫阳桥),老知府后衙的两株千年古桂,无不诉说着悠悠往事,厚重历史,繁华岁月。 据方志记载,南康城原设集贤坊、归厚坊、兴政坊、永宁坊“四市”。星子县原有牌坊104座,清末同治时存有21座,“文革”前县城尚存牌坊12座,其中以府前街“嘉靖牌坊”最为著名(1959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嘉靖牌坊在“文革”“破四旧”中,和梯云塔等古迹一道惨遭厄运,被推倒拆毁,但大部分残件至今堆弃在县委大院。文物所(博物馆)收藏的北宋版孤本邵尧夫诗集,明永乐千斤铜鼎,清同治万斤铁钟都是珍贵文物,价值无量。 南康古镇的一些老地名古色古香,颇有来历和特色。老城墙范围内的琵琶岭、余家岭、朱公坡、石梯坡、府前街、砚池街、西宁街、北门巷、黄家巷、昌谷巷、瓷器巷、余公塘、长河洞、冰玉涧、菜园里。老城墙外的柳絮巷、黄泥岭、姜家包、杉树峦、柏树垅、砂钵垅、少府岭、塔子冲、西观、大王庙、前山、后山、东门岭、塔脚下。 琵琶岭因形似一把琵琶,故名(讹为枇杷岭),是县城的制高点。清末民初时期杨裁缝在岭上建的一栋洋楼,曾是老城的标志性建筑。余家岭、余公塘都因明代乡贤余鼎居住于此,而得名。朱公坡是为纪念南宋朱熹和黄灏的一段过往佳话,而命名。黄家巷是因大儒黄灏曾居住于此,昌谷巷是因宋代名臣曹彦约(号昌谷)从都昌迁居于此。府前街因位置在知府衙门之前得名,砚池街因整条街售卖星子特产金星砚得名,瓷器巷因从大南门进城后此条街售卖瓷器得名。冰玉涧是为纪念被苏辙赞为“冰清玉刚”的高洁隐士刘凝之。 柳絮巷使人一下联想到烟花三月的柳絮纷飞。黄泥岭过去一直是黄泥巴难行的黄土山岗。杉树峦和柏树垅原来分别都是杉树和柏树丛生的茂密树林。姜家包是姜姓聚居的村落,少府岭应该是葬有明初县丞陈善卿而得名(少府乃县丞别称)。塔子冲是因山冲(垅)前有一座镇流泗港水的小石塔,今讹称“发子村”也寄托“发子祥孙”的美好愿望。塔脚下因该村庄地处梯云塔下而得名。前山、后山犹如城东城西两条从庐山奔来的长龙,“二龙戏珠”般直指落星湾湖中的“一郡印星”“两学文星”的落星墩。
三、南康古镇的人物与典故
南康古镇的历史人物和人文典故层出不穷。一些在中国历史上都响当当的人物,如陶渊明、王勃、周敦颐、刘凝之、陈舜俞、陈圆、陈畦、陈慕、朱熹、曹彦约、黄灏、方岳、王袆、陶尚德、文天祥、张维屏、熊式辉等等,他们在此留下的一些风雅故事和人文掌故,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都赫赫有名,颇有影响。 “靖节”乃是此中人,(陶)尚书世居南康城;周敦颐、朱熹、方岳、王袆、张维屏为官此处,刘凝之、陈舜俞、陈圆、陈畦、陈慕隐居此地;王勃南去经宫亭庙下,文天祥北解羁南康狱中。 晋陶渊明是“江西十大历史名人”榜首,是中国“田园诗祖”“隐逸诗宗”。他的上京故里就在现在南康镇西湖社区境内的斜川公园。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归去”的故事,影响和教化着历代文人不事权贵的坚贞操守。一朵黄 菊花也因“渊明爱菊”的典故而成为高节隐士的代名词。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对“初唐四杰”王勃的“时来风送腾王阁”的故事并不陌生。但他们少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的出典也在我们这里。南康城东神灵湖有宫亭庙,庙神能分风送舟,因此又称分风庙。 “茂叔爱莲”。周敦颐(字茂叔)的《爱莲说》,已成为托物言志的千古名篇。周敦颐曾任北宋南康知军(一市之长),《爱莲说》就诞生在南康古城。周敦颐凿池种莲的“爱莲池”至今仍在,已经列为廉政教育基地。 古城内有一条溪涧,因为一位名士对另一位名士的惺惺相惜,而被后人命名为“冰玉涧”。筠州(今高安)人刘凝之辞去颍上县(今安徽境内)县令职务,隐居南康城西的落星湾。苏辙赞其为“冰清玉刚,廉洁不挠”。从此后人将“冰清玉洁”比喻为人格高尚。 “朱子爱桂”。南宋朱熹任南康知军,访白鹿旧址,恢复书院,“朱子手植丹桂”至今仍在。南康府衙后院旧址的两棵硕大桂花树,已历千年,极有可能朱子亲栽。八月金桂飘香日,正是孺子金榜题名时。腹有诗书气自华,君子守节似桂香。 “下车伊始问志书”,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可是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段佳话却是发生在我们南康古镇这块厚重的土地上的。她发肇于宋代的朱熹,以至七八百年后,毛 主 席到庐山还特意谈起她。 “真儒过化”之地,是封建社会南康城获得的最大的金字招牌。以周敦颐、朱熹为代表,还有李渤、李白、白居易、孔宜、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九渊、方岳、文天祥、王袆、王守仁、李梦阳、王凤池、张维屏等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大名的文人学士在此,或任职,或隐居,或讲学,或游历,给古城南康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四、南康古镇的遗憾与教训
根据史料记载,在南康古镇的近现代历史上,她曾经历了“太平天国动乱”、“日本侵华战争”、“文化 大革 命”三次大的文化灾难和浩劫,许多古物被损毁和遗失。改革开放后,在古城的开发建设上,由于不懂得文化,不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加上规划不大气,不长远,惟长官意识。留下了许多败笔,令人痛心疾首。 殷鉴不远。建国初拆南康府城墙,1966年8月城内“真儒过化”“嘉靖牌坊”被拆,1969年10月城东梯云塔被拆,1977年11月城南“田公堤”被填。琵琶岭上的杨裁缝洋楼,躲过了抗战之难,躲过了“文革”之劫,却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拆毁。这些对南康古城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不然,今天我们也不必舍近求远去平遥、凤凰、丽江了。 西宁街(含正街、西大街、北门巷三段)历经劫难,得以幸存,本是难得一见的明清风貌历史文化街区。沿街古建旧貌犹存,地上石板述说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西宁街是许多电影拍摄的外景地和美术院校学生的写生地。可惜近二十年来,政府不重视保护,居民拆建改造严重,已经惨不忍睹,颜貌非旧。如今再提保护开发,困难重重,顶多也是假古董。 点将台后,原是南康府衙;点将台边,就是爱莲名池。此两处古迹,声名不同凡响,自古至今都是南康古城的形象与标志。前几年有建筑商在点将台和爱莲池周边搞“南康明珠”商品房开发。当时的县主要领导不顾几十名县里老干部的联名信劝阻,一意孤行,强行推进。如今两处名胜周边洋房紧挨高耸,大碍观瞻。摄影家拍摄点将台照片时,为避开后面洋房,只有拍摄反面。爱莲池已被周边商品房围圈成一袖中盆景,大跌眼镜,徒唤奈何! 城市规划,街道设计也是不堪忍受的短视、小气!名山、大湖、古镇,上天恩赐的一方宝地。其先天条件远不逊于江南水乡周庄、乌镇,近要胜于山区小镇修水、武宁。但当政者不知珍惜,只会暴殄天物。沿十里湖落星湾本可打造成湖滨新景,可湖滨东“大道”的设计仅仅两车道。行车寸步难行,无不怨声载道。紫阳堤水利城防项目,本可整合项目资金,策应旅游打造南门仿古城墙垛口、城门,却“各唱各的调”。“国保”紫阳堤完全可清淤、修复,清理卖砂场,拆除违规建设的乱石装卸码头,建设专业旅游码头。上汤温泉(陶渊明民俗文化村),秀峰港湿地公园,七夕公园,归宗中航灿村,花了大价钱,却丢了本地文化。 城市建设的理念,不要过分迷信“洋专家”“洋概念”和“舶来文化”;城市地名的命名,也要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和文化。(参见拙文《南康古镇的地名缺失和古物灭失之痛》) 难怪原县规划办主任曾发一句牢骚真言:“什么规划规划,县委书记说的就是规划。”商人的贪婪与领导的昏庸,真的贻害无穷。
五、重建南康古镇的设想与建议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庐山市成立后,她的关注度大大上升。庐山市成立已近周年,全省“旅发”大会即将在庐山召开,她将以一份怎样的答卷回应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期待? 大庐山规划(包括庐山市旅游城市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作为文化名山和旅游城市的首善之区,南康古镇的规划建设,必须高起点,重文化。“旅游最大的相同点是不同,旅游最大的卖点是文化。”真智者之论也!中央城镇化工作领导会议也提出:城镇化“要记得住乡愁”,“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特点的美丽城镇”。 庐山市正在进行设市后最大的城建项目“冰玉涧棚户区改造”。沿冰玉涧一线的庐山市区东南片棚户区改造,是最不与民争利,群众最拥护的工程;也是城市建设成本最低,最容易做出政绩的工程。据了解,冰玉涧棚改涉及2个社区,拆迁安置500户人口,224栋房屋,7.3万平米建筑面积。从动员、测量、评估、签约、征收、安置、拆迁都出奇的顺利,可以看出群众的拥护,不愧为民心工程。但如何将这一德政惠民的工程做好,做实?建成庐山市人文发展的新名片,庐山市旅游形象的新窗口,不留历史遗憾,不担历史骂名,真该好好思考。 建议以冰玉涧棚户区改造为契机,结合国家正在开展的“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充分发掘南康古镇的千年文化内涵,以建设“冰玉涧仿古一条街”为龙头,重建南康文化古镇,打造山水旅游名城,进而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两项桂冠。 具体设想有: 一、建设一条集旅游、购物、观光、休闲、娱乐、地方特产展示为一体的冰玉涧仿古街。把其作为“庐山市旅游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以江南水乡风格为特点高端设计,打造拱桥流水游船、杨柳亭台吊楼相辉映的城市新名片。由市里申报水利河港整治或血防立项(据悉已申报数千万立项待批),负责清淤护坡、截污改水整治冰玉涧。然后统一两岸沿街仿古店铺的图纸设计,整体招商建设(甚至也可划块出让,鼓励群众参与集资构建)。制定优惠政策,吸纳地方名优特产、传统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组织(活动)进驻。 在仿古街的设计建设中,千万要注重保护沿涧的古桥、古井!这才是古城的记忆,留住的乡愁。(从冰玉涧边走出去的胡振鹏省长深情说过:“那一座古桥,那一口老井,就是故乡”) 二、重建文峰塔、湖山楼。楼是一方地标形象,塔是一地气脉风水所系,文峰塔更是一地文脉精神所在,自古为登临之胜,抒怀之所。前山(原石粉厂,今二中处)和后山(气象局),占尽古城风水形胜。如参照建造陶渊明塑像的成功经验,调动地方乡绅和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在前山恢复古文峰塔,在后山新建湖山楼,为提升庐山市旅游城市形象必大有裨益。 三、打造西宁街(正街、西大街、朱公坡)及北门巷明清风貌历史文化街区,维修西街陈军医洋楼、邵氏会馆、都昌会馆等老建筑。在仿古街上游点将台广场复建“嘉靖牌坊”(残件在县委大院。院内尚有民国张将军洋楼及古亭),在仿古街下游紫阳门广场复建“两坡芳躅”牌坊。 四、搞好沿湖景观带建设。争取文保、交通立项,整修紫阳堤,建设鄱阳湖旅游专业码头。争取水利项目,改造南门防洪堤,建垛口城墙和仿古城楼。结合城市美化亮化工作,布设沿湖高层建筑的轮廓灯。 五、地名,寄托着浓厚的乡土情节,积淀了丰富的人文信息,是让人记住的乡愁。学习南昌等外地的地名命名经验,充分挖掘弘扬南康古城地名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重新规划命名庐山市区的地名、街道。越古越好,越朴越好。 六、征集评选“南康十景”,“庐山十景”。发起创作《庐山赋》和《南康赋》等各乡镇赋。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文史委存史资政的作用,利用庐山历史文化研究会、庐山庆云文化社和陶渊明研究会地方文化研究的优势。鼓励和支持地方文化活动,征集庐山发展建设的金点子、好建议。求贤于野,问计于民。 七、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西省只有南昌市、景德镇市、赣州市摘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江市未能满足城内必须有“一条以上历史文化街区,两个以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硬性条件而无缘)。庐山市区西宁街、北门巷麻石街古色古香,可以好好打造成明清建筑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国保”紫阳堤就在老城,秀峰摩崖石刻群也处新城区,观音桥、白鹿洞书院距市中心七八公里,都可纳入城市规划范围。通过创建活动,努力提升软硬件,目标实现有期。
南康古镇,山水美境,得天独厚。得政之失在野。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流传甚广的《“七问”庐山》,就反映了民众的期盼,也考验着领导的胸襟。如何才能不负庐山应有地位,不负大美庐山?
(另见拙文《塔楼之倡》、《南康古城北宋桥》、《关于“庐岳山水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思考及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