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大庐山 新起点
图/庐山市挂牌(余英辉摄)
庐山的成功设市,预示着千百年来“一山多治”的局面宣告结束,意味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扑面而来,标志着多年来的梦想和努力变为现实。
《人民周刊》记者 郭思远 作者系星子人,曾活跃在星子网《舞文弄墨》版块,擅长词的写作。
庐山,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被季羡林先生称为人文圣山。
庐山,不仅是一座自然灵秀的名山,更是一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圣域。
5月30日,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庐山市以原星子县和庐山区牯岭镇为行政区域,江西省直辖,由九江市代管。
“我们将以设市为契机,围绕构筑‘大庐山、环庐山、泛庐山’旅游经济圈的决策部署,全力打响‘庐山天下悠’品牌。”新任庐山市委书记杨健在庐山市成立大会上如此表态。
为何设立庐山市
庐山作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荣誉称号的世界级名山,其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长期以来,庐山由于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模糊、政企不分、利益纷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庐山旅游业的发展。2015年,庐山在江西的旅游“龙头”地位首次旁落,被后起之秀的三清山超越。
2015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财政总收入4.31亿元,而三清山风景区财政总收入是4.61亿元,三清山比庐山的财政收入还多出3000万。
“在中国近代史上,庐山的外国游客每年都有1000到3000人。20世纪80年代前,庐山境外游客是黄山的10倍,是沿长江的沪、汉、宁等地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庐山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庐山庆云文化社理事陈再阳说,“随着外部竞争的激烈,庐山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兄弟景区,排名位次后移,市场份额减少。”
他以黄山为例,用数据来看庐山旅游业的衰落。1997年庐山境外游客占黄山的1/4;1999年庐山境外游客0.84万,占黄山5.06%;2000年庐山国内游客90多万,黄山555万;2001年庐山国内游客105万,黄山620万;2004年庐山国内游客668万,黄山817万,庐山境外游客6.04万,黄山32.5万。
庐山旅游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体制不顺,庐山难谈做大做强,这已成不争事实。
庐山整个山体面积为282平方公里,竟有4个机构和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分别是庐山管理局、庐山区、星子县、九江县,管理面积分别占风景区面积的33.8%、28.6%、33.1%和4.5%。
九江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由于多年来管理分散,各涉山单位各管各块、各为其主、容易政出多门,各类业主竞相杀价、恶性竞争。这与旅游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相去甚远。庐山“山上山下”“山南山北”被行政体制分开,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空间,山顶仅有46平方公里的面积,发展空间狭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极限。
同时,由于各个景区分属不同行政主体,导致在市场运作、品牌营销、对外宣传上,难以形成大庐山旅游的整体效应。在开发、建设、管理上力量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影响了资源效益的发挥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在庐山山上的牯岭镇常住居民有1万多人,山上人满为患,人景争地,景区城市化严重,在全国著名风景区中十分罕见。同时,庐山山上经过百年余开发,潜力己经挖尽,再开发就是破坏。因此,庐山设市,整合优质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形成发展合力,势在必行。
在庐山市成立大会上,九江市委书记杨伟东就此表示:“庐山的成功设市,预示着千百年来‘一山多治’的局面宣告结束,意味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扑面而来,标志着多年来的梦想和努力变为现实。”
设立后的庐山市人口26.79万,面积734.1平方公里,下辖10个乡镇(南康镇、蛟塘镇、白鹿镇、星子镇、温泉镇、华林镇、横塘镇、蓼南乡、牯岭镇、海会镇),基本把庐山山体的管理划归一个行政区划主体管辖,基本把涉及庐山山体的所有景区划归庐山市管理。
“一个是千年古县,一个是世界名山,体制的调整,既是资源的整合、空间的拓展,也是品牌的叠加、动能的激发,要以改革勇气和智慧,做好‘大庐山、环庐山、泛庐山’的文章,推动‘山上山下’‘山南山北’‘景区城区’联动发展,实现‘1+1>2’的效果,真正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能。”杨伟东说。
对此,杨健在庐山市成立大会上称:“我们将通过加快发展,推动更多的成果惠及市民,让群众的居住环境更优,生活水平更高,社会保障更好,确保与全省、全国人民实现同步小康,不断地提升庐山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