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人民万岁 于 2016-5-31 07:54 编辑
县里有个文工团。这个文艺剧团经常把当时流行的电影或者样板戏搬到舞台上,自己来演,如《白毛女》、《红灯记》、《红色娘子军》,但我最喜欢看的是《沙家浜》。 《沙家浜》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十八个受伤的新四军战士来到沙家浜养伤。他们在指导员郭建光的领导下,在阿庆嫂、沙奶奶等群众的掩护下,一边养伤,一边与忠义救国军斗争,最后取得胜利并伤愈归队的故事。整个故事有一些非常精彩的片段,现在想起来还如在目前。 最气壮山河析一段是,几个伤病员躲藏在芦苇荡中,不巧,遇到一场暴风雨。乌云翻滚,雷声隆隆,芦苇荡里刮起阵阵狂风。指导员向伤病员作思想动员: “同志们,暴风雨就要来了!” 十几个伤病员一起唱: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挺然屹立傲苍穹。
八千里风暴吹不倒,
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烈日喷炎晒不死,
严寒冰雪郁郁葱葱。
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
伤痕累累,瘢迹重重,
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
蓬勃旺盛,倔强峥嵘。
崇高品德人称颂,
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此段小合唱配上刚劲有力的舞蹈动作,真是气壮山河。 还有一段滑稽的表演,是忠义救国军胡司令带着他的参谋长来到阿庆嫂的茶馆,阿庆嫂智斗两个汉奸。 胡司令的唱词鲁蛮而有点人情味,这在那个年代,是很难得的,所以一直记忆犹新。他是这样唱的: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 才开张。只有那十几个人, 七八条枪。叫皇军追得我, 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 她叫我在水缸里面把身藏。 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没事一样, 骗走了东洋军我才躲过大难一场 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 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他的唱词诚心诚意,让人感觉很有人情味。 与他同来的刁参谋长却是个嗅觉灵敏的奸诈之徒。他怀疑阿庆嫂与新四军有勾结,就想尽办法来试探: “这个女人哪不寻常!”
阿庆嫂颇有警惕性:“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司令则稀里糊涂,很不满意他的参谋长不讲人情的行为:“: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冷如冰霜:“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多年以来,我都对阿庆嫂的这句唱词耿耿于怀:别人想要对你报恩,你却骂别人是草包,是不是有点不通人情?
刁得一不肯善罢甘休,总是想试探出点什么: “新四军久在沙家浜
这棵大树有阴凉
你与他们长来往
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的回答四平八稳,非常聪明,令人拍案叫绝: “垒起七星灶
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最滑稽的一幕出现在最后一场,新四军与入侵的敌寇拼刺刀。那时县文工团可能缺少人手,一些鬼子被“捅死”之后,连爬带滚从边上跑出舞台;可是过一会儿,又从另一侧出现;又拼斗一番,又死,又爬出;又出现,如此循环好几次。而且用的道具也很好笑。有一个鬼子兵拿的步枪上的刺刀是弯曲的,摇摇欲坠。偏偏这个鬼子又是死而复生,生而又死的人。他挺着这把摇摇欲坠的弯刺刀,在舞台上进进出出,吸引了大部分观众的目光,好像他才是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