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陈林森 于 2015-2-25 20:11 编辑
复姓的单音化趋势 陈林森 叶广芩的小说《醉也无聊》(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中写了一位“我们的老姐夫”完占泰,开头就解释了完姓的来历: 您还会说,在中国的《百家姓》里面没有姓“完”的,这您就不知道了,实际上我们的老姐夫应该姓完颜,是金朝贵族后裔,金世宗的二十九代孙。 这使我联想到星子县较大的复姓欧阳,常简称为“阳”。当有人说他姓yáng,别人就会求证是“木易杨”,还是“太阳的阳”。如果是太阳的阳,就是复姓欧阳的简称。当然在某些正规场合,仍然会保留复姓。如已退休的原县政协主席欧阳森林,口头上人们称阳森林,但在书面和正式场合则称“欧阳森林”。 不久前因严重违纪被免职的全国政协前副主席令计划,大家知道他原本姓令狐。有报道称,令氏兄弟是山西平陆人,其家族原姓令狐,后为方便去“狐”字简化成姓“令”。令计的父亲令狐野原为一名处级干部,育有4子1女,名字分别是令路线、令政策、令方针、令计划、令完成,其中令方针为女儿,令计划为三子。 从上面例子似可看出,古代流传下来的复姓逐渐出现了一种单音化的趋势。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比较常见的有:欧阳、上官、司马、东方、夏侯、诸葛、尉迟、皇甫、公孙、慕容、钟离、端木、长孙、宇文、司徒、司空、司寇、令狐、百里、呼延、东郭、西门……如果当地没有复姓的,我们多半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知道一些复姓。最著名的有《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东方不败,《射雕英雄传》中的欧阳克、欧阳锋等,《天龙八部》中“四绝”之一的慕容博。金庸小说人物喜欢用复姓,是作者追求的一种艺术效果,如古色古香,独特别致,引人注意等。 资料显示,复姓的由来有这么几种情况: 1.从封邑而来。《百家姓》中记述: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 2.从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还有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3.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由官名而来。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 4.来自少数民族。如夹谷、完颜是古代女真族,即现在的满族姓氏。慕容来自鲜卑族。《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自言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这也是慕容氏的发源地。 历代都有复姓改单姓的情况。 在古代有因避难而将复姓改为单姓的。比如,司马迁因“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 少数民族的复姓改为单姓是一种汉化的步骤。如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为了让自己的姓听起来更象汉姓,复姓的祖先将复姓改为了单姓。大规模将复姓改为单姓在元末明初之时。“兀颜”和“阿巴嘎”(即“呵不哈”)分别是女真语的“猪”和“天”;他们嫌“猪”太鄙俗,“天”又太神化,于是用“朱”和“田”来替代。 复姓变单姓的方式是多样的。 “孙”、“袁”、“马”可能是从“公孙”、“轩辕”、“司马”等姓简约而来。近现代以来,复姓改单姓的步伐加快了。尤其在1949年以后,随着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介绍姓名和书写姓名的机会也更多了,复姓在传播时比单姓显得复杂难记,往往要专门交代解释,使人们感到不便。在书写时起码要多写一个字,也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一个团体,复姓往往显得“不合群”,有点怪僻,容易引人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复姓的人就希望自己的子女不再用复姓。如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欧,有的简化为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这可能是一种复姓单音化的趋势吧。有一个复姓显得很怪,就是“第五”。实际上古代从第一至第八都是姓,据说,现在除了“第五”以外,其他的都改为单姓“第”。追求方便、快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的趋势。不光复姓,即使单姓也会简化,如萧,简写成肖;傅,简写成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