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 沈周《庐山高图》
山水画发展到明代,产生了一个突出特征——画派林立。明代中期,以苏州为中心,崛起了一个在野文人画派——吴门派,并成为明代中后期画坛主流。吴门画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合称“明四家”。
“明四家”中,有“绘事为当代第一”的沈周和被称为“风流才子”的唐寅,曾以庐山为描绘对象,分别创作了《庐山高图》、《庐山图》。沈周是一位优裕的文人画家,而唐寅却是一位落魄的士人画家,虽然都是以庐山作为审美载体,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味。
沈周的作品,多是描绘江南山水胜景,反映文人淡泊生活的情趣,寄托着高雅闲适的生活理想。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的《庐山高图》,是其代表作,并极受后人推崇。
《庐山高图》为浅绛山水,纸本,纵193.8厘米,横98厘米,图中峰峦叠嶂,气势奇伟,飞瀑之下有一老叟伫立静观念。画面布局疏郎,厚重凝炼,宾主和谐团聚,浑然一体。此图创作于明成化丁亥年(公元1467年),是沈周为老师祝寿而作。吴门画家,大都是诗书画的全才,沈周无疑也体现出这一特色,他在 《庐山高图》的题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健:
庐山高,高乎哉!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踞,
岌科二千三百丈之
,
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
西来天暂濯其足,
云霞旦夕吞吐乎春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
涧道千丈开鸿
,
瀑流淙淙泻不极,
雷埏殷地闻者耳欲聋。 庐山,在沈周的心目中,是那样的奇崛,那样的巍峨,那样的高洁!值得提及的是,台湾以《庐山高图》画卷为图案,于1986年发行了“庐山高”一套4枚的邮票,以“四方连”的形式使此文化瑰宝再现光彩,再展魅力。
关于庐山的山水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