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联通 于 2009-10-1 13:55 编辑
(转载
醉石 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lstrip)
(一)到庐山(山南)过一回儿时的大年,放鞭炮、挂春联
庐山山南(星子)属古南康府,文化的遗风保留得相对较多。每当喜庆佳节,为增添欢乐气氛,希冀美好愿望的实现,人们舞龙灯、采莲船、挑花灯、打蚌灯,场面热闹,喜气洋洋……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庐山山南(星子)这里的过年民俗有其独特的一面。在城市文化不断吞噬着传统文化的今天,不妨走入庐山山南(星子),体会一番,寻回久远的记忆。
[过了冬至,进入腊月] 办年货
过了冬至,进入腊月,一九、二九、三九……九九归一,小孩们扳着指头数着,什么时候有新衣服穿?今年除夕能接多少压岁钱?盼着,盼着,九九也就归一了,春天也就到了,心多了许多期盼。大人们可没那份子闲心,年头忙到年尾,最后一两个月最累,又要鼓足干劲准备过年了。
农历腊月是采购年货的日子,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都陆续回到久别的家园,开始着准备一个祥和年……各家各户着手置办其他年货。因为过年不能穿旧衣(只穿过一次也算旧),重要的是赶制过年的新衣、鞋、帽等穿戴物,衣料一般以布为主。儿歌有“过新年、穿新衣”。这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因为可以买新衣服,可以买自己好吃的、好玩的,平时不敢开口说要买的东西,这时候,只要不过分,父母都会允许……
办年货之:杀年猪,腌蜡肉
长辈长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这里面既概括了节气的韵味,也说出了农村老百姓过年的气氛。村中养有猪的人家会开始杀年猪,一般的农家都会养有2头猪的,一头宰杀后自家食用,另外一头出售作为办置年货的补贴。
哪家要宰杀猪了,总会事先联系好隔壁邻居来帮手,准备好大小木盆、梯子,木案板。次日一早,在睡梦中的我们,就可以听见那尖利的猪叫声,少有娱乐玩耍孩提时代的我们,对于这样的热闹场面是自然不能错过的,一骨碌从床上就爬起来了,寻找着那声音的来源,此时已经有很多的和我一样的小孩子们在围观。只见3-5壮汉,2人分别揪左右耳朵,一人抓住尾巴,正往那杀猪架上赶,滚烫的开水已经准备好。猪好像知道自己的宿命已到,死命地用脚刨着地。好不容易摆平它,屠夫的长耳尖刀就捅下去了,血喷溅而出。大人们赶快用木桶接着,不能让它浪费,等血冻了,就是“血旺”了。放干了血,接下来就是褪毛了,屠夫用刀在猪脚上拉了一道口子,不停地往里面吹着气,一会儿,猪便如气球样地鼓了起来,再下来就是丢进了那个大木盆,我们烧的开水也派上用场了,一桶一桶地往里面倒呀。等人们一阵忙乱后,毛被褪了精光,那头肥肥的白毛猪已经变成了光猪,显得既悲惨又滑稽。紧接着就要开膛破肚,这时需要厚实的梯子,铁钩勾住后腿就往梯子上挂。屠夫们破开肚子往外倒东西,肺、肝、肚子、肠子,一样一样地被拎了出来,接下来就是猪头、猪蹄、猪身,他们动作熟练,如疱丁解牛,一会儿就搞定了。
中午前后,宰杀年猪的人家会给邻居们送上一碗热腾腾的猪红汤(也就是猪血),那绝对是我们的专利了,可以说是孩子盼着过年的好处之一吧——有好吃的。我们着的百姓就是这样的憨厚,村落中人互敬互爱……
杀好了猪,接下来就是腌腊肉,星子人家过年时,是少不了要摆上腊肉的。
办年货之: 捕鱼
过年大人们还要忙捕鱼的事,村口的几个池塘的水全部放干了,养了一年的鱼在淤泥里活蹦乱跳着,这时最得意的是村里的养鱼能手,这时他们会穿着长长的靴子深一脚浅一脚走进池塘,用一个大网子兜起鱼放到箩筐中,再由两个人抬起到塘边过秤的。
我们这些孩子看着塘中跳动的鱼却不能抓,心里痒呀,最后一商量,全部脱下鞋袜,走进冰冷的池塘中去抓。弄了一身的泥巴和水,脚冻的通红通红,回家又少不了一阵打,可是真开心。外婆至今还记得这件事,老是嘟哝地说,你小时候真调皮,大冬天跑到塘里抓鱼,我们怕你老来得关节炎的。
捕起来的鱼一部分卖到了镇上,另一部分分到了每家每户中,那些青鱼鲢鱼和鲤鱼等,被大人迟开,撒上盐,腌上几天,等出了太阳就挂在屋角下晾晒。
办年货之:做糖糕,薯糕,炒花生瓜子
糖糕绝对是我们这里的特色。。。。
[腊月初八]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吃罢腊八粥,就把年饭盼
腊八其实是一个佛教的节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一说,岳飞遭*臣陷害,被扣军粮,百姓闻讯,户户送去粥饭,岳军混合而食。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以后这个日子,百姓们都要煮腊八粥,怀念岳飞和岳家军。宋代最盛行喝腊八粥,无论宫廷、官府,还是寺院、百姓家,都争相煮腊八粥。《武林旧事》载:“十二月八日,即寺院与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亦叫“五味粥”或“八宝粥”。
还有一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给财主放羊,经常挨饿,一天他在房间里发现一个老鼠洞,想抓只老鼠烧熟充饥,便伸手去掏,掏到深处,发现里边有大米、玉米、豆子等老鼠的积粮,他把这些杂粮煮成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后来当了皇帝,山珍海味吃厌了,腊八这一天想起当年的一锅杂粮粥,就命御厨将五谷杂粮煮粥而食之,并赐名为“腊八粥”。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