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1 16: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南
来源长江周刊关于程昭寰教授的介绍
撰文/颜运策
程昭寰祖传三代中医,从小跟随父亲学医,年轻时的医德医术,在老家星子就很有名气。进入不惑年之后,他凭着对中医的那份执著,考取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首届研究生,成为北京的名医,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脑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从此在家乡星子乃至九江更是名声大振。
那是1996年深秋,九江市市长戚善宏深入星子县农村调研时,老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出许多意见,有不少人还谈到留恋程昭寰教授的一些佳话,有的老百姓不远千里迢迢,坐火车去北京找他看病。
就在第二年春天,戚市长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在记忆中没有忘记老百姓的心声,特意来到中医研究院拜访这位程教授,要求他“把根留住”,在九江市办中医,为家乡人民做贡献。当时,程昭寰正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理论基础研究所的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可能是人上了年纪,乡音乡情之心更迫的原因,他对戚市长的建议一拍即合,于当年九月在九江创办了中研京九中医门诊部。
从1997年至现在,十年来的寒来暑往,程教授坚持每个月在九江坐诊三天,来去在火车上要呆二十几个小时。
拳拳赤子心,报得三春晖。程教授每次来九江坐诊,从浔阳城里来看病的、从老家星子农村来就诊的,常常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围得水泄不通。三九寒天,父老乡亲见他冷得发紫的手替病人把脉,就将自己取暖的热水袋放在他的手臂上;酷热的三伏天,病人看见他满头大汗,便心痛地给他打扇……父老乡亲难忘他的赤子之心啊?
这是个隆冬季节,一场大雪过后,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已到吃午饭的时候,一个40岁左右的农民,背上驼着个7岁的小男孩,来找程教授。程教授见父子俩这么冷的天从乡下赶来,饭都顾不上吃就给这个孩子看病。小孩叫徐松松,是星子泽泉乡人,曾先后在九江、南昌、武汉等地住院检查,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加以治疗。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下,虽然病情得到控制,但不能停药,否则仍会出现低烧疼痛,甚至病情越来越严重。
程教授看了患儿的病后,拟定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案,在服用汤药的同时,逐步减少激素类西药的服用量。经过了半个月的治疗,患儿的低烧已退,手脚关节疼痛消失。
今年3月18日,程教授去美国讲学、坐诊,但还是难忘家乡,心牵家乡的父老乡亲。在离开北京之前,对京九医院院长彭立忠交代:凡有疑难病人来找他,就通知他通过网上远程会诊。
这是8月3日,伏天的太阳像个火球挂在空中,地下就像个大蒸笼被烤得热气腾腾。这天,庐山区姑塘镇45岁的男性农民胡金水,经一家医院CT扫描确诊为“小脑萎缩”,由家人陪同他慕名来找脑病专家,谁知这时的程教授已经远在大洋彼岸。上午十时许,院方与程教授联系上了,开通了网上远程会诊。通过与北京来九江坐诊的中医专家孙明主任一个多小时的沟通,程教授认为该患者属先天禀赋不足加之精气亏虚,系脾肾两亏,髓海不足兼有痰浊血淤。症见夜不能寐,语言不清,行动不灵。便以理气祛痰,活血化瘀,填精益智治之。经六次复诊用药,患者说话逐渐清晰,活动自如,出门再也无须家人陪同。
国庆节前夕的一天,这是2007年9月28日。程教授从美国旧金山讲学、坐诊整整六个月回到北京,自己在北京的事情还未处理好,因为惦记着家乡,牵挂着家乡的病人,偕夫人赵金娟大夫来到了九江。
提起挚友程昭寰,这里还有段难忘的故事。早在母亲生我的时候开始,老人家周期性的头痛病一直在折磨着她。对母亲的这种痛苦,我总像是揪着自己的心而感到愧疚。程教授是个善解人意的人,非常理解我的心情,主动提出要去看看我的母亲,来到距九江几十里远的农村,为母亲治好了头痛病。后来,他又为另一患者治好了头痛病。这位患者,是在十年前我任市监察局局长的时候,在瑞昌县武蛟乡蹲点,吃住在一个农民家里,女主人也是生下女儿后,周期性的头痛不止,发作时叫天叫地,痛得死去活来,看见那种情形真叫人感到心痛,但又无可奈何。那次,程教授来九江坐诊,便将房东女主人的症状说了,他凭着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也叫头风、偏头痛,开了川芎、白芷等十多种中药,服下三十多付中药后,头痛由缓解到好转,后就再也不疼了,我感到无比欣慰。
对程教授的感激之情和敬佩之心,自然难以言表。这次想让他与夫人在庐山多住几日,这是出自内心,也是情理之中。但他未领我的情,只住了一个晚上就匆匆下山了,返浔阳坐诊。
这天中午十点多钟,医院门口人潮涌动,一位面带笑容的患者及家人,首先在大门口放了一挂长长的爆竹,双手捧着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程教授的手中。三尺多长的锦旗上写着:“死亡线上求救星,医术高明获再生。”他就是鄱阳湖边的一位65岁的地道农民王绍木。
王绍木今年春节前突患“重症肝炎”,病情日趋加重,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这时,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洪华回家过春节,当听到王大伯病得很严重,睡在床上等死,当天就把他送到了县里的一个医院。医师看了摇摇头说:“赶快送到九江的大医院去吧?选”九江一家医院收下了,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效果不佳。为了拯救病人的生命,几千元一针的药也用了,还是不见效,随后院方下了“病危通知书”,看来是没有活的希望了。
元宵节这一天,睡在病床上的王绍木很想回家与子孙们过最后一个节日。想到家乡的风俗,说老人若死在外面,将来子孙后代会不吉利的时候,他坚决要求出院。正当家人在办出院手续的时候,一个很熟悉的声音:“且慢?选”原来又是市政协办公厅的洪主任,他已经与程教授联系好了,明天赶到九江来替患者看病。第二天,程教授风尘仆仆来到九江,来到了王绍木的病房,坐在病者的床边“望、闻、问、切”后,两个手指按在自己的下颚深思着说:“不碍。”随即开了十付中药,结果病人三剂清醒,六剂烧退,九剂黄疸大部分消退。经过两个多月的中药治疗,经医院临床检查,指标明显好转,身体恢复了健康,现在已经下田劳动了。
把根留住,什么是根?程教授作了很好的回答:这根,就是家乡,就是家乡的父老乡亲。把这“根”深深留在自己的心中,又把自己的心深深留在家乡父老乡亲的心目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