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基层工作迎来了大环境的变更,职能在转变,群众期盼在提升,基层干部面临着新的工作挑战。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基层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个伟大发展目标中,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基层的干部队伍,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他们苦在基层,难在基层,困惑与希望也在基层。 是怎样一种力量支撑基层的干部默默无闻,踏实奉献?待遇?显然与基层艰苦的生活环境不相匹配。岗位?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保护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但晋升渠道有限仍是不争的事实。我理解的,眼中所见的,也是广大基层干部在普通工作岗位上身体力行的,是对固守着的“一亩三分地”肩上的责任,是对一方百姓心中深植的情怀,是对“小我”和“大我”的一种取舍。 “小我”是摆低姿态,正确认识自己。“不弃私心,必废公事”。福建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带领东山百姓苦干14年,变荒岛为宝岛,去世后30多年,仍被当地群众所称颂,习总书记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个在“大我”格局中实现“小我”的真实写照。结合到当前我们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甘做“小我”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反之,以自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的极端“小我”的例子也经不住历史车轮的考验。在基层干部队伍中追求“小我”现象时有存在,严重者甚至侵害了地方发展的机遇和民众的利益,与社会发展、人民所盼背道而驰的结果必将被党和国家所抛弃。古语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基层干部对百姓心存敬畏,就会自觉放低姿态,以己为小,以公为大,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多一点自我加压,多一些自我约束。 “大我”是敢于担当,主动服务百姓。有些基层的干部自我打趣道,“钱少事多离家远,位低权轻责任重”,言语之处太过,但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基层工作的现状。“身为芝麻官,肩有千斤担”,处在服务群众第一线,矛盾纠纷最前沿的基层干部,是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的群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用地纠纷、群众诉求矛盾的日益增多,基层干部一定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能挑担子、能负责任,面对问题迎难而上,面对责任不推不让。没有“大我”意识,工作必然是碌碌无为,平庸无奇。放大“大我”,则是给基层干部的一种选择,选择虚度光阴,还是选择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只有志存高远才能鹏路翱翔,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称,这杆秤恰恰是每位基层干部取舍“大我”和“小我”的价值天平。 “小我”与“大我”的辩证统一。“小我”和“大我”是衡量一名党员党性修为的晴雨表,更是我党兴衰成败的风向标。两者看似对立,实则统一,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此消则彼长。总是为自己想得多了,为群众就想得少了。心中装着群众,就能真正得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开国元勋罗荣桓元帅在生命弥留之际,再三嘱咐爱人,“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房子去,不要特殊”。教育子女,他说,“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朴实无华的语言,体现的却是一个共 产 党员的高风亮节。站在“大我”的制高点,谁又能说罗元帅实现没有人民认可的“小我”呢?正确处理好“小我”和“大我”、个人与整体的关系,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终将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横塘镇党政办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