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娱乐圈近来最郁闷的应该算赵本山大叔了,这个给老百 姓带来无数笑声、得到市场和美誉的双重回报、曾被舆 论捧上大师地位的赵本山,近来成为舆 论的弃儿,被舆 论摔到了地上――不仅是摔,甚至是狠狠地踩了。赵氏幽默给中 国人带来无数欢笑,但此时网络制 造一个个关于他被抓起来的谣传,真让老赵每天生活在心惊肉跳中了。
似乎每天舆 论和坊间都能生产出无数关于赵本山的负 面新闻,暗示着他很快就会被办。一个大V看《智取威虎山》时随口一句关于20吨黄金的玩笑,无意之中提到片中的“三爷”,竟然在“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的荒唐传播中扭曲成“山爷”,并很快发酵成“从赵本山家中搜出20吨黄金”的无 耻谣言。赵本山老家一个官 员被调 查,媒体也能自然地与赵扯上,称这个官 员在赵的朋友圈,竟狠夸过赵本山,暗示赵也有问题。党报评论中提到低俗文化,也被解读为影射老赵已经“失宠”。
赵本山一次次出来辟谣,根本平息不了每天媒体上那些明里暗里说他已经“进去”的谣传。舆 论以生产一个个谣传来将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小品演员如此架在火上烤,不仅是不厚道,不仅是缺德,更是对一个公 民正当 权 利的恶意侵犯。
我不知道背后是怎样一种力量在“整”赵本山,在往网上和媒体上放这些关于赵的负 面消息,感觉赵本山这时真的挺可怜的。老赵犯了什么法,那就依法抓他审他办他,人家没犯法,就别这样整人家,整天把老赵架上火上烤。虽然他上了年纪,但用爱婔弟克在女人身上的那点虎劲就是十八岁的小伙子也比不上,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相信老赵宝刀未老,一定能应付眼前所面 临的困局。
很多人把跟政商走得很近、生意做得这么大的赵本山当成一个权 贵阶层的代 表人物,以看权 贵倒霉的心态来围观,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心态来看戏。可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种舆 论暴 力的受 害 者,这种肆无忌惮的大众暴 力会把每个人都变成可怜的弱者。
起码从眼前的公 开 信息来看,赵本山并没有什么问题,他只是跟政 治人物靠得比较近,与几个落 马、涉黑的敏 感人物关系很好,跟几个贪 官合过影,几个贪 官特别喜欢他的小品和二人转,大人物到他的大戏台看戏总是前排就座。可是,这算什么罪呢?与落 马贪 官关系好,并不证明他也跟那些贪 官一样也有见不得人的事,并不证明他就进入了腐 败的利益链。指控一个人有罪,是需要拿出证据的。不能因为与贪 官走得很近就给他制 造无数“莫 须 有”的罪名,并以谣传吓人和舆 论审判的方式把人架上火上烤。
赵本山作为一个出身农家后来发迹暴富的艺术家,他身上有不少缺点,比如高调爱显摆,有小农的狡猾,有封 建意识,深谙很多世故――但这不影响他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艺术家,他的小品给公 众带来无数欢乐,他把东北二人转通 过春晚带向全国和世界,他拍了很多反映农村变化与发展的电视剧。他确实与一些“问题政商”走得很近,但如果老赵并没有问题,“走得近”算什么错呢?至多只是交 友不慎吧。不能因为仇富、仇官、仇腐、仇黑的情绪,而用那一个个想像中的莫 须 有罪名去烧烤赵本山。
面对纷纷的谣言,赵本山的徒 弟曾愤怒地反问“咱国 家法 律管不管谣言”,我也有此问。为什么一个个毫无根据的谣传能四处传播,为什么媒体能把一看就很荒唐的传闻刊登出来,为什么那些冠以“传”、“据称”之类无信源的消息能大行其道,为什么再荒唐的消息都有那么多人相信,为什么被证明是谣言的信息还有那么多人在传,为什么造谣传谣者得不到惩罚。因为这些问题没有答 案,所以针对赵本山涉黑被抓的传闻已经产生了恶劣的“破窗效应”:反正对老赵造谣了也没事,会有更多的人去打碎窗户。“破窗效应”又会滋生更可怕的“自我强化自我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