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上听来的段子
本帖最后由 陈林森 于 2012-5-13 21:29 编辑饭局上听来的段子
陈林森
手机也是传播段子的重要手段。我隔三差五会收到一条,一般不细看,立马删去,但前两天偶尔拜读了一条,觉得有点意思,略云:
两个饺子结婚了。送走客人后新郎回到卧室,竟发现床上躺着一个肉丸子。新郎大惊,忙问新娘在哪。肉丸子害羞地说:讨厌,人家脱了衣服你就不认识啦!
段子嘛,就是图个开心,D不会要求它担负精神文明的使命,ZF也不能剥夺老百姓找乐子的权利。对吧?段子的制造者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作,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这个段子的特点就是想象奇特,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其实也有生活依据,毕飞宇的小说《推拿》中描写金嫣对爱情的执著,她失明后,可以随时随地在头脑中排练各种结婚的场景,第十一章就有她为筷子、为花生举办“婚礼”的情节。筷子、花生都可以结婚,饺子为什么不可以那个呢?
当然,段子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饭局。本人一介草民,饭局的机会很少。《废都》里怎么说的?“山珍海味认不全”嘛。前两天偶然参加了一次饭局,食客大多是官员。我在席上听了几个段子,并且对段子的种种也长了点见识。
首先是无段不黄。所谓段子,基本上都是黄色笑话。虽说有灰段子,黑段子,据说某地前几年特别流行“红段子”,然而,总的来说,段子的颜色基本上是黄黄的。不过段子也不能太“赤裸裸”,它一般没有“结局”,点到为止,剩下的让听众去想象。讲得太荤了有时会令人尴尬,若即若离、留有余地的最好。
在饭局上讲段子的多半是领导、主人,往往官位最大,讲段子也最给力。因为他最放得开嘛,众星捧月嘛。他的副手、下级、司机、陪客,一般不会跟领导抢“戏份”。这里面似乎也有个等级关系。
听段子的人不怕多,最好要有女士参与,主讲人兴致就容易调动起来。我们那天就是一张特大号桌子,高朋满座。讲段子的一般是男士,但席上有异性就热闹,气氛就足。女士一般只充当听众,尽量不掺和,以免上当、吃亏,成为众矢之的。讲完后,主讲人有时会以关切的口吻问某一女宾(一般是最漂亮、最娇羞的那个):“不知道×××听懂了没有?”那个马上笑着回应:“听懂了,听懂了,不需要再重复了。”
段子多的人随便什么话题都能扯出一个段子。比如说,谈到和尚或者和尚庙,领导笑了:“这里有一个和尚的段子。”然后他就开始讲了:和尚见到尼姑,尼姑问和尚过得怎样,和尚说:“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和尚又问尼姑如何,尼姑道:“白天空洞洞,晚上洞空空。”
这个段子有点语言技巧,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
又比如有人提到某女教师的公公到学校跟女教师请病假,这件事本身就有点暧昧,联想的空间太大。席上马上有人说,我这有个真实的段子。其实故事很简单:儿媳妇给孙子喂奶,孙子不肯吃,公公吓唬小孙子,说:快吃,你不吃,我吃哈。公公平时用这种方式逗孙子一定常见,但这次没注意自己的身份。如果是他儿子说就正常,虽然公公不大可能有贼心,但不能保证儿媳或儿子没想法。他们说了是谁谁谁的故事,有鼻子有眼的。故事还有升级版:儿子听到了,过去责备父亲。父亲反唇相讥:“你吃‘我老婆’的奶一吃几年,我吃‘你老婆’的奶还刚架势(开始),你说我什么?”这就不太真实。再说,段子不能太“低俗”,太低俗了就没有艺术性,就没有想象的空间。
席上有人说到哥哥嫂嫂的事,段子来了:嫂子正在沐浴,小叔子误入。嫂子说:你这样对得起你哥哥吗?小叔子一愣,站在那发呆。嫂子说:你这样对得起你嫂子吗?小叔子转身欲走,嫂子又说:你这样对得起你自己吗?有人听了不过瘾,问:结果呢?讲段子的人说:没有结果,有结果就不是段子。
离席时,有一皮包遗在沙发上。我大叫:谁丢了黑色的“段子”?原来是领导的。
【思考题】
1. 饺子如果结婚会变成什么?
2. 哪部小说里有筷子和花生结婚的情节?
3. 《废都》里说的“山珍海味认不全”指的是几等公民?何种行业的?
4. 作者说关于和尚的段子有点语言技巧,你知道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5. 主人讲完段子后一般会把“球”抛给哪一位客人?
6. 饭局上段子讲得最多的人通常是什么人?
7. 段子为什么不能讲得太低俗?为什么一般没有结局?
8. “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这句话中的“鸟”字应当读niao还是diao?
欢迎陈老师再讲几段 1. 饺子如果结婚会变成什么?
包子?
蚂蚁 发表于 2012-5-13 1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 饺子如果结婚会变成什么?
包子?
里面不是说的很清楚是肉丸子吗 本帖最后由 雪花 于 2012-5-13 21:59 编辑
答案有些在里面特 {:soha4:} 真不愧是语文老师, 娱乐而已,可是大家听过女士说黄段子吗?入社会还是男士占优势。 我来陆续回答。
第二个问题:陈老师不是已经说了是毕飞宇的《推拿》吗?毕飞宇的小说没有读过,我只看过改编成电视剧的《青衣》。
第三个问题:山珍海味都不识的是九等公民,和陈老师是同行。正所谓:
一类人是公仆,高高在上享清福。二类人作“官倒”,投机倒把有人保,三类人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四类人来租赁,坐在家里拿利润。五类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六类人手术刀,腰里揣满红纸包。七类人当演员,扭扭屁股就赚钱。八类人搞宣传,隔三岔五解个馋。九类人为教员,山珍海味认不全。十类人主人翁,老老实实学雷锋。
大家有时间真的应该看看《废都》。贾平凹、路遥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群真是影响了一批人(不敢说一代人)。 第三题的修辞手法是借代吗?请陈老师指教。
第五、第六、第七题在文中有原话,就不回答了。
第八题:上句的“鸟”读鸟,下句应该读diao。
附:陈老师这篇文章可以向《杂文选刊》投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