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匡山之一百二拾四:群释桃花源
群释桃花源记
上回,穿越匡山之一百二拾三《这样的了》说到,陶渊明、李白、朱熹、周敦颐四人在观口村,西北角的新105国道上有一座桥边;桥的南桥头的东南方向,在老105国道的东边的山涧旁边,没有找到陶渊明当年睡觉的巨石,便往观口村走。
……
当陶渊明他们走近那群人时,听见坐在圈中心的人正在讲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于是,四人停下了脚步,站在人群外围,只听见那领头人对围着他坐了一圈的人说的比较详实,解释的也还算到位。
……
李白与陶渊明说:“潜公,这人解释的还算是透彻吧。”
“嗯。”陶渊明说:“基本上是这样的了。”
……
陶渊明、李白、朱熹、周敦颐四人从观口村中穿插进去,再往村庄的东北方向前进,来到了山涧边上,他们的原则足尽量在山涧边徒步,径直朝桃花源景区而去。
……
他们一边在山涧边走,时不时的看着潺潺流水,听着水流水,赏着景色;一边听陶渊明讲述当年写《桃花源记》时,这山涧边的情景,偶尔从山涧这边穿插到那边,一会儿又从山涧的那边穿插回到这边。
……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山涧,叫庐山垅。”陶渊明说:“《桃花源记》文章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实,当年这条山涧中,哪里真的会有那么多的桃树。之所以这么写,纯粹是是为了衬托出一个理想中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想象中的太平盛世的社会,是为表达这是一种详和气氛的世界作铺垫而已。”
……
陶渊明从腰间解下酒葫芦,拧开葫芦盖,喝了几口酒,说:“《桃花源记》文章中,有这样写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样写的目的,其实是暗喻:当年社会的黑暗,人们在山穷水尽的时候,走头无路了,突然看见了一丝希望。于是乎,通过自身坚持不懒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险阻,义无反顾的一直向前奋斗、顽强的拼搏,终于见到了光明的前途,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潜公。”李白接着陶渊明的话说:“你写的《桃花源记》文章中写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是在告诫人们,美好的幸福生活,舒适的环境,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顽强拼搏,获得成功后,人们才能够在大平盛世的详和氛围中,过上了美丽的富裕生活。”
“诗仙。”陶渊明笑着说:“你解释的很完美,当年这么写的目的,正真的是这个意思。”
……
“嗯!诗仙说的很有深意。”朱喜微微一笑,说:“潜公,那么,之后文章中写的: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那就是在说:这里的民风淳朴,人也很诚实,还热情好客。”
陶渊明笑着说:“是啊,老百姓还是很好说话的,也很随和。”
……
周敦颐笑笑说:“这么说来,《桃花源记》文章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可否理解为:渔人为这些人与外界没有联系而叹惜,岂不知:人为什么要随波逐流,努力拼搏不是更好吗!唉!渔人叹他人,其实其自己的确是最应该可惜者了。
陶渊明说道:“是的。这些人先世避秦乱而来,虽与外人隔绝,却也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理想环境。”
……
陶渊明继续说:“这篇文章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说明了几点:1.人善良;2.民风淳朴;3.热情好客;4.人们富足;5.太平盛世。”
……
陶渊明又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是在暗示,人们不要夸夸其谈,不要显摆,要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
李白对着陶渊明笑了笑说:“……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里是告诉大家,人不可贪心,要诚实守信。世上事情的成功与否,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也不可能随随便便会成功的。否则,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正是这样哦。”陶渊明说:“当人有了贪婪,就会迷失自己,迷失前进的方向。”
……
陶渊明继续说:“《桃花源记》结尾,是这样写的: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时,陶渊明又喝了几口酒,笑着说:写这段话意思是:“一个人再有本事,再有能耐,不努力是没有希望的,不拼搏是不会成功的。天上不可能无缘无故会有馅饼掉下来。否则,终究庸庸俗俗一生,至死也是一事无成。”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