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1876|回复: 3
收起左侧

庐山脚下访“杏林”

[复制链接]

568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星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9174
发表于 2009-8-14 16: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北京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庐山脚下访“杏林”
“建安三神医”之一:董奉
庐山莲花峰下的杏林故址龙门沟
吴剑锋 摄)
  众所周知,“杏林”是中医的代名词,可是,了解“杏林”来历的人恐怕不多,而庐山作为“杏林文化”的策源地更是鲜为人知。“杏林”的始祖是谁?“杏林”身在何方?培植“杏林文化”华冠的一方沃土如今可安好?相信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愿意怀着虔诚的心走进历史,走进“杏林”文化,走进“杏林”文化的发源地庐山,一同追寻那段尘封的岁月,领略我们的祖先在治病救人时所展现出的崇高医德和精湛医术。
  匡庐深处“杏林”飘香
  数千年来,庐山不仅自然景观壮美独特,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同样使人们仰慕她并不断地探究她。其中,代表祖国传统医学的“杏林文化”便是从此产生并传颂至今的。8月2日,记者追寻着先人的足迹来到“杏林文化”的策源地——庐山莲花峰下的杏林故址龙门沟,在这里寻根问祖,重温“杏林文化”的真谛,寻找现代文明的健康之道。
  与记者随行的全国中医药养生庐山论坛秘书长、“杏林文化”研讨论坛的发起者冯模健先生介绍,东汉末年,东吴侯宫(今福建省福州市)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医生叫董奉,他自幼立志学医,解救民众疾苦。经多年耕耘,终有所成,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使得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他信奉道教,与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
  据史实推测,董奉是在荆州黄巾军起义失败后,流亡到尚未受到起义波及的交州行医。然而,好景不长,以镇压黄巾军发家的军阀势力重新发起了瓜分交州之争。作为黄巾军余党的董奉,恐遭不测,被迫重新选择流亡隐居之地。董奉是在38岁之后避难隐居庐山修道、施医济世,致力于解救人民的疾苦,并着手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改造自然的自然养生实践。
  庐山治病植杏传佳话
  尽管“灵山之下,其木多杏”,但迟早不能满足慕名而至的行旅者及灾民的药食两用。据史料记载,为保杏林长盛不衰,董奉对前来求治者分文不取,只要求重病愈者种杏五株,轻病愈者种杏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杏林百亩。不仅如此,董奉还“以杏货谷,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便者,每年布施二万余担,尚余甚多”。董神医的妙手回春,救济苍生的故事数不胜数,在《太平广记》、《神仙传·卷十》、《浔阳志》等文献中多有收录,至今仍广为流传。后人将医药界的善事美谈称为“杏林佳话”,以“杏林春暖”来赞誉医者的仁心仁术。此后的郎中们也以身为“杏林中人”而自豪,“杏林中人”也成了德艺双馨名医师的代名词并沿袭至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董神医也已成为匡庐的众“仙”之一,他所开辟的杏林园,种下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生命的敬意和对健康的追求。
  百年没落医者长叹
  岁月沧桑,物换星移。尽管董神医当年煞费苦心,悬壶济世,千方百计求得杏林长存,百姓安康,怎奈何世事迁移,沧海桑田。山还是那座山,可是经过岁月的变迁,昔日方圆百里、硕果累累的杏林消失了,董奉隐居匡庐修道行医的遗址也荡然无存。当记者走到莲花峰山脚下一处砌得严严实实的围墙旁时,冯模健先生介绍,围墙所在地原是一座太乙观,是百姓为纪念董奉而建。而今,随着时代变迁,太乙观早已倒塌,取而代之的是某单位的招待所。一直受人尊崇的“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却没有一块砖瓦供人瞻仰祭奠,实在令人扼腕。
  冯先生表示,最让人伤心的还不是逝者无人祭奠,而是中医的精髓难以传承。
  在上个世纪,杏林中人敞开胸怀,以“师夷之长”的姿态与西方现代医学逐步建立起“中西医相结合”模式,却冷不防在“崇洋媚外”、“扬西抑中”的思想指导下,中医被贬为没有科学依据的“经验技艺”,就连鲁迅先生对中医都颇有微词。昔日杏林的光辉被阴霾笼罩,祖国传统医学瑰宝如明珠蒙尘。中医曾一度被“打入冷宫”,没有被正确地应用于救人救世。时至今日,许多人还是盲目地迷信西医,中医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礼遇,年轻人更是青睐西医疗效快,却不适应中医的细调慢治,愿意学习中医的青年则是少之又少。杏林的衣钵将传与何人?老前辈们再度遭遇了尴尬。
  “中医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高超的医术,还在于它仁爱、奉献的内在精神。许多青年对中医的了解仅限于周杰伦《本草纲目》里那几句歌词,他们完全不懂中医的博大精深,也从没想过要去学习和研究我们传统的医药文化。”提到现代青年对中医的冷落与忽视,冯先生忍不住叹息。
  任重道远再创辉煌
  英国著名汉学专家李约瑟指出:在世界民族文化中,唯独中国的养生文化是别的民族没有的。世界的目光聚焦东方,聚焦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预防医学,聚焦以防范于未然为核心理念的中华养生学。“我们中医的特色得到了世界的首肯,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民众,都表现出对传统医学和养生学异乎寻常的热切关注,这让我们的传统医学文化又看到了新的希望。”谈到“杏林文化”的未来,冯先生的脸上又闪现出熠熠光彩。
  延绵了数千年的祖国传统医学和养生文化虽然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但其理论的延伸需要交流和探讨,其科技的成果需要分享和传播,其繁杂的信息需要甄别和筛选。冯先生认为,现在我们需要与世界接轨,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但前提是自己先了解我们的医学文化,有充分的信心,让传统医学更有效地实践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杏林文化所体现的是根植大众心中的寄托与追求,是医德、医技的表达,是强劲的民族文化体现。因此,“杏林文化”还有待深度开发和弘扬。在探究这一文化现象时,应该从客观与历史实际的认识出发,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冯先生补充道:“代表着祖国传统医学的“杏林文化”,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化现象。“杏林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发扬光大,不是来自官方导向,典籍传世,系统教育或师徒相授,而是来自民众和一批对中医学文化孜孜以求的学者们。它的社会根源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理想永不停止的追求!”
  据了解,在江西省亚健康保健中心的争取下,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让世界记住庐山杏林——首届全国中医药养生庐山论坛”将于9月16日在“杏林文化”的策源地庐山拉开序幕,为世人重现尘封的明珠。

  来源:九江新闻网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
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
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
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

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
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
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
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
发表于 2009-8-17 19: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终生崇拜之!

31

主题

993

帖子

5809

星币

星之子

Rank: 20Rank: 20

积分
8169

灌水勋章小财主大富翁常住居民星之子GG秀勋章真人秀勋章签到勋章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09-8-17 19: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有机会是要去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