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来源:青山明月 头条号
人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挺短的。刚刚去世的中国最长寿之人,足足活了119岁,但是与历史长河相比这119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人死为大,注重孝道的中国,对于丧葬是十分重视的。在我们老家有这种习俗,其他的喜事可以只送礼而人不到,但是白喜事必须到。中国的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差异非常大,各地的丧葬文化也有所区别,但是重丧的情节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本文仅以江西为例(小编老家江西九江的,只能以此为例,江西地区也可能有差异,无法完全概括全貌)。由于城市中大部分丧礼已经简化,因此主要介绍的是农村。
一、宣丧 当老人去世之后,第一个要做的便是将老人打扮梳理干净,男性一般由儿子、女性由媳妇擦洗身子。在进行梳理打扮的同时,去世之人的子孙需要在房间门口烧纸钱。如果去世的是女性,可能会更为复杂一点,因为要在老人去世之前把她的娘家人叫来,突然去世的也要第一时间通知。在中国,女性的娘家属于上门亲,上门亲为尊,无论排席位都处于优先地位。当然了,每个人都会做上门亲,也会做下门亲,这点并没有好计较的。
二、发送孝服与白布 孝服是发给去世之人的子孙后代的,凡是老人以下人员都需要穿孝服,包括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孙媳、孙女婿、曾孙、外曾孙等,遵守古代五服的规则。在江西这里,除了老人的子女需要穿麻衣、戴麻布之外,其他后辈的孝服并没有区别,区别他们的身份的是头巾和鞋子:包括子女在内,依次为白、红、绿、黄。头巾和鞋子缝的方式并不一样,头巾直接缝代表自己身份的小布片,如孙子辈在直接缝一块白布、曾孙辈直接缝绿布;鞋子上则采取的是层层叠加的方式,子女直接缝白布、孙子女辈需要在白布之上缝红布、曾孙子女需要将白布、红布、绿布叠加缝起。
除了需要穿孝服之人外,其他的人在参加丧礼的时候都需要头戴白帕。白帕的发放是按照家里人口,每个人口一个,因为丧事都是打算全家都会参加的。当然现代社会,工作地点往往离家里比较远,基本上比较疏远的亲戚可能不会专程跑回来。但是,按照习俗,诸如孙女婿、外孙女这类直系人员必须赶回。
三、家里人不能干活 在江西各个农村,去世老人的家人在不参与丧礼的筹备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共识。那么,这些活是谁干呢?同一个房头的人干。什么是房头的呢?简单的说,往上数六七辈、七八辈他们是一家人。稍微上点规模的村庄,都会分房头,房头的作用就是在办理红白喜事的时候帮忙干活(红喜事主家也可以干活)。在古代,办理丧事的丧服、头巾等都是房头人来办理,包括购买丧事用品、收礼、记账等。现在,除了丧服是租的以外,其他的还是这些房头上的人来办理。如果主家没有请移动餐馆(农村丧失通常不去酒店、酒店怕晦气可能也不接受),那么烧饭做菜这些事情也是这些房头做的。即使是请了移动餐馆,房头们也需要负责丧事期间除三顿酒席以外的饭菜(丧事是三次酒席,具体下回分解)。
四、探望与守夜 “探望”其实是小编不知道怎么形容才想到的词语,只期望我的解释能让您了解。通常在老人去世之后,会把老人放在椅子上,用一块专用的布盖住,供外人来上香。同村的人以及亲戚朋友都会来上个香。当然,最先上香的自然是老人直系亲属,因为他们关系最亲密。到了第二天,如果天气特别炎热的话,会把老人放入冰棺之中,确保在火化之前不会出现腐化。
守夜相信全国各地除少数民族之外都没什么区别,区别可能在于谁守夜。在江西,小编就见过两种守夜群体选择:一种是只有老人自己儿子、孙子守夜,儿子必须每天都守夜,孙子并没有必然要求;另一种是子女都行,孙子、外孙都可以,其实按照现代的文化子女都一样,男女也应当无区别,不过既然传统是这样也只能是遵循,何必要去打破呢。无论哪种,某些比较孝顺或者比较伤痛的女儿,主动要求守夜主家一般不会拒绝。 丧葬是一个大事,需要操办七天,其中有许多环节,无法一次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