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2193|回复: 0
收起左侧

叶灵凤的九江情结

[复制链接]

568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星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9174
发表于 2009-5-11 08: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北京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香港知名作家叶灵凤本是江苏南京人,1925年他就加入了创造社,和潘汉年、戴望舒是很要好的朋友。1938年他定居香港,在香港三十多年,直到 1975年去世。近读他于1969年出版的散文集《北窗读书录》,发现里面有多篇描写九江的散文,身居九江的我甚为惊异,那些文章展示了二十世纪初的九江城的风采,细心一看,才知道叶灵凤先生的小学就在九江完成的,是个地道的九江通,他记录了童年那美好而纯真的事情,至今读来,依然深切真挚,回味无穷。   他在《九江通信和一棵桃花》一文中写道:“九江并不是我的故乡,但是在我的心中同我的故乡一样的亲切。我的十二三岁以前的童年生活,都是在这座城市里过的。人生可以开始于三十四十,甚至还可开始于五十六十,但是童年只有一次。这一段用什么也不再可以换得回来的生活,残留下来的只有记忆,因此,这些记忆对我就显得特别亲切和珍贵了。”1916年前后,由于叶灵凤的父亲在九江军米仓任职,叶家由江苏迁往九江,在西园租了一座独立的三开间新落成的楼房,他也入了九江的小学。他记到:“西园是我的家所在地,仓巷是我读书的那座学校的地方。在我家里厨房侧边用篱笆围成的一个小小的后院里,我曾经种了一棵桃树。这是有一年的春天到野外去玩时,从乡下人家的桃树上偷折下来的一小枝桃花,还挨了人家的骂,几乎被狗咬了,我那时连一只花瓶也没有,玩够了就将这枝桃花向后院的泥地上一插。这真是“人杰地灵”,无心插柳柳成阴,这枝桃花就这么在地上活起来了,第二年的春天还开了几朵花,在我们举家离开九江的时候,桃花在我家的后院里已经长了三四年,已经是一棵很像样的桃树了。”如今的西园已经是高楼林立,叶先生读书的仓巷小学今天也成了妇幼保健院,只是叶先生的那株桃树无处可寻了。
  叶灵凤说:“我的读书,是从两本书开始的,这两本书的性质可说全然不同。一本是《新青年》,是叔父从上海寄来给我大哥看的;一本是周瘦鹃等人编的《香艳丛话》,是父亲买来自己看的”。可见叶先生在少年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南门湖的夏天》一文中他还提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在堤岸(李公堤)的尽头处,有我当时念书的学校里的国文老师的家。这位老师姓胡,是一名举人,不知怎样会在这南门外非村非镇的地方建下了他的家宅。在沿湖的一座疏落的树林内,通常这该是建立庙宇祠堂的地方,他却住在这里。房屋是相当宽大的,在大门上有‘举人第’的匾额。……我所以特别记起这位老师,是因为他为人很和善,对我的感情特别好。他也有一个小儿子在我们这一班念书,虽然是举人的儿子,国文程度好像特别坏,而我因为自幼就喜欢胡乱地看书,做起国文课卷来自然较为容易应付,因此,举人老师曾经一再在他儿子的面前对我特别夸奖,好像很有感慨的样子,时常邀我到他家里去玩,叫师母煎糯米粑粑给我们吃。”依此看来,叶灵凤遇到了一位相当可亲的老师。
  《北窗读书录》记录了二十世纪初九江的风土人情,至今读起来仍饶有趣味,他写老鹳塘,“在我的记忆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荷花塘,仍是九江北门(岳师门)外的那一带的荷花塘。因为一出了城门,一眼望去,就是一片绿色的荷叶海,没有人迹,更似乎没有涯岸。我至今仍不知道那些种荷花的水荡究竟有多少大,而且为什么一走出城门就是,几乎不见房屋,一眼望去尽是随风翻动的荷叶”。他写延支山,“这座延支山,给我留下很多难忘的印象。因为那时的九江根本没有公园,孩子走出家门,可以自由自在去玩的地方只有两个,一是甘棠湖,另一就是延支山了。甘棠湖在南门外,要出城,又远又不方便;延支山在城内,就在大街附近,几乎是城市中心,去起来方便,自然就成为孩子们常去的地方了。……延支山除了一年四季可以上去走走之外,对于孩子们最大的吸引,就是春天可以到那里去放风筝。”他写大校场,“有一年,不知是换了新的统帅,还是对于军队训练方法颁布了新的法令,大校场忽然特别热闹起来了,竖立了框架、木马、浪桥、高高低低的障碍物和壕沟,沿山还开辟了几处斜坡和峭壁,每天有大批兵士在这里受训练,像是举行运动会一样。兵士们都赤了上身、穿了土黄色的军服,上上下下地乱爬乱跳,我们就坐在一旁看热闹。”他写大中路,“九江从前的街道,也像一般城市的街道一样,除了烂泥地以外,大部分的街道都是用青石板或是麻石条铺成的。日久失修,石板高低不平,或是缺了一小块,可以看见下面黑黝的下水道。在这样的石板路上,在冬天严寒下雪天气,穿了高齿的钉鞋,撑着油纸雨伞,在这样的街道上走路,唧唧各各,一步一滑,钉鞋齿在污秽的积雪上留下一排一排的黑色钉痕,对于十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件苦事,可是有时也是一件乐事。 ”他的笔下还有许多的人情事物,如卖油条大饼和花生糖的小贩,“儒立书院”里的女学生,甘棠湖边那些洗衣服的女人和卖鱼的渔夫,夕照坪上变把戏,卖跌打膏药的江湖郎中。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画卷,整一个九江版的“清明上河图”。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灾难深重,民不聊生,叶先生也用深情而浓重的笔墨记录九江普通市民苦难的生活,如大校场外乱葬冈,经常能见到搁在地上的土红色的九江人称为“火板儿”的小棺材;租界里和庐山上有趾高气扬的“洋大人”;西园这个区域,是“私门头”(妓女)的集中地;延支山外,有跳井女人用芦席盖着,露出了一双小脚;以及城墙根下那个被称为“机湾”的贫民窟,叶灵凤先生对下层民众疾苦的了解和对平民的情感可见一斑。
  对于想了解九江现代史的人来说,《北窗读书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撰文/冷冰)

来源:九江新闻网-长江周刊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
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
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
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

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
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
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
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