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丸子。 发表于 2021-6-18 15:12:30

陋亭笔记

□ 匡建二  七尖山脊立有陋亭。名曰:可以。  亭形六角,高约丈二。其砖石垒基,圆木立柱,鹅卵石铺地,铁皮红顶。既无古亭飞檐翘角之贵气,也少现代重彩描金之雍华。简朴得如山崖上的块石,林海里的杉树,茶园中的村姑。洗却铅华,素面朝天。  亭虽陋,却占得好风景。其背倚巍峨大气的五老峰,面瞰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满岭遍野的云雾山茶,在鸟鸣虫嘶的和谐重奏里,翻着绿波,闪着晶莹,簇拥在“可以”亭周围。偶尔从近山飘出几句采茶女哼唱的带着浓郁黄梅戏味道的采茶调,令人如醉如痴。倘有外客沿着长满冬茅的小路攀上七尖岭垭口,正巧曙光透过云彩露出微笑,催促蒙纱的晨雾如丝如缕地散去。此时的景致犹如一幅缓缓舒展的淡淡水墨画,清新而灵动。而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可以”亭则无疑是画眼。颇有唐诗《茶亭》中的意境。“静得尘埃外,茶芳小华山。此亭真寂寞,世路少人闲。”  亭是烙着深深中国印记的建筑,是顽固地驻守在人们记忆里的乡愁。有路便有亭,路因人而长,亭因路而生。据记载,茶亭始于唐,盛于明清。一般分布在桥头、大路、峰巅、山坳、田畈中央地方。亭内置有石凳、木桌、茶壶、大碗,供劳作者或旅人小憩。修建茶亭均是以行善积德为宗旨,福荫子孙为目的,不涉及朝政时令,不存在经济价值。是民间自发组织建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公益事业。既是亲朋好友生离死别的伤心之地,也是文人墨客流连吟诗之处。持续千百年之久。建亭经费大多是富裕户领头,捐献田亩山林作为捐亭基础,然后发起募捐。在所辖之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形成永固。  在那样的岁月,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及交通的闭塞,劳作凭的是肩挑荷锄,旅行靠的是双脚跋涉。于是,茶亭便是他们疲惫时的长椅、饥渴时的清泉、风雨中的油伞。此时,茶亭承载着一颗颗向善之心、一股股淳朴乡风。  时过境迁。茶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功能与意义,更多的成为文化的点缀与景区的摆设。令人疑惑的是:现今谁人还会在这荒郊野岭的七尖山立亭?  有好事者告之。闻名天下的庐山云雾茶香型有三:清香、豆花、兰花。其中“兰花”为稀有珍品,可遇而不可求。庐山有两位茶痴,一曰:匡庐茶僮。一曰:道僮。为找寻那缕传说中的茶香,用苦行僧的方式,近30年花费所有的业余时间,徒步踏遍了方圆300余平方公里的庐山,钻透了山谷幽林,尝全了茶农佳茗,毫无收获。  2007年的早春,他们结伴来到七尖山的折桂寺茶场。因山高路远,疲惫不堪,便进一茶农家讨口水喝。好客的主人立即用刚采制的新茗泡茶待客。匡庐茶僮不经心地端杯小啜,一股淡而含蓄的兰花香韵袭入口舌,沁入心田。他震惊了。  “老人家,这是你自家种的茶?”  “笑话,有到茶园喝邻家茶的吗?”主人颇有不悦。  匡庐茶僮顾不得细细解释,再三道歉后,率着众人以折桂寺为中心、方圆10里之内的茶园展开田野调查。花了几年的工夫,走遍了每一垅茶林,品尝了每一棵茶树,访问了每一位茶师。并对此地的海拔、地貌、水系、土壤等诸多环境,进行了考古探索方式的研究。同时,还指导茶农对茶青进行分区采摘、制作、甄别分类,对制作工艺作了规范化的提升与确定。于是,一款以产地七尖山命名、有着优雅兰香的极品庐山云雾茶“七尖兰”便诞生了。  为纪念这次不同寻常的发现,他们自掏腰包,在七尖山脊建了这座陋亭。一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观察“七尖兰”的生长,同时,也为辛勤的采茶女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  匡庐茶僮们执著的故事,令我深受感动。  这是人与山的约定,还是茶与亭的盟誓?  我有些恍惚了。这浸润着茶香的陋亭,是否也浸润着茶道的精神?  茶亭命名,是建造者文化素养及道德水准的综合体现,也是得以传世闻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此亭名“可以”。寓意何在?或许是我盯着亭楣的那块木质名匾看得太久,引起他人的注意。  “此亭的视野怎样?”他问。  “还可以!”我答。  “风景如何?”  “可以!”  “满眼皆绿的茶畦,感觉可好?”  “可以。”  他不再语。  我仍回味。  问者。匡庐茶僮曰胡君也。  答者。江右七闲之白驹矣。  良久,我顿然醒悟。“可以”有着沉稳豁达的君子之风、宽善仁厚的禅茶之味。可以,真的可以。猛然,我发现此亭有名无联。亭虽陋,可不得无联。这可是独具特色的中国茶亭文化之精髓。于是,我斗胆撰写一联:  山景可以,水色可以,云逸山水,夫复可求?  茶味不错,林韵不错,雨润茶林,嗟叹不已。  权当一笑。来源:江西日报

陈龙阳 发表于 2021-6-19 04:50:57

挺好的

甜言蜜于 发表于 2021-6-19 06:09:38

不错

蚂蚁 发表于 2021-6-19 12:35:18

文字有点小,看起来有点费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陋亭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