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这位七旬老人 照料“植物人”伴侣十三载不离不弃
“行孝重义,耕读持恒,诚信和善,明理纳新。”这则镌刻在庐山市蓼南乡横岭村左玉东门庭的十六字家训富含哲理、意蕴深远。在这则家训背后,更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的暖心故事。2006年11月26日,左玉东的妻子,五十六岁的李水娇独自到华林镇集镇买菜。没料想,一辆高速行驶的摩托车将正在买菜的她撞倒,头部重重着地。火速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实施开颅手术,手术后病情加重又转到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因医院缺少高压氧设备又转到九江市101医院……回忆起从2006年11月下旬到2007年4月上旬这100多天的求医过程,丈夫左玉东说“仿佛像做了一场噩梦”。左玉东在照顾妻子李水娇
2007年4月,医院给李水娇下了“神经坏死”的诊断书,成了没有意识的“植物人”,左玉东和她三个儿女闻听噩耗,感觉天都塌了。左玉东的世界也一下子失去了颜色。他深情地说,妻子20岁的美好年纪嫁给了他,他与妻子基本没有红过脸,自己事业心重,整个家基本上都是妻子在操持着,任劳任怨,她精明能干,行事风格有一股男人的气概,过去在生产队是一个干活的好手,到哪里都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看到一个活蹦乱跳的妻子成了“植物人”,左玉东恍惚了良久后只得接受冷冰冰的现实,期盼妻子在他爱的呼唤和悉心照料下能苏醒过来,与她相携伴老。从来都是被妻子照顾,如今要照顾妻子,且是一个只有生命体征的“植物人”,左玉东要一切从头开始。平常妻子只能注射流食,最难护理的是如何让妻子每天保持干净整洁。面对这个“全新的课题”,左玉东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让儿女购买书籍,到网上查阅资料,向保健医生打听,如今,口腔护理、器官护理、生理护理技能左玉东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掌握,成了一个长期实践在一线的“护理专家”,喂食、翻身、擦拭、按摩、导尿……寒来暑往,如此循环往复。十多年来,妻子在“护理专家”的悉心照料下,没有丝毫褥疮的迹象,且没有任何异味,这对于一个经年累月卧病在床的病人来说堪称奇迹。
左玉东的全家福照片
左玉东本来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为了照料妻子,成了一个“宅男”,十几年来几乎没有出过远门。只有一次,左玉东不得不“离开”妻子半个月之久。2017年10月12日,左玉东突感左脚走路不正常、双手麻木,就来到城区医院做了一个检查,医生发现有脑梗迹象。医院要求住院治疗,他放心不下家里的妻子,对儿女们谎称是腰椎劳损,需要在医院做一段时间的理疗,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于是,就委托女儿照顾妻子,一天几个电话地唠叨着。在医院,左玉东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症状缓解后,左玉东谨遵医嘱按时吃药、复查。这一切都是因为左玉东心中有个牵挂。左玉东担心地说:“假如自己比妻子先离开,就会拖累儿女,儿女们都是拼事业的时候,我于心不忍……”润物无声,涵养了孝老爱亲“好家风”。其实,左玉东的担心是多余的。儿孙辈早已在他与李水娇相濡以沫的点滴中浸润了孝老爱亲的基因,并且在这个家庭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大儿子左保华眼中的母亲一直是慈母形象,他依稀记得在他小时候家里情况尚好,母亲总是乐善好施,接济街头流浪者和帮衬乡亲,如今左保华也是一副热心肠,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热心公益事业,组建庐山市篮球协会并担任会长。作为长子,他平常竭尽所能地为护理母亲创造舒适洁净条件,添置护理床,安装空调地暖,一有空就往家里跑,做好弟弟妹妹的示范。二儿子左建华毗邻母亲而居,在传承“孝”文化言传身教,他的女儿左雅馨虽然已经在外地工作,却始终隔三差五地回来看望爷爷奶奶。左雅馨爽朗地说:“很敬佩爷爷对奶奶的爱和伯父伯母、爸爸妈妈、姑父姑母对奶奶的孝,感觉整个家庭都暖意融融!”女儿左秀华一直以来都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本来在原星子县泽泉乡小学教书的她不放心家里的母亲,一纸申请书写到县教育局,希望调到家乡村小工作。县教育局体恤她的孝心,让她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和在蓼南乡新池中学工作的丈夫赵邦玉一起照顾母亲。这些人来,他们夫妻俩放弃了一次又一次进城工作机会,在乡下与父母居住在一起。如此,左秀华成了父亲照顾母亲的“好搭档”。一下班,她便依傍在母亲身畔,照顾父母亲的生活起居。左玉东家中的家训牌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子女们都感佩父亲对母亲十三年来不离不弃、从不言语的爱。他们希望通过文字把这份平凡而隽永的感情记述下来,让更多家庭在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里汲取力量、生生不息。
▌来源:中国江西网(文:潘志锋)
去年我们就报道过,感动。
相濡以沫,相伴到老
这社会,很难得
难得
现实也不知道多少人能做到
真的是个不错的男人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