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会寺走到白鹿洞的路上,他吟下绝句。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1910年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教育家杜威,受深其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于当年返回中国,就任北京大学教授,参与编辑《新青年》杂志。在该杂志上,胡适相继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改革论》等倡导白话文的文章,并创作白话诗,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具有很大影响的学者。1919年因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与鲁迅发生过争论。1920年离开《新青年》,创办《努力周刊》。1923年与徐志麻、闻一多创办“新月社”。1924年与陈源等人创办《现代评论》周刊。曾担任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胡适一生,著作丰富,十分重视实证研究,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他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对学界产生巨大的影响。1928年4月,胡适登上庐山,兴致勃勃。此时正值江南杂花生树、群莺群飞。他游兴正浓,沿途参观访问,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证研究。他在庐山整整游玩了三天,回去之后,他写下了这篇久有盛名的《庐山游记》。胡适这篇游记不同于一般的记游,他既写到了游踪,又详细介绍考证成果,并于游乐之中,兴致一来,吟诗戏作,于考究端详之中,见出大学者的幽默风趣,个性鲜明独特。
从海会寺走到白鹿洞的路上,他看见满山满谷的杜鹃花,心花怒放,吟下绝句道:“长松鼓吹寻常事,最喜山花满眼开;嫩紫鲜红都可爱,此行应为杜鹃来。”到了白鹿洞书院,他了解书院旧址现状,感叹建筑的颓败。仰观古松,俯听清流,过道桥,观紫藤花。面对白鹿洞本无洞,而是王太守开后山作洞,后任知府凿下石鹿,放在洞中,他开怀大笑,讥笑两人真是“大笨伯”!胡适考证白鹿洞书院,十分认真,态度严谨,他指出白鹿洞书院在中国书院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分析其具体原因。介绍了当年朱熹为了修建白鹿洞书院,上下奔走,上奏朝廷,请赐匾额,并亲手制订书院规条,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胡适分析朱熹办书院之由,实为抵制南宋道佛老的盛行,可谓不遗余力,用心良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庐山建筑文化,胡适见解独特,一针见血。他认为,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是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二是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是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趋势。
参观万杉寺时,他探究了寺名的由来,引用了南宋张孝祥的诗,实证宋朝景德年间已有万株杉树,后来逐渐成为“禅寺”。数百年后,寺外杉树细瘦。对“五爪樟”牌子上写的树龄三四百年历史,提出质疑。接着胡适来到秀峰寺,深入寺中,查阅史料,考证秀峰寺名称的来历以及变化发展。盛赞了当年康熙年间寺庙发达的盛况,“世之人无不知有秀峰”!而到了民国时,当年“穷壮极丽”的规模,“也只剩败屋十几间,其余只是颓垣废址了“。为周边黄山谷及王阳明的字刻及碑刻,未能得到保护而深感惋惜。
对柴桑桥附近的温泉,胡适颇有兴趣。他手试泉水温度,买来三个鸡蛋,置于温泉中。在去探访陶渊明故居的路上,不巧遇上雨,他只好赶回归宗寺。但对于陶渊明故居的研究,他引用了旧《志》所说,“渊明故居,今不知处”。陶渊明的醉石及朱熹所作的《醉石诗》,均不知去向。又引证南宋周必大《庐山后录》:“此去有陶公祠,无栗里也。”对陶渊明故里是栗里,他表示怀疑:宋时尚且如此,七百年后的今人,更难以确证了。这位风度翩翩的学者,行径山中,忽然想起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兴之所致,戏为诗一首以作结。诗云:“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读完胡适的《庐山游记》,仿佛走进美丽的“大观园”,聆听着他那充满智慧的话语,他娓娓道来,从容不迫,迂徐有度,让人感受到他身上那种重视考证而严谨治学的态度,感受到他那种随性自然,幽默诙谐,平易近人的性格。在游记中,这是十分难得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