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诗作《我是谁》:巨星不为人知的一面
李小龙诗作《我是谁》:巨星不为人知的一面
重新定义李小龙人民网 [微博] 2013-06-26 23:44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12
[导读]李小龙写过很多诗,可惜大多数诗稿都无处寻觅,现在比较容易找到的一首是他赠给了好友李俊九(美国跆拳道之父)的《我是谁》,该首诗也成了他在哲学思考的一个缩影。
今天,李小龙依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周杰伦舞着不成样子的“双节棍”、周星驰摆出了李小龙的招牌动作……除了影迷,还有更多的人为他所迷恋,在李小龙的身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他作为一种现象进行研究,因为李小龙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符号。
学哲学出身的李小龙不会不知道尼采写的这个故事: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了,自我欣赏就够了!”傻子却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也许,李小龙就是那个傻子,一个一贯具有蔑视精神的傻子……
李小龙的诗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人群中的巨人,
俯视苍生的豪杰,
还是封闭自感的庸碌之辈?
我是功成名就,
信心实足的绅士,
一呼百应的天生领袖,
还是在陌生人前小心翼翼,
动辄心惊的弱者?
在强装的笑颜后面,
是一颗瑟瑟发抖的心,
如同在漆黑森林里迷路的小小少年……
写诗的李小龙
对于李小龙,人们大都只是看到他银屏上的形象,其实他小时候体质比一般人还弱,还有身体缺陷,两腿长度相差一寸,还有高度近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先天条件下,李小龙却最终成为一代武林宗师。李小龙不仅在电影功夫了得,他还在哲学,文学、美术上都有一定的“功力”。在更多熟悉李小龙的人心中,他还是一位艺术家和哲学沉思者。
李小龙写过很多诗,可惜大多数诗稿都无处寻觅,现在比较容易找到的一首是他赠给了好友李俊九(美国跆拳道之父)的《我是谁》,该首诗也成了他在哲学思考的一个缩影。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陈维昌说:
“在李小龙的诗作中,我能看到一个孤独心灵的表白,它是一种寻找生命栖息地的叹息。”
人世间最不堪的就是英雄末路美人迟暮,当看着拳王阿里颤抖的出现在人们面前,我只想说,李小龙的盛年早殇,好过让我们在今天看到一个有着苍苍白发和肥大肚腩的花甲阿伯。正如有人曾说:“李小龙渴望让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神话,而早殇也在一定程度上最终成就了他想要的神话。”
为何武术被奥运拒绝
当奥委会主席罗格正式拒绝了中国武术作为2008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时,并没有引起国人的太多关注。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李小龙研究会会长马明达却对此感触颇多,他说:“东京奥运会后,柔道作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汉城奥运会后,跆拳道也作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但这次武术并没有进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不能只怪别人,这也是中国传统武术国际边缘化的一个例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今的中国武术以表演代替竞赛,而这种所谓的‘竞技武术’与西方体育文化中的竞技,有着很多不能融合的东西。”
马明达认为,之所以现在“李小龙现象”越来越热,很大的内因就在于李小龙是真正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武文化和西方成熟的体育竞技文化。在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中,是把表演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这也为中国武文化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并通过电影这种世界熟知的渠道将它传播出去,可以说“李小龙现象”的本质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种体现。正如李小龙所说,他首先是一个武者,然后才是演员。
李小龙现象的反思
对我们来说李小龙是个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总觉得这位已经去世三十五年的明星,其星光可能只存在于上一代人的记忆里,但在功夫电影已经发展得相当精致的今天,李小龙的电影却依然鲜亮无比。
作为国内最早研究“李小龙现象”的人,原华南师大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硕士导师关文明说,李小龙通过电影这个媒介,将中国传统武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到最佳境地。也正是因为李小龙,才会在外文词典中出现“功夫”这个词。他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并作为惟一入选的华人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在美国政府出版的邮票中,李小龙是仅有三个电影明星之一;去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他主演的《龙争虎斗》作为该年收藏的25部电影之一……正是李小龙那种“永不言败、勇于创新”的精神,才使得他的地位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一个电影明星的范畴。
对于李小龙已经逝世40年,仍然具有如此巨大的穿透力?原广东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广东李小龙研究会副会长阮纪正认为,李小龙本身就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一个非常个性化的独立体,60年代“反叛”思潮席卷全球,而李小龙那种个性鲜明、勇于创新的英雄形象非常符合当时人们的想像,使他更具有象征意义。同时,李小龙在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并对中国的老庄哲学以及西方的尼采、萨特都极为推崇,这也是李小龙为什么能将中西武文化融合起来的一个不可忽然的因素。
阮纪正说:“就像我国曾受西方‘新主义经济学’影响很大,但把它全部拿过来后却发现并不适用,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从哲学角度来说,正是一种中西文化上的融合,而绝不是简单的交配理论,这也是‘李小龙现象’的现实意义。尽管现在不是英雄主义年代,但他那种要求创新融合、追求个性的精神,与当今的社会发展是一致的。”而马明达则认为,“李小龙现象”的实质是中国传统武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接轨,李小龙更为可贵的是没有丢掉中国传统的本位,同时,他所表达的东西是真实的,而不像现在影视中近乎科幻的表现,因为任何文化的互动都是以真实为前提的,只有真实才具有生命力。
欢迎,欢迎,发张照片上来看看拉。
让大家认识认识,到《我型我SHOW》去发哦。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