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印象”庐山
本帖最后由 靖哥 于 2013-1-21 17:51 编辑我到过丽江,也去过刘三姐的故乡,这些地方,或茶马古道,或粗旷的玉龙雪山,或山清水秀的阳朔,皆以《印象》而冠名于世,而家乡的庐山,我等平凡之人何敢与之冠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人纵横山川,驾水凌云,寄情于天地之间,成就绝妙文章。昔苏轼庐山远眺,泼墨挥毫,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充满哲理的名句于世;太白翱游庐山,豪情万丈,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陶公隐居于庐山,留下《桃花源记》等名作的田园诗派,至今还影响诗坛。今我与驴友每周游耍庐山,为静心、悟人生之道,不敢与之“印象”冠名,只作游记,以略记览胜之兴。
庐山,南靠鄱阳湖,北枕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朱熹等文坛登临庐山;此山真第一奇山,得引诸上文坛巨匠集会一山,似与“印象丽江和印象刘三姐”相媲!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庐山的美,每一处瀑布,每一条溪涧,每一座山峰,每一株草木都有别样的美感:或是飞流三千,或是苍劲挺拔,或是直凌霄汉,或是乱云飞渡;庐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驻足;怎了得伟人一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竟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起舞弄清影”!
庐山,是仁者的归宿,鄱湖,是智者的情怀。它耸立在梦幻与现实之间,洗涤着我的心灵。纵目远望,仰天长啸,好一句“陶令不知何处去,陶花源里可耕田”?
汉阳峰、五老峰、香炉峰。。。峰峰相连,我们的足迹征服了庐山的大小山峰,可我们的境界依然是在山下等待着超度。玉宇楼亭,都被雨打风吹。青山未改,岁月却磨光了庐山的石阶。我们的山外依然是青山,心外依旧是梦。年华已逝,多情笑,早生华发;山川不动,暮色苍茫。是梦,非梦…有时我甚至认为,如果真有佛山,那佛山应是庐山。因为庐山有寺院360所,有“走遍天下找不到”之说,寺院数千年,慧远创净土,昼夜木鱼馨。屏息观之,心旷神怡。云卷雨去,清风扑面。人世间的是非荣辱,一切的荣华富贵与名利,所有的幻想,随风而逝,只有我们心中拥有庐山,少时的贫穷、中年的奔波和老年的衰微,都成了笑看往事的话柄与无知。我的心态不会因此而变得年轻,只会因庐山而变得更加的从容、安详、恬淡!
{:soha1:}真好 赞一个 本帖最后由 黄金分割 于 2013-1-21 18:32 编辑
一口气欣赏完
觉得靖哥好有才
我咋写不出这样畅快淋漓的文字呢
好想据为己有;P;P 吻ō你(^o^)℡无 发表于 2013-1-21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好
谢夸奖
少府山人 发表于 2013-1-21 1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一个
{:soso_e181:},谢谢
黄金分割 发表于 2013-1-21 1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口气欣赏完
觉得靖哥好有才
我咋写不出这样畅快淋漓的文字呢
让你浪费时间了,别夸奖,xy=g我几乎全还给你了,以后我还要向你讨回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文章妙手著!可惜!巍巍匡庐,若是统一管理,或许比现在更胜一筹!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市政府管理、九江县管理、庐山区管理、星子县管理!好好的一个旅游胜地被瓜分了!我相信如果这样下去!庐山比全国稍稍有点名的山都不如! 原来靖哥还有如此的才华,
欣赏美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