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森 发表于 2023-8-26 22:49:03

描写撷英55(环境描写之乡村)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36px;">描写撷英55</span><br/><b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伍穆<br/><br/><span style="font-size: 24px;">乡村</span></span><br/><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乡村新貌<br/>&nbsp; &nbsp; &nbsp; 踏上这片土地,既熟悉又陌生。儿时钻进钻出的土房子、泥巴路、猪栏牛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还有整洁的水泥路、青砖地。原来供全村人洗衣服的泥堰池塘,如今已用片石砌得方方正正,成了荷花池。一口用来汲取饮用水的简易水井不见了影踪,你还记得,井面上垫着一块湿滑的木板,上面长满青苔。妈妈说,有孩子从那里滑下溺亡过。现在,人们用的是自来水。(朝颜《樟树下,外婆家》)<br/>&nbsp; &nbsp; &nbsp; 【点评】用典型的材料反映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主要从三个方面(农民住宅的升级、道路的硬化和自来水的普及)来表现农村新貌。作者用今昔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面貌的显著变化。<br/>2.荒村<br/>&nbsp; &nbsp; &nbsp; 事实是,村庄已很难见到乌鸦的身影了。曾经安静祥和的村庄已被炮声和打石机的轰鸣搅扰得神经错乱,曾经炊烟葱茏的村庄已褪去往昔光鲜的外衣,破败不堪。我看到那些废弃的老屋爬满了瓜藤,一把锁紧紧锁住曾经烟火缭绕的岁月;我看到歪歪扭扭的小巷里,荒草丛生,月光的镰刀收割绵亘的落寞;我看到留守老人孤独的身影,被残阳拉得很长很长……(张强《乌鸦掠过村庄》)<br/>&nbsp; &nbsp; &nbsp; 【点评】乡村变化的另一面是,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以及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乡村人口总量在减少,留守老人、儿童占比越来越多,一些乡村开始走向衰败。作者用文艺笔调来反映这种变化,运用拟人、移用、象征等手法,使文句表意更加婉约,韵味更加隽永。<br/>3.炊烟<br/>&nbsp; &nbsp; &nbsp;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缥缈。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迟子建《暮色中的炊烟》)<br/>&nbsp; &nbsp; &nbsp; 【点评】陶渊明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是乡村典型的意象,是传统乡村的象征,具有温馨、宁静、飘逸、悠闲等特征。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厨卫、炊具、燃料的变革,炊烟也逐渐离我们远去。描写空灵、婉约、写意,有诗的韵味。<br/>4.大棚<br/>&nbsp; &nbsp; &nbsp; 而地里,正经的作物也少了很多,代之以无边无际的大棚,白茫茫的,……大棚里面的温度很高,我们猫着腰进去,一进去就把衣服脱得半光,男女不避。因为高度有限,我们得跪着,或者爬来爬去。我们在冬天做春天的活计,在春天里收夏天的菜蔬,四季完全混乱了。大棚里味道很重,尿素、发酵的泥土、挣扎着的种子、汗。这些味道混在一起,在高温里搅拌着。每个人从里面出来,都像刚刚从地牢里出来一般,浑身湿淋淋,鼻子眼睛被熏得皱成一团。(鲁敏《思无邪》)<br/>&nbsp; &nbsp; &nbsp; 【点评】温室大棚能使蔬菜、水果的生产不受季节限制,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城乡居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但在大棚里干活是很辛苦的。作者调动人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尤其是表达了人们劳动的艰辛和感受,使读者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对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者心生敬意。<br/>5.水田<br/>&nbsp; &nbsp; &nbsp; 经冬后的水田里,到处都是荒疏的气息。腐烂的污泥纠集着残留的草叶,一两丛枯荷的败茎倒卧在浊水中。脚步过处,紫绿色的水泡汩汩冒出。田野的颜色、声音、味道、状态都是颓废的,是大片的愁绪笼罩。一些生命似乎走到了尽头,遁入了幽暗。(李家淳《大地的清音》)<br/>&nbsp; &nbsp; &nbsp; 【点评】对经冬后水田的描写,不但需要观察,而且需要体验,才能更真切地感受。例如踩踏时所冒出的水泡的形态和颜色,如果不是亲自实践,则需要近距离观察才能把握。对于作家来说,深入生活,不是虚应故事的宣言。<br/>6.江南水乡<br/>&nbsp; &nbsp; &nbsp; 在那烟雨迷蒙的日子,邬桥一点一点近了,先是细细的柳丝,垂直的千条万条,拉了几重婆娑珠帘。桥洞像门一样,一进又一进。然后,穿过柳丝垂帘,看见了水边的房屋,插入水中的石基上长了绿苔藓,绒绒的。临水的窗户撑开着,伸出晾了红衣绿衣的竹竿,还有荸荠形的盖篮。沿水的回廊,立着百年不朽的大廊柱,也是生绿苔的。廊下是各色店铺,酒店的菜牌子挂了一长排,也是百年不朽。(王安忆《长恨歌》)<br/>&nbsp; &nbsp; &nbsp; 【点评】以乌镇、周庄、南浔为代表的江南水乡,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熟知,但要用文字刻画也并不容易。作者采选了柳树、小桥、临水民居和店铺等典型事物,用老到的文笔,把它们写得栩栩如生。“桥洞像门一样,一进又一进”,你若没有到过江南水乡,甚至,没坐过小船行驶在蜿蜒的小河,你就写不出来,甚至想象不出来。</span><br/></p><p></p><link rel="stylesheet" href="//www.shanglushan.com/source/plugin/wcn_editor/public/wcn_editor_fit.css?v134_p0H" id="wcn_editor_css"/>

1527029559 发表于 2023-8-27 11:58:48

为老师点赞

陈芳芳 发表于 2023-8-27 16:16:31

挺有文艺风范

00000000 发表于 2023-8-27 17:23:13

陈龙阳 发表于 2023-8-27 18:40:06

把乡村前后变化描述的太详细了

爱星星 发表于 2023-8-27 19:25:11

你真有学问,写的不错。

洋葱和土豆 发表于 2023-8-27 20:22:42

写得不错哦,点赞点赞

陈金玲 发表于 2023-8-27 21:23:05

写得很不错,点赞

缥渺 发表于 2023-8-27 22:04:12

为老师点赞

甜言蜜于 发表于 2023-8-28 07:25:46

挺好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描写撷英55(环境描写之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