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 发表于 2021-2-22 08:36:01

葛巾漉酒

穿越匡山之九十四:葛巾漉酒
                        葛巾漉酒
      上回,穿越匡山之九十三《兴趣正酣》说到,陶渊明、李白、朱熹、周敦颐四人午饭时分来到茶肆果然酒家,点了菜、喝着茶。待到上了菜,才发现陶渊明没有带装有庐岳窖藏与五柳泉酒的酒葫芦出来。
      ……
      四人听店小二说茶肆果然酒家有茶叶做的酒。李白兴奋的露出笑容,说道:“快、快、快,快把茶叶做的酒拿来尝尝。”
      不会儿,店小二用托盘托着一壶酒出来,嘴里唱道:“来啦!义兴茶酒一壶!”
      ……
      也不知过了多久时间,其他桌上的客人都走了,整个茶肆果然酒家只剩陶渊明、李白、朱熹、周敦颐四人,只见他们桌上已经有了16只空酒壶,仍然意犹未尽,兴趣正酣。
      ……
      这时,店小二笑容满面的走来,在陶渊明、李白、朱熹、周敦颐四人歺桌前停下,说:“四位客倌,吃的可满意。”
      李白酒兴正酣畅,说:“满意,太满意了。尤其是你们这茶酒,简直太好喝了。”
      陶渊明赶紧站起来,对店小二一揖,说:“对啦,小哥,你们这茶酒是怎么做的,可否告之一二。”
      店小二转身,对陶渊明双手一抱拳,说:“不好意思,客倌,要让你失望了。”
      陶渊明回道:“此话怎讲。”
      店小二回应说:“你们喝的茶酒,不是本酒家做的。”
      “哦!”陶渊明说:“那是谁做的。”
      “这茶酒啊,叫义兴茶酒。”店小二说:“是金雾中义兴茶叶专业合作社做的。”
      “哦!金雾中义兴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哪?”陶渊明说:“小哥可否认识他们,能否帮忙引见。”
      李白哈哈笑道,说:“潜公莫不是想自己也做此茶酒。”
      陶渊明说:“凡事瞒不过诗仙,我正有此意,想前往请教一二。”
      店小二微笑着说:“原来客倌是行家,我试着与合作社的兴总联系一下,看看能否联系上。”
      ……
      在店小二的带路下,陶渊明、李白、朱熹、周敦颐来到金雾中义兴茶叶专业合作社,兴总亲自接待他们。
      ……
      在此,插入一个小故事,说的是陶渊明“漉酒用葛巾”的事情。
      据说:在中国古代的诗人当中,要说最爱喝酒的,非陶渊明莫属。他对酒可以说是到了嗜酒如命的程度。
      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自叙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是有场比赴,每喝必醉。
      李白有首诗《戏赠郑溧阳》,就是写陶渊明的:“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这里说的“漉酒用葛巾”,还有一段故事呢。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热,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意思是说,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才接待郡将。
      陶渊明不可一日无酒,即使不吃饭也要花钱买酒喝。颜延之是陶渊明的好友,他去始安郡上任时,给陶渊明留了二万钱。史传中也没记载颜延之这二万钱是给陶渊明贴补家用的,还是专门供他喝酒的,反正陶渊明是全部押到了酒馆柜上,慢慢去喝,直到喝完这二万钱为止。
      据《宋书》记载,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在公田的种植问题上,曾荒唐的让县吏全部种酿酒的秫稻。后来在其妻子的一再坚持和要求下,改为一半种秫稻一半种粳稻。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说:“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征君。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
      ……
      (未完,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葛巾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