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司花 发表于 2019-5-8 09:14:02

花径副刊文学作品(4)

花径副刊文学作品
http://p1.pstatp.com/large/1771000fee2c2aa6d1ef
散文苑南崖遐想◆ 邱益莲http://p1.pstatp.com/large/177a000fe086e124a8ca
有人说,崖山之后再无士。莫非中国的“士”一直是与“崖”关联着的?山谷先生的生命里也有一座崖,那就是南崖,也叫南山崖。南崖,位于修河之滨,不知是多少万年前地质运动切割而起的山崖。这是一座孤峰,崖下江水湍急迂回,崖壁陡峭如削,崖顶古木参天,山石崎岖,藤萝蔓延。南崖的对面,是古老的分宁郡治所宁州府所在地。那里人烟阜盛,热闹非凡。可一条修河就将南崖与郡府阻隔开来,使得南崖远离凡尘的喧嚣,只能安安静静地日夜守着修江,目送河水滚滚东去。或许正是这块难得的净土,吸引了从上游双井乘舟而下的黄家少年?“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夜发分宁寄杜涧叟》)据说,当年不满十五岁的黄庭坚,因仰慕以《爱莲说》而著名的周敦颐的人品,驾着一叶扁舟,带着书童从双井顺流而下,到离家几十里的分宁郡治所地附近的濂溪书院学习,舟行河上,远远发现南山崖临空而起,山顶紫气蒸腾,他顿时系舟山崖,沿着峭壁攀爬而上。登到山顶,发现南崖果然是上天赐给他的风水宝地:山顶轩敞,整个分宁府城尽收眼底;环境幽静,唯栖鹘啧啧无人迹纷扰,这不正是参禅读书的最妙处?自幼深受佛教影响小山谷,决定以南崖作为自己的读书之地,于是,一座山谷书房,就在南崖诞生了。能够随性筑庐而居的人,定非等闲之辈,其财力就非同凡响。十多岁的小少年,何以有选南崖作为读书之地的魄力?其祖父黄湜官至朝散大夫,父亲黄庶亦为县官,舅父李常,更是大名鼎鼎的御史中丞,官宦之后的山谷,在南崖建个庐舍读书,经济该不是问题,只是十四五岁少年的这气度这决断力令人惊讶,令人仰慕!七岁,该是一个怎样的年龄?按今天的学制,该是一年级的学生娃了。可出身名门世家的黄庭坚,他的七岁注定有别于凡夫俗子。黄氏大家族,祖先积财买田,只为耕读传家,黄氏宗族办有自家私学,樱桃洞、芝台两所学馆,在当时闻名遐迩,连宋祁都到黄家学馆求学,可见其影响力。黄家藏书万卷,舅父李常又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藏书家,黄门弟子因读书走上仕途的人一个接一个,父亲黄庶是诗人,随口能吟出:“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的诗句,母亲李氏是著名的书画家,这样的门风家世,几代人的学术沉淀,七岁的山谷,自然是与众不同。游览张良所建的“良山道观”,七岁的儿童会做什么呢?追逐打闹腾跃嬉戏吧,可小小的山谷却吟出“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的千古绝唱,足见其饱读诗书,思想深邃超凡。七岁能如此看透人生的人,十五岁不到决定进城求学,并做出栖息于南崖之上的决定,自然就不会让人惊愕,这或许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吧。十五岁的山谷,已是声名鹊起之士,当时的州府官员,对岸的名门望族,皆接踵而至攀上南山崖来拜见这位名门世家子弟。南山崖,陡峭的山径上难通车马,那些达官贵人攀爬的身影,鱼贯在仄仄的山路上,当年的风光情景,恐怕也和滕王阁山的群英聚会相似吧。崖顶亭台楼阁,松涛阵阵,鹧鸪声声;崖下波涛壮阔,千帆竞逐,渔火点点;对岸闾阎扑地,尽是钟鸣鼎食之家。在这样一个繁华之地的边缘,得一极胜之境,沐着清风,顶着日月,参禅读经,吟诗作赋,闲敲棋子,夜剪灯花,泼酒赌茶,据一崖的乐趣,应是神仙也羡慕的吧!花香自有蝶,才高自来朋。东坡先生从长安来了,佛印大师从饶州来了,鸿儒高师,聚集在南崖之上,三人从此皆为生死之交,诗酒人生,揭开了一个怎样意气风发的时代?诗人、哲人,其实是大道至简天真烂漫的人。真文人都有真性情,都有童子心。于是,雅士趣事,流传千古。苏、黄、佛印三人常一起喝酒,自是东道主山谷先生做东。山谷与东坡、佛印是至性朋友,他们彼此常常会亲密无间地开着玩笑取乐。有一回,为了戏弄厚道的佛印,淘气的山谷先生事先与苏学士走下南崖,命仆人将酒菜置放船上,叫仆人等他们上船了出发了才去通知佛印船上喝酒,说有好酒好菜。正当苏黄沿着修河一边赏风景,一边恶作剧得意地想着佛印望着远去的帆影无可奈何的情景时,河上飘来了一只大木箱,当仆人将木箱捞上船时,两个大诗人还是放下正准备饮的酒,好奇地打开木箱。“哈哈哈哈”木箱一开,佛印豪放的大笑惊起了水鸟,他从箱子里爬出来。面面相觑的苏黄二人,心生一计:对诗,你佛印要是对不上,就看着我俩喝美酒,吃美食。对诗就对诗,谁怕谁!苏出:要雪变水容容易易,要水变雪难上加难。黄对:要水变墨容容易易,要墨变水难上加难。佛印:我要吃你们的容容易易,你们要吃我的难上加难。三个大孩子,开怀大笑,围着小矮桌在船上快乐地又一次尽情喝起来了。当东坡先生发现山谷也会吹牛,说乡人都能做诗,可有人却把福字帖倒都不知晓时,正要嘲弄好友一番,哪知机智的山谷看到老汉因不识字将“福”帖倒了时,要东坡先生连念三遍“福倒了”,从此开启了民间“福到了”“春到了”的美好愿望。风和日丽的南崖,该有多少浪漫的故事,可阴风怒号时,南崖壁下又常是悲剧发生之地。船行此处,水流湍急,常是船翻人亡,端坐在南崖书院的山谷先生,常是痛心疾首,自幼就深信佛教他,对山崖之下孽龙兴风作浪甚是恼怒,提刀在南崖陡壁上刻下一个巨大的“佛”字,从此南崖壁下,再无船只出事。南崖的风景,修河的灵秀,孕育了这位千年难出其一的博学鸿儒,他有更宏伟的济世之志,山谷走下南崖,顺流而下,宦游四方。然而,“食贫自以官为业,游学从政路多舛。”山谷先生一生却壮志难酬,尽管做着小官,他却始终坚持“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的官道。政治是多险恶的东西,混迹官场的政客没有不是戴着面具唱戏的,山谷先生却偏偏是个例外,他耿直不阿,直言直道,从不为权势所屈。当师友东坡先生遭遇困厄时,山谷依然不离不弃,对东坡敬仰如初。先生之人品官品,与南崖高耸直立之峰,相得益彰,是南崖造就了先生,还是先生滋润了南崖?“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南崖的春天走了,还有再来的时候;人生的春天消逝了,却无从追索,只有寂寞无行路了。大宋的春天随山谷的青春一起随着修河之水滚滚东逝,一去不回头。国运衰微时,奸人当道,山谷先生因着《神宗实录》竟被羁管宜州。宜州,那是个多么遥远荒芜的世界,那是任凭先生“百啭无人能解”的蛮荒之地,骑牛的牧童,远离了故乡的南崖,随风飞过了蔷薇,春天再也没有回到南崖之巅。大宋的皇帝,嗜文的偏多,可偏偏大宋的文人特别落寞。苏学士也好,黄山谷也好,都只能将无限才情,寄托在自己的诗词书法中。“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始自工。”一个指鹿为马、容不得文人自由思想的国家,是多么不幸!可国家之大不幸,却造就了诗家的大幸,不然,怎么有山谷先生的江西诗派鼻祖之称号千古永垂,苏学士的豪放词风成万世词宗呢?苏、黄、米、蔡的书法传世,不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站在南崖的脚下,思潮滚滚,遐想翩翩。南崖,依然高耸在城南,修河似一条青龙蜿蜒游去,松涛阵阵,恰似在诉说着当年苏黄吟诗赌酒戏茶的欢乐情景。山上随处可见的山谷手迹,苍劲雄浑,千年的风霜,却并没有淡化一丁点那个双井走出来的牧童的背影。青石板上,传来阵阵历史的穹音,空谷传响,经久不绝。南崖,一个士人的化身!
回家是一种幸福◆ 张燕峰每次听到刘德华的歌曲《回家的路》,心灵深处的柔软总会被温柔击中,在优美的旋律中,仿佛自己的心已如鸟儿一样,飞越关山万里,向家翩然飞去。多年前,我像一粒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四处飘零。细细算来,我在异地他乡生活了二十多年,但生命的根系却依旧在那个遥远的小山村盘根错节。于是,只要有假期,我总会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家的路——那条让心灵宁静灵魂安放壮阔的路。回家可以抱一抱父母。白发双亲,仍是那样慈和,岁月的霜雪染白了母亲曾经如瀑的黑发,岁月的风尘压弯了父亲曾挺拔如松的脊梁。唯一没有随着时光老去的,就是他们亲切的话语和慈祥的笑容。回家,温柔地抚摸着他们粗糙的大手和皱纹丛生的沧桑脸颊,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瞬间,父母的笑靥如花绽放,多少逝去的甜甜蜜蜜的旧时光,如清澈的溪流一样在我的心头潺潺流过。恍惚间,我仿佛回到儿时,成了他们膝下承欢的那个顽皮的孩子,幸福如潮水,漫上心扉,无边无际。回家可以做一回真实的自己。在与父母相守的宁静时光里,在与他们深情对视中,所有困扰我的烦恼和忧虑都如迷雾一样烟消云散,所有在人海中用来保护自己的坚硬铠甲,一件又一件,一一卸下,所有用来伪装自己的戏服,一层又一层,全部脱下。此时,我眼眸清亮如星,如一个初生的婴儿。我仔细聆听着父亲的教诲,与母亲絮絮叨叨地闲话家常,他们一句句朴实却蕴含人生哲理的话语,轻柔地拂去了我心灵上沾染的尘埃,抚平了我心底岁月的犁铧划出的深深浅浅褶皱。回家可以让你疲惫的心灵得到休憩。家是我们永恒的港湾。无论漂泊多久,无论离家多远,茫茫暗夜里,总有一盏灯光为迷途困顿的你照亮。多少平时难以开口的羞涩,在父母面前可以尽情倾诉,多少因匆匆奔走而疏于盘点的得失、胜负,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总结,多少湮没于漫漫旅途中的温暖细节可以细细回味咀嚼。更遑论母亲做的千层饼,父亲拿手的红烧肉,它们又以无与伦比的甜美馨香安抚你的嘴巴和胃囊,让你的身心舒畅熨帖。无论你漂泊多远,家就是一根长长的线,牵着游子的脚步牵着你我的心。回家,不仅尽为人子女的义务,更是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回家,真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幸福。
微小说红 包◆ 傅爱平常贵思眯着眼睛盯着手机,用有些笨拙的手指敲击屏幕,接连不断地抢了几个红包,都是一些三块两块的,于是他连着发了一个一百元的红包,心想让这帮老伙计们抢去吧。半年前老同学经过熟人的熟人才找到他,并加入了微信群“琥珀之恋”。当时他激动得彻夜难眠,在家破天荒地笑逐颜开,并语无伦次地和老婆絮絮叨叨,说着他以前从未提及过的陈年往事。六十开外的常贵思,可畏历经坎坷。十五岁下放,八年思想改造,后来回城进工厂,上世纪九十年代又下岗,只能自己在外谋生,中年才讨到老婆并育有一子。他每天打工赚钱,饱经沧桑的脸整天阴沉着并且有些木讷,日复一日地忙碌着。和同学们联系上以后,常贵思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几乎每周都有同学聚会聚餐。每次出门前,都要老婆帮他找出做客时才穿的新衣服,这样才不会在老同学面前失了面子。常贵思拿着手机又发了两个红包后就睡着了。他老婆此时正在儿子房间里,儿子拿着手机边浏览边和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忽然看到爸爸给他发一个红包,随手点开了,一看只有二十元,不屑地说:“爸爸太吝啬了,只给二十块?”“你要体谅爸爸,爸爸的钱都交给了妈妈,我发给你是一样的。”她安慰儿子道,然后走进卧室,捡起常贵思掉在地上的手机,拿到儿子房间打开手机,点开微信,忽然有一个网名叫梅花儿的人跳入眼帘,在与常贵思聊天中领取了他五百元的红包,而常贵思这边的聊天记录全部删除了。儿子看着妈妈紧锁的眉头,接过手机看后也变了脸色对妈妈说,“老爸真够可以的了,竟然给了梅花儿发个大红包,而她连个谢字都没有,她难道是老爸养的外室?” “别乱说话,这样对你爸爸不公平。”在儿子面前她有些难堪,但是她的内心还是有些难以平静,背着老婆给别的女人送红包道理何在?她拿着手机一时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人说得清楚吗?他整天在外面……想到这五百元钱,都差不多是儿子一个月的生活费了,就这么一下子就没了。沉思片刻之后,就在手机上操作了一阵,又送回到常贵思的身边。常贵思睡了一小会儿,醒来后打开手机接着看微信,同学们又在发红包,可他手慢了未抢到。他想自己再发一个百元红包,等他准备把钱塞进红包里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钱了。他查看银行卡时,发现银行卡也已经解绑了。也就是说,目前他已经身无分文了。他起身走到儿子房间想让儿子帮他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儿子拍拍老爸的肩膀笑而不语,明摆着不想帮忙的意思。晚上,上床之后看着老婆,他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哎,你动了我的钱吧?”老婆没理他。“和你说一声,以后不要再动我的东西,该给你的我都给了。”“东西?什么东西?”老婆背对着他冷冷地回了一句。“我是说你要动我的东西,得打个招呼吧?”常贵思有些烦躁。“我只是觉得你做人应该厚道一些,别吃里爬外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瞒着我?说给我听听?”老婆用不屑的眼神看着他。“我说老婆,求明示,好吗?”常贵思有些急了。“和我打哑谜是吧?过年了,或者有什么风流债该还了吧?”“你说什么?”常贵思瞪着眼睛真的不耐烦了,一下子坐了起来。“哼!微信红包删了不留痕迹是吧?你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事情办完了?有人领了你的红包,记录并没有删掉,你也够大方的,还梅花儿,呸!够酸的。你想干什么?欺负人是吧?”她也坐起来用蔑视的眼光看着常贵思,仿佛感觉他是那么的陌生。“噢,你是为这事呀?哈哈!我告诉你,我们下放在一起八年多,修水库时她给我们做饭,分饭,很公平的。我能活下来就是因为有饭吃,而不用去抢饭吃。她是我们的老大姐,我们敬重她。如今老同学们好不容易联系上了,还知道她得了绝症,我只是尽一份力,还她个人情!”赏贵思理直气壮地说着。老婆怔怔地看着他,将信将疑……
新诗眼苦瓜开言(外二首)◆ 张慧敏多像一朵花呀那沉默的,夭折的无人问津的苦瓜就在它裂开的一刹那洒落一地的红宝石它原来如此金黄鲜红,优雅好像它从不曾苦过不曾皱巴巴地存在原来再苦的瓜,心也是红的再久的沉默,咧开了嘴也还是一朵笑着的花如果碰巧你还在一不小心看见苦瓜开
对岸我在车上,细雨在下却还是看到了窗上的那棵树不是窗上,是对岸河的另一边那树黄得多美啊就像一个人老了终于须发飘逸枝和叶都消失了它梦幻得像是另一棵树的倒影那金色的灯盏独立着旁若无人,为此刻而生一棵树从青到黄可有一个人仰望有一条河赞叹多么完美的时光而此刻的我们尚青黄不接那就让我们记住吧这晨昏交替的漫长
落叶看见的人都说这些叶子多美啊这些叶子不就是那些吗在窗前,在路边布满我们经过的每一条街道从春到夏,日日夜夜那也必须要等等红了,黄了摇摇欲坠零落成泥最后的一刻我们才看见,才想拥它入怀拾不起来也罢看见了就好至少可以,一起天黑
期盼春来(外一首)◆ 张云春,就这么素面朝天地来了就这么冷冷地站在季节的道口目送冬去并非空手而来即便式微,那雨也久富油的盛名这江洲,瘦了一冬的水土行将肥沃,也必将花团锦簇地,惹我迷眼,乱入
小春风年兽退城小春风的手伸过来未能捅破窗纸揭开谜底容我,继续窝在冬藏的秘闻中强记,山河故人闯荡江湖出奇制胜的宝典
二月八日这场雪◆ 熊谦体2月8日这场雪下在春后盼望已久如同圆儿时的梦从去冬开始终于来了,轰轰烈烈地忽然间闪亮登场真想拥抱你别无所求更不会揣测你迟到的心思世事难料你既然匆匆地来了为何又匆匆地离去此刻微信群热闹非凡朋友说庐山的雪下得酣畅淋漓仰望庐山谁能比过她的高度这是一场圣洁之恋告诉我如何转身才能跟上你的脚步(文章来源长江周刊)



莫须有 发表于 2019-5-9 08:50:50

告诉我如何转身    才能跟上你的脚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径副刊文学作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