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留春 发表于 2016-5-25 07:10:12

炒了无数次的剩饭

南康小子 发表于 2016-5-25 07:51:17

好期待

永不放弃 发表于 2016-5-25 08:04:57

有大虾出来说道说道没?

大废柴 发表于 2016-5-25 08:09:09

其实这里有很多东西要纠正一下:
第一,关于上下联的问题,传统的对联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现代的有部分是上联在右。最好的方法是看横批,横批的开头一边就是上联,结尾一边就是下联。而这里明显是遵循的传统的对挂方式,没什么大的问题。
第二,其实看这幅对联, 并没有突出“承党恩”大于“顺民意”,恰恰相反,一副对联往往下联是上联的延伸和加强,“承党恩”是小,“顺民意”是大, 先小再大,就如“布大局”才能“成一统”,这也是一个先后,小大的问题。总的来看,这幅对子突出了党的领导的先决条件,最终是为了实现顺民意的代表民主的思想,所以所以在这也没什么大的问题。

以上观点为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天乐 发表于 2016-5-25 08:19:02

按 仄声 平声分有点问题,按念的顺序为上,比较合理正确。

永不放弃 发表于 2016-5-25 08:37:13

大废柴 发表于 2016-5-25 08:09
其实这里有很多东西要纠正一下:
第一,关于上下联的问题,传统的对联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现代的有部分 ...

传统的对联悬挂方式是面对主席台的右侧为上联,左侧为下联,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自从时任教育部长的郭沫若建议把书写方式从右往左改成从左往右后,后来横批的写法也出现了从左往右,但上下联还是严格的遵循传统。家里的贴对联,是以人出门时左为上联,下联,体现的是左为大右为次,而这左右之分不紧紧体现在对联上,也体现在我们吃饭办酒席的坐次上,还体现在古代的官职上,比如左丞相右丞相。庐山是一个人文圣地,有着白鹿洞书院这传统文化品牌,希望严格按照传统。毕竟到时候要现场直播的,全省甚至全国都可以看到。

蝈蝈001 发表于 2016-5-25 08:39:53

大废柴 发表于 2016-5-25 08:09
其实这里有很多东西要纠正一下:
第一,关于上下联的问题,传统的对联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现代的有部分 ...

传统的对联贴法不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吗?

ξ不是你 发表于 2016-5-25 08:42:32

Really 发表于 2016-5-25 01:04
没那么严重,亲

省里都在看着呢,还有国内各大媒体长枪短炮的,丢不起这个人

蝈蝈001 发表于 2016-5-25 08:43:23

“大废柴”所说的依照横联的阅读方向确定上下联也是可以的。楼主没必要过于吹毛求疵,对联的张贴合乎道理即可。

五柳树下 发表于 2016-5-25 08:49:15

估计楼主不是党员{:titter:}{:titter:}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庐山市近日宣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