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平阳 发表于 2016-1-17 21:28:03

心醉汉阳峰

本帖最后由 三水平阳 于 2016-1-18 10:45 编辑

                                           一
    身居匡庐下,对于庐山第一高峰--汉阳峰一定是心醉已久的。自去年元月登顶金轮峰后,就一直揣摩着登上汉阳峰的想法。不久前,驰茵叫我帮助联系一些袋子,说拟元旦后准备组织一次户外团队前往汉阳峰等景区开展捡拾垃圾的环保活动。听说新年伊始有登汉阳峰的机会,又是一个环保宣传活动,我很快表示要争取前往。
    汉阳峰为庐山最高山峰,因临近有一大一小两座山峰,所以又分称大汉阳峰和小汉阳峰,平时我们所登顶的均指大汉阳峰。
    汉阳峰南有紫霄峰、东北是小汉阳峰。西北乃一峡谷,是庐山著名的“ 康王谷”,相传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千古佳作《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飞瀑,史载“ 谷帘泉”,那里居住着陶姓等人家。 “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当头红日迟迟转,俯首青云得得来。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这是对海拔1474米的庐山第一高峰汉阳峰的真实写照。

                                    二
   今年元月9日清晨,我带上行囊,按约定时间早早的来到了休闲广场集结地。
   冬季早晨的广场上,尽管寒风嗖嗖作响,但为这次户外登山拾垃圾活动,集匡庐山南的斜川、秀峰、落星墩等多支户外三百余人的队伍都准时的汇集于广场。在以《星子网》和各户外团队举行以“捡拾户外垃圾,清洁美丽庐山”为主题的环保宣传及签名仪式后,各户外团队向各自预定的庐山景点线路出发。
   8.30时,我随斜川户外车队一行到达庐山山南简寂观后,开始与队友们向目的地——汉阳峰攀登。
    出发前,曾从天气预报中得知当日可能有小雨,开始群贴中报名登汉阳峰的人员似乎也并不多。或许有庐山第一峰的诱惑,临行时登顶汉阳峰的人数却增至有30余人。跟着这一大群户外团队登山我还是第一次,我从队友中打听登至山顶最少4小时以上,据说同行中多人曾多次登顶汉阳峰。面对1474米海拔、来回近8小时的路程,又在这样一个阴雨的冬季登山,开始心中还是有点担虑,也担心掉队,于是,一开始我便选择力争行走在队伍前列。
    由于前晚多了点酒,刚登山时脑还有些恍悠。但随着运动的加速,身体在不断的发热,原本穿着的棉袄、毛衣也在一层层的剥落到背包里面,虽然置身这阴冷冬季的丛林之中,却丝毫没有半点寒意,望着一直挺拔而上的山峰,精神却空前的高涨起来。
    对于这次以捡拾垃圾的登山活动,我原本以为组织者们也就是搞一次象征性的环保宣传,但其周密的组织及措施还是令我深为感触。
    近些年,随着户外活动人群的急速增加,一些景区景点随意乱扔垃圾现象实在令人惨不忍睹。记得去年元月我初登金轮峰顶时,望着峰顶被游人撒扔下的一大堆塑料及食用垃圾着实很纠结了一阵,只得将那些散落的垃圾集中捡拾到袋子里面,就地压在峰顶的石块下,尽管没将垃圾带下山处置,但心中似乎也了却了一点点心愿。

                                     三
   这次登山拾垃圾除山南的六支户外队伍外,还有九江、南昌的一些户外也响应其中,他们从不同的山路方向,带上蛇皮袋子,不顾脏累,沿路一边清捡垃圾一边向汉阳峰集结,并各自制作了几十块以“爱我庐山,保护环境,捡拾垃圾”为主题的队旗和宣传牌沿路悬挂宣传,这对于庐山景区从事户外的人们或许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与引领。
   爱庐山,爱自然,爱户外,从我做起。我想,生活中,如果我们都有这样一些户外人捡拾垃圾的态度与精神,并以此来感恩我们身边的城市与街道,那一定也是件更时尚、更开心的事情;这次户外“庐山清洁”活动的意义也将更加深远。
   汉阳峰的山路与平时所登景区之山有所不同,山道大都陡峭狭窄,两旁尽是高耸的树林,身在丛林深处,你很难感觉到目的地的召唤,尽管你彼惫的脚腿发麻,为了目的地,你依旧只有眼望着脚尖不停的向前攀行。
   在与我同时前行的队员中,有位来自贵州刚入伍不到一个月的消防队员,他们是这次环保活动作为确保垃圾焚烧安全的护卫身份参加这次活动的。今年刚19岁的他,也是初次登这样高的山峰,他说当兵对自己也是一种学习与历练。在整个登峰过程中,小兵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轻松的状态,一直行走在队伍的前列。那样的年龄能如此毅然,真的实属不易。
   随着山高度的攀升,气温也渐渐的变的寒战,而毛毛雨夹着小雪子也趁势欢呼个不停。此时,尽管身上内衣已湿的感觉冰颤,我们只得又穿起厚实的衣服努力前攀。
   12时30分,我们行走在前列的人员经过整整4小时的连续攀登,终于穿过层层山峦和丛林,成功登至大汉阳峰山顶。
                                    四

    站立于汉阳峰顶,感到气温骤然下降,寒风刺骨,尽管裹上所有携带的衣物,全身依然冰凉颤悠。在峰顶不到百平方平台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小小的石屋,据悉原是峰顶用于值勤的哨所。在我们上去时,先登顶的外地户外人群已在石屋内生起了柴火取暖。
    在大汉阳峰东侧石屋顶上平台中央,镌有一石柱,正背分别上刻有“大汉阳峰”及“庐山第一主峰”几字,其旁有联,字迹依稀可辨,上联是“峰从何处飞来,历历汉阳,正是断魂迷楚雨”;下联是“我欲乘风归去,茫茫禹迹,可能留命待桑田”。刻于清光绪年间,颇有意境。台前是一石崖,名禹王崖,传说大禹治水时,曾来这里观察长江水势,考虑治水之方。据知早时人们登临峰顶,可选眺长江滚滚东流,近观鄱湖水波浩渺之壮丽景致。然而,由于六七年代汉阳峰大规模人工植树造林,如今峰顶的四周已完全被高耸参天的树木所掩映,那种曾有的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可憾已再难以寻觅。
    下午1。30时,在细细的雪雨相拥下,我们开始了返程。雨后的山道,尽管泥泞湿滑,许多人在泥道上一次次跌倒又爬起,但一路却听不到一声叹息。从大家的笑语喜悦中,相信我们的每一次户外,各自都收获着一次不同的满足,带回同一样的心愿与祝福。   
    户外是一种对自然的敬重,有时也是对自己的一次释放。走进丛林,登山攀崖,或许并非一定为赏景和健身而来;犹如登顶汉阳峰,你也无从全方位的去领略山峰四周的景致,找寻的也许只为各人所愿,各有所悟所感而罢。其实,人在漫漫旅途,风景并不重要,只要有你同行就好。                                                                     

两人三足 发表于 2016-1-19 07:25:47

楼上的你没赞。。。。。

大废柴 发表于 2016-1-18 22:03:33

这样的好文章为何以不赞~

姜玉川 发表于 2016-1-18 19:09:27

飞飞 发表于 2016-1-18 13:36
严重要求配图!!!

严重期望飞飞同行户外

飞飞 发表于 2016-1-18 13:36:15

严重要求配图!!!

扬航 发表于 2016-1-18 12:22:36

看过此文,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文章叙述清淅,写的很好。http://www.shanglushan.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60.png

三水平阳 发表于 2016-1-18 11:14:53

姜玉川 发表于 2016-1-18 11:00
文章很详细叙述了这次活动,妙哉。我很久没有提过笔,向星友学习了。

姜老师一路辛苦,图像制作很专业及精美,感谢同行。

姜玉川 发表于 2016-1-18 11:00:03

文章很详细叙述了这次活动,妙哉。我很久没有提过笔,向星友学习了。

SCI 发表于 2016-1-17 23:03:48

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南康小子 发表于 2016-1-17 23:01:59

是哦,有图片更好

果然 发表于 2016-1-17 22:09:01

如果上几张图更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心醉汉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