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收藏民国时期民间唱本?
70年代,本县白鹿、南康一带农村,流行唱读民间唱本。当时没有电视,农村文化生活枯燥。农民们茶余饭后,或 下雨天不能下地干活,或三五成群在山上湖畔放牛,总是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识字的人唱读民间唱本。(俗称读歌本)这些唱本,都是七字一句的韵文,有的中间夹有十字一句的段落,唱读起来朗朗上口。大部分为手抄本,也有极少数石印本。我看过或听过的有:《乌金记》、《梁山伯与祝英台》、《陆茵姐》、《白蛇传》、《白马驮尸》、还有写星子的真事《赵拔萃告李知县》,当时看过一本石印的叫《刘全进瓜》。内容与后来改编的戏剧大体相同。可惜,三十多年过去大,没有留下一本,且当年喜欢看和读的人大多作古。前段时间问过一些人,没有收藏的。现求助网友,看能不能搜集到一些,在网上晒一晒,供大家欣赏。是什么?西河戏吗?
南康小子 发表于 2015-12-9 06:48
是什么?西河戏吗?
不是西河戏剧本。
南康小子 发表于 2015-12-9 06:48
是什么?西河戏吗?
难道没有人看过?我想:县城、白鹿一带50岁以上的人,70年代应该有不少的人听过或看过。
山南一叟 发表于 2015-12-9 21: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难道没有人看过?我想:县城、白鹿一带50岁以上的人,70年代应该有不少的人听过或看过。
那是什么?
陆英姐》(手抄本)
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定乾坤,别的闲言都不说,听讲湖南姓张人。张家有个陆英姐,年方二九十八春,上穿绸缎大红袄,下穿八副紫罗裙,红绫袜子锦丝带,三寸金莲脚下蹬。涂上姻脂搽水粉,八字眉毛二边分。绣金扇子遮上脸,挑花帕儿挡灰尘。行路好比风摆柳,说话不露白牙根,天姿国色好漂亮,果然生得爱杀人。少年公子起花心,向前几步把话问,一问大姐哪里去,二问大姐哪里人,三问大姐何年纪,四问大姐何时辰?陆姐转脸笑吟吟,后生崽俚自多情,与你人生面不熟,何故要与我相认。为何问我哪里人,为何问我哪里行,为何问我甚年纪,为何问我生时辰?你要走来前面走,你要行来前面行,铜盆打水不相赞,隔河插柳不成荫不是亲来不是邻,不必与我相伴行。旁人知道说是非,熟人见了难为情。情哥转脸笑吟吟,情姐说话甚聪明,
我有几本是从湖北买来的,有鸟沙记,珠沙痕,罗成全集上下,还有二本记不请 我认为这是一些很好的民间文艺作品,值得搜集整理。能否在网上晒一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