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废柴 发表于 2015-7-30 22:21:08

【诗论】关于古诗格律中的"古入声字"的一些问题

本帖最后由 大废柴 于 2015-9-19 14:45 编辑

图片的原帖子链接为http://www.shanglushan.com/thread-137075-1-1.html

       之前笔者两篇帖子都是就近体诗的平仄和押韵方面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民兄读后对古人在近体诗平仄韵律方面也有一些困惑,比如上图所说之格律问题,这里我用这首诗来借花献佛,笔者幸的是有闲暇时间翻看此类书籍,也是略懂一二,故以这首诗为范,交流切磋此类诗话与祝君共考之。笔者水平有限,如有不对之处,还望各位予以指正。       此诗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咏物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其代表成名作,此诗对仗工整、诗工正格、语句流畅、意境自然。原文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平仄格律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对仗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对仗(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注:括号内都是可平可仄的。
从上面的平仄可以看出来,其为首句平起不入韵式的五律,韵为下平八庚韵部。而之前我们有说到该句式正格为:
首句平起仄收式,又称为“平起不入韵式”,其格律规则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要求两句对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要求两句对仗)△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那么在这里有人就疑惑了,其二句的“一”字为什么我把他划成是仄声呢?其实这跟语言环境有关,现代普通话跟古时发音有区别,“一”以及“鸭、押、壹、揖、约、曰”等字都是是古时是入声字,入声古人划为仄声,“萋萋满别情”的中的“别”字也是如此(八、别、白、鳖、柏等都是古入声字)。       其实学会分辨入声字只是有利于我们分辨律诗中的平仄关系,我们阅读欣赏古代诗歌时要记得,现代汉语中一些平声字在古时候是仄音,现在我们辨别入声字只能靠查相关的字典才行。以古诗的语言发音,上面的平仄规则就自然是没有歧义的了,所以如此一看的话,上面这首五律是否对仗规范,格律正格呢?       另外,李荣先生在《四声问答》里面总结了一套顺口溜,笔者在这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1、“zh、z、g、j和b、d,可管阳平二百多” ;就是说凡是与“zh、z、g、j、b、d”六个声母相拼而成的第二声的字,即阳平调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如       2、“d、t、n、l、z、c、s,拼e皆入宜自知”;就是说“d、t、n、l、z、c、s”七个声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什么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如”de、te、 ne、 le、 ze、 ce、 se”发音的字。       3、“zh、ch、sh、r加上k,拼uo皆入不用说”;就是说“zh、ch、sh、r、k”五个声母和韵母“uo”相拼时,不论普通话什么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如:“kuo、zhuo、chuo、 shuo 、ruo ”;       4、“d、t、n、l、b、p、m,拼ie去爹”;意思是说“b、p、m、d、t、n、l”五个声母跟“ie”相拼时,无论现在什么发音,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爹”字例外,如“die、tie、 nie、 lie bie、 pie 、mie”;       5、“d、g、h、z、s,与 ei拼皆入”;意思就是说“d、g、h、z、s”五个声母与韵母“ei”拼合成的字,不论现在什么发音,都是古入声字。比如“dei、gei、hei、zei、sei”;       6、“fa,fo”皆入;声母“f”跟韵母“a、o”拼合的字,都是古入声字。       7、“üe”韵出去嗟、瘸、靴;意思是说凡是读“üe”的字,除开“嗟、瘸、靴”等字外,其他都是古入声字。       8、其他还有少许也是古入声字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多查字典多上网查应该都能对我们对古时的入声字有个比较准确的了解。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辨别古入声字对我们学习古诗格律有好处,但是现在我们需要作诗的话,还是最好以现在的汉语普通话发音进行平仄排律为好。

大废柴 发表于 2015-7-30 22:52:58

本帖最后由 大废柴 于 2015-7-30 22:56 编辑

{:soso_e100:}还望此帖能为民兄排忧解惑。

文山鹿 发表于 2015-7-31 01:54:44

我有三个疑点,不得其解,请问贤弟,其一:野火烧不尽,诗中“不”字为仄音,为何标为平音?其二:晴翠接荒城,诗中“接”字为平音,为何标为仄音?其三:萋萋满别情,诗中“别”字为平音,为何标为仄音?我并非吹毛求疵,只是想究其原因,打开心结!希望贤弟能理解!

陈林森 发表于 2015-7-31 07:50:41

民义 发表于 2015-7-31 01:54
我有三个疑点,不得其解,请问贤弟,其一:野火烧不尽,诗中“不”字为仄音,为何标为平音?其二:晴翠接荒 ...

“接”“别”今天是平声,古代是仄声。“不”字可能就是例外了。

蚂蚁 发表于 2015-7-31 08:05:52

给我们门外汉扫盲

大废柴 发表于 2015-7-31 08:29:35

陈林森 发表于 2015-7-31 07:50
“接”“别”今天是平声,古代是仄声。“不”字可能就是例外了。

“不”字在格律诗中,可平可仄,用法比较灵活。明末张自烈的《正字通》引述云:“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

大废柴 发表于 2015-7-31 08:33:43

大废柴 发表于 2015-7-31 08:29
“不”字在格律诗中,可平可仄,用法比较灵活。明末张自烈的《正字通》引述云:“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 ...

像唐诗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字灵用。“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等等,把不字作平声,上面的是否就非常合律呢?

也就是说“不”字后面的字是个仄声字的话,那么这个不字一般都是划成平声字。


大废柴 发表于 2015-7-31 11:52:00

民义 发表于 2015-7-31 01:54
我有三个疑点,不得其解,请问贤弟,其一:野火烧不尽,诗中“不”字为仄音,为何标为平音?其二:晴翠接荒 ...

       4、“d、t、n、l、b、p、m,拼ie去爹”;意思是说“b、p、m、d、t、n、l”五个声母跟“ie”相拼时,无论现在什么发音,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爹”字例外,如“die、tie、 nie、 lie bie、 pie 、mie”; bie是仄声

大废柴 发表于 2015-7-31 11:53:54

陈林森 发表于 2015-7-31 07:50
“接”“别”今天是平声,古代是仄声。“不”字可能就是例外了。

陈老师说的很正确。而不字在许多唐诗里面都是可平可仄的。是比较活的一个字,可能是古人的发音吧,现在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文山鹿 发表于 2015-7-31 18:27:42

陈林森 发表于 2015-7-31 07: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接”“别”今天是平声,古代是仄声。“不”字可能就是例外了。

谢谢老师!望能多加指点!不胜感激!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诗论】关于古诗格律中的"古入声字"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