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轻风细雨田,雨润绿芽扬。
已过千层土,
一心向太阳。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废柴 发表于 2015-7-30 14: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贤弟,请问一下,有些古诗不遵循平仄格式,使我一团雾水 ,请贤弟明示!
民义 发表于 2015-7-30 16:15
贤弟,请问一下,有些古诗不遵循平仄格式,使我一团雾水 ,请贤弟明示!
比如呢?能举例么
大废柴 发表于 2015-7-30 16: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比如呢?能举例么
比如以上你说的古诗,希望你能详解!
本帖最后由 度日如秒 于 2015-7-30 21:31 编辑
民义老弟之诗,总得感觉富含哲理兼具灵性同时非常有生命力,又如扬起的风帆一样蓬勃,充满正能量。不像愚兄,总是暮气横秋半死不活的格调。如在韵与律中多加揣摩,求教于陈老师以及星星、不争、树多好啊、鄱湖春帆、人醒我醉、东篱忆菊、.柴柴、(以上只是略举,版块中还有很多)等诗人才子,平时多看多背诵古代格律诗,假以时日当可大进!愚兄甚是沮丧,力有未逮,且无法潜心学习。是以虽有学习愿望,实无奋起动力! 民义 发表于 2015-7-30 18:02
比如以上你说的古诗,希望你能详解!
老弟不才,已经就这个问题单独发帖进行说明供民兄参考。其实不是有些古诗平仄格律不标准,而是语言环境不同,以致于我们现代人去阅读时比较困惑罢了。
http://www.shanglush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106&page=1&extra=#pid725359
度日如秒 发表于 2015-7-30 2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民义老弟之诗,总得感觉富含哲理兼具灵性同时非常有生命力,又如扬起的风帆一样蓬勃,充满正能量。不像愚兄 ...
仁兄过谦啦!“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喜欢的格言,学习会让人进步,我深有体会!你一直是我敬佩的人!做人做事做学问,你一直都是我的榜样!博采众长,厚积薄发,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时刻希望听到你的教诲和点拨!
民义 发表于 2015-7-30 23:19
仁兄过谦啦!“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喜欢的格言,学习会让人进步,我深有体会!你一直是我敬佩的人!做人做 ...
不可,这可是折煞我了,相互切磋才有进步,我也能从此中得到凝练学习。 民义 发表于 2015-7-30 16:15
贤弟,请问一下,有些古诗不遵循平仄格式,使我一团雾水 ,请贤弟明示!
那是古体诗!古体只求韵脚!但在唐代是一个过渡期!由古体过渡到新体,这期间当然有部分诗与新体诗有点区别!你所指的格律诗属于新体诗!古体诗不讲究平仄和对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