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 发表于 2013-12-10 12:34:40

[落星墩与流星墩神话故事]的前言

本帖最后由 夕阳无限好 于 2013-12-10 16:15 编辑

                                             落星墩与流星墩神话故事                                                            前言       神话和传说,是源自洪荒、出自民间的古老故事。有的传说流传至今,有的却己失传被人们遗忘。       盘古把天地分开,他创造了天和地。女娲用泥创造了人,于是大地有了生老病死;有了爱恨情仇;有了耕种和收获;有了苦难和欢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们为了生存与大自然在不断地抗争、为了生存不畏辛苦地劳作、为了生存不停地迁徙。在这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些故事经过后人的加工、提炼以及对宇宙万物的许多神秘、奥妙的现象又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就给这些故事赋予了神话的色彩。这些古老神话瑰奇恢诡,古彩斑烂。是祖先们寓丰富的想象力及智慧而创作出来的。       落星墩与流星墩原本就应该有一个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因为落星墩这个天外来客本身就充满着神奇色彩,蕴含着难解的奥秘。它与湖边孤立的流星墩相守、相望就赋予人们无尽的遐想,无穷的思索。       从唐代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落星墩上留下了足迹和墨宝。如后唐僧人齐己在写落星墩的诗内第一句就写道“此星何事下穹苍,独为僧居化渺茫。”我想他或许知道落星为何下穹苍的故事,只是不愿提及罢了。因为作为僧人他觉得一切都是过眼云烟,飘渺茫茫。范仲淹在落星墩的诗中写道:“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涛里”我想他是为天上这个仙星落到波涛翻滚鄱阳湖中扼腕叹息吧。王庭坚在落星墩诗中“昔讶天星落,今知地骨浮。”还有王安石、朱熹等名人雅士登上落星墩的寺庙里挥毫提诗,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落星墩提写的诗句不胜枚举,我也就不一一赘说。但他们都没提及落星墩与流星墩的传说故事。       在灿如星辰的中华文化宝库里,无法寻找到落星墩与流星墩的传奇故事,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墨迹。这是我一直难已释怀的事情。       去年的中秋夜我又一次拿出一九七五年,我少年时代写的【中秋月夜】坐在藤椅上对着明月吟诵。也许是感动了月亮女神;也许是身体疲惫了我渐渐进入梦幻的境界:身体随着洁白的蚕丝般柔软的云块,向天空飘去。飘着、飘着来到了月亮女神旁。月亮女神用悲凄的目光对我说:“你从少年时代每年中秋在诗中问我‘不知什么时候,人类变得这般污秽、丑恶······’至今己整整三十七年了,在天上不算长在地下可是半辈子,可见你是个很挚着的人。今天我就告诉你人类什么时候开始变的污秽、丑恶。于是,她为我打开了存放在蟾宫内,封存己久的那段远古的历史故事。       我坐在云端象看电视剧似的细细地观看着那段远古的悲剧。剧中情结让我流泪,让我愤怒,但也有让我短暂欣喜的时候。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把那段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故事看完。这时身下的白云不见了,我一惊来,梦醒了。       梦醒后,中秋明月还是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中,它那柔和的光芒抚摸着我;抚摸着人间的万物。我不知在中秋之夜为何有个这样的梦在脑海中出现,也许这是月亮女神对我的托负。       此后我在思索怎样把梦中的故事表现出来,将它告诉人们。于是,这一年来就有了【落星墩与流星墩的传说】叙事诗,有了【落星墩与流星墩的传说】小戏曲。       对于【落星墩与流星墩的传说】这个故事是己失传很久的故事,还是本身就没有的故事,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如何把这个故事好好地写出来。去完成月亮女神对我的托负,让我把这个故事传给世人。    尽管它是虚幻的神话;尽管它是描写远古的故事,但它蕴含着人类最深沉、最真挚、最美好的爱情;蕴含着正义与邪恶斗争。

emases 发表于 2013-12-12 22:33:06

文笔真是好!

夕阳无限好 发表于 2013-12-13 08:15:58

emases 发表于 2013-12-12 22: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笔真是好!

谢谢夸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落星墩与流星墩神话故事]的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