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岭云雾 发表于 2013-3-26 10:42:09

伍家岭之历史名句

本帖最后由 雾岭云雾 于 2013-3-26 14:38 编辑

庐山杂兴
其三
参寥子
白鹤峰后原①,逶迤旷平陆②。
道周③问樵子,古实青牛谷④。
披榛得径路,曳杖惊麋鹿。
鲍生⑤古骚人,曾过炼师宿。
明月古壇边,题诗记条竹。
茲焉废耕陇,岁晏空菽粟。
薄日静衔山,惊湍泻哀玉。
回首睇吾庐,风幡隔林麓⑥。

①    白鹤峰:指庐山极西的株岭山支脉太阳山白鹤峰。清彭玉麟《游匡庐晓行太阳山白鹤峰道中,次李少荃韵》:“遥峰飞白鹤,野趣逼天真。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②    逶迤:曲折绵延貌。《淮南子·泰族訓》:“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 唐张九龄《自湘水南行》:“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 平陆:平原;陆地。晋代 陶潜《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③    道周:路旁。《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於道周。” 毛 传:“周,曲也。” 杜甫《除草》:“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其毒甚蜂成蠆,其多弥道周。”④    《山堂肆考》卷二十六:“青牛谷,在庐山五老峰下,相传道士洪志乘青牛得道于此。唐杨衡诗‘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即此。”⑤    鲍生指鲍溶。参鲍溶《宿青牛谷梁炼师仙居》:“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久月中行,惟有壇边一枝竹。”该诗与杨衡《宿青牛谷》 :“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久月明中,唯有壇边一枝竹”类似。⑥       风幡:风中的旗幡。李彭《宿康王观》:“风幡动林杪,步屧烟景昏。”⑦       林麓:山林道诠北宋僧人、诗人。本姓何,字北宋僧人、诗人。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人。苏轼为杭州地方官时,道潜居住在智果精舍中。与苏轼唱和往还,结为忘形之交。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道潜本名昙潜,苏轼改为今名。苏轼遭贬谪后,道潜也受牵连而治罪还俗,谪居兖州(今属山东),建中靖国初年(1101),方受诏复还,仍削发为僧。崇宁末年(1106),归老于江湖。
  道诠的诗《次韵黄子理宣德田居四时》等效仿陶渊明,其寂静恬淡处又酷似储光羲。如《秋江》中的“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苏轼极赞其《临平道中》,并称《东园》诗中“隔林仿佛闻机杼”句为“此吾师七字师号”。道潜写景咏物之作有的体察入微,如“细宜池上见,清爱竹边闻”(《和龙直夫秘校细雨》),又如“风蝉故故频移树,山月时时自近人”(《夏日龙井书事》)之二);也有粗笔勾画的,如“一霎催花骤雨来,集芳堂下锦千堆。浪红狂紫浑争发,不待商量细细开”(《维王府园与王元规承事同赋二首》之一)。还有语义精练而含蓄的,如《湖上二首》。足见其风格多样,工拙不一。
  其作品有《参寥子集》12卷。有《武林往哲遗著后编》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人。苏轼为杭州地方官时,道潜居住在智果精舍中。与苏轼唱和往还,结为忘形之交。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道潜本名昙潜,苏轼改为今名。苏轼遭贬谪后,道潜也受牵连而治罪还俗,谪居兖州(今属山东),建中靖国初年(1101),方受诏复还,仍削发为僧。崇宁末年(1106),归老于江湖。
  道诠的诗《次韵黄子理宣德田居四时》等效仿陶渊明,其寂静恬淡处又酷似储光羲。如《秋江》中的“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苏轼极赞其《临平道中》,并称《东园》诗中“隔林仿佛闻机杼”句为“此吾师七字师号”。道潜写景咏物之作有的体察入微,如“细宜池上见,清爱竹边闻”(《和龙直夫秘校细雨》),又如“风蝉故故频移树,山月时时自近人”(《夏日龙井书事》)之二);也有粗笔勾画的,如“一霎催花骤雨来,集芳堂下锦千堆。浪红狂紫浑争发,不待商量细细开”(《维王府园与王元规承事同赋二首》之一)。还有语义精练而含蓄的,如《湖上二首》。足见其风格多样,工拙不一。
  其作品有《参寥子集》12卷。有《武林往哲遗著后编》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


雾岭云雾 发表于 2013-3-26 10:50:01

道诠是归宗寺,静妙寺的开山祖师

少府山人 发表于 2013-3-27 21:19:17

本帖最后由 少府山人 于 2013-3-28 12:29 编辑

道诠,道潜?查了下方志,好像不是同一个人。道诠,安福刘氏。道潜临安何氏。皆宋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伍家岭之历史名句